《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十日談》是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家薄伽丘的經典之作,被世人稱為“人曲”。是文藝復興前期人文主義藝術的樣板,也是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更是600多年前作者給當代女性的獻禮。

作品講述的是1348年佛羅倫薩瘟疫流行時,教堂裡七位年輕女子和三名男子在一所別墅遇難,他們為了解悶,提出每天定一個主題,每人都講一個故事來消解時光,10天一共講了100個故事,並從故事中揭示中世紀晚期佛羅倫薩社會的人生百態。

從這篇小說中有的人看到了對封建貴族墮落的諷刺,有對天主教會荒淫的揭露,還有人看到了小說框體的獨特敘事結構。於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對人物的刻畫描寫,有風流倜儻的騎士,有貪戀好色的神父,還有美麗多情的淑女貴婦。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刻畫和描寫,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作者在序中開宗明義地說:“有誰能夠否認,把這樣一本書獻給美麗的女郎們,比獻給男人們更合適呢?”他開篇就說到,這部著作是獻給美麗的女郎,也希望女性能夠從中獲得教益。

因此,我將從小說塑造的三類不同的女性形象入手,揭示那個時代下作者秉持的三種不同的人文主義愛情觀,再談談對當代女性的啟示和思考。

  • 典雅愛情觀——充滿智慧的女性,通過自己的睿智,逃脫困境,堅守節操,守護神聖的愛情
  • 世俗愛情觀——展示慾望的女性,大膽挑戰禁慾主義的倫理道德觀,展現真實的慾望世界
  • 自由愛情觀——勇敢掙脫束縛的女性,竭力追求男女平等,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充滿智慧的女性形象——典雅愛情觀

薄伽丘是一位私生子,父親是佛羅倫薩銀行界的一名富商,母親是法國人,他從小就在父親那裡學習經商之道。在父親破產之前,他在那不勒斯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他曾認識了那不勒斯的國王女兒瑪麗亞,並展開熱烈的追求。在那個階段,她接觸到了很多知性優雅的貴族女性。因此,這些人物就成為他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

第一天的第五則故事,就講了一位高貴的婦女,憑著見機行事和善於言辭的本領,躲過了一個有權有勢國王的進攻,斷絕了國王的痴心妄想。

國王聽說,蒙費拉託侯爵的夫人姿色和品德都傾國傾城,無人能及。於是藉著去遠地出海的名義去見侯爵夫人。侯爵夫人猜出國王一定是被她的豔名吸引而來。

於是靈機一動,故意在擺放宴席時,用母雞做出了樣式不一的菜餚,來招待慕名而來的國王。國王看到很奇怪,問道:“夫人,難道這裡生的全是母雞,一隻公雞也不產?”侯爵夫人完全領會國王的意思,但想表白自己的操守,便回覆國王:“這裡的女人即使在服裝和身份上與別處女人不同,而實質上她們是完全一樣的。”

聰明的國王恍然明白了侯爵夫人向他表達自身冰清玉潔的用意,只好把慾火壓下去,感謝她的熱情款待,暗地裡著實佩服這位女人的智慧和見地,憑一句話就說的自己啞口無言。而這位夫人也通過自己的智慧躲過了這次“進攻”。堅守著自己貞操,也堅守著和侯爵的典雅愛情。

小說故事中像侯爵夫人這樣智慧而有見地的貴族女性還有很多,現實中也需要像侯爵夫人這樣的女性。當我們不去招惹別人的時候,不一定別人就不會找上門來。但是我們應該秉持一種正確的愛情觀。就像這位侯爵夫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躲避別人的非分之想,同時也要潔身自好。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莎士比亞

現實生活中男女關係經常出現分裂,就是我們沒有用睿智的方式去解決,最後造成不堪後果。就像在《安家》中出軌的張乘乘,當徐姑姑發現她偷情的時候,她卻說是實習生招惹她的,她是激情犯錯。試想,如果她能夠經得住誘惑,安分守己,用自己的睿智去躲避他人的非分之想,也不會錯失和徐姑姑在一起的好姻緣。

小說中提到的講故事的十位青年中,七位年輕的女子都是貌美而有教養的貴族女性。當他們講故事的時候,更多能從這些故事中看出世事的真面目。

不論是講故事的女性還是故事中的女性,作者在塑造這一類女性形象時,是在向世人傳達這樣一種典雅愛情觀。而這種觀念也同樣適用於當下的我們,作者也一定希望我們都能夠尊重自己,安分守己,成為睿智而富有“貴族”氣質的女性。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真實展現慾望的女性形象——世俗愛情觀

薄伽丘在序言中,簡短的闡述了自己受愛折磨的經歷。因為女人往往會受到更多的傷害,因此他在小說中大膽的寫著女性的反抗意識。而反抗意識的體現,首先是對性慾的渴望和裸露。

在《十日談》中很多故事將性慾放在明面上進行言說論道,塑造了很多享受性慾的女性形象,並寫出他們性愉快的勝利體驗,也揭示出薄伽丘在當時背景之下挑戰世俗宗教的愛情觀。

第三天的第一則故事,瑪塞託裝作又聾又啞的可憐人來修道院栽花種菜,兩個修女途經他旁邊,她們調侃:來這裡的男人沒幾個,就算他是個啞巴,我們也可以和他嚐嚐男女之間的那種樂趣滋味。

兩個修女打量一番以後,一人開始暢歡,隨後誠實的讓給另一個修女。她們私下多次談起,認為這種事情真是美妙,一找到合適的機會就找啞巴取樂。

再到後來,其他修女也加入進來,甚至是女院長也凡心大動,成為了取樂團夥。修女本答應將貞潔獻給上帝,在這裡她們卻不知羞恥的盡享歡愉,並將男性作為自己的工具和玩伴。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在第五天最後一個故事中也是如此。一位妻子遇到一位女聖人,告訴聖人自己的丈夫貪戀男色,求教方法。女聖人卻告訴她,作為女人不能浪費青春,一報還一報沒有錯,人活在世上,應該及時行樂。還把女人喜歡的小夥子送進了房間,讓他們享受歡愉。

這個故事中,女聖人是眾多修女崇拜信仰的女神,從她口中將及時行樂神秘化、規則化,並在她的影響下衍生出了一群享受性慾、及時行樂的女性形象。這也側面烘托出作者挑戰倫理道德的世俗愛情觀。

除此之外,作者還寫了很多女人為了愛情或滿足情慾,捉弄丈夫的情節;並設置安排女性作為主動調侃男性的形象,表現出她們對性的渴望和慾望的妥協。即使有宗教教義的束縛,也不斷尋求滿足自我的肉慾世界。

看到這裡,有很多讀者認為薄伽丘的《十日談》過多寫粗鄙低俗的性。實際上,在中世紀晚期神的權威高於一切,主張禁慾而無視人性。結合時代背景,作者能夠大膽描寫女性,寫出女性對欲的渴望,無疑不是一種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薄伽丘畢竟生存在數百年前的意大利,而且青年時代放蕩不羈,在他身上難免有時代的烙印,作品也會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我們不應站在今人的立場上去評判古人的作品,也不應該因為這些性慾描寫而否定它的價值。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這部作品雖然世俗,但不是對女性的低賤;只是真實的再現慾望的世界。

所有的愛戀激情,無論其擺出一副如何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只是植根於性慾之中。這種強勁的動力,僅次於對自身生命的愛。——叔本華

作者在小說中塑造挑戰倫理道德的女性形象,是在掙脫那個時代的枷鎖。他肯定人性,宣揚人文主義,反對禁慾主義,認為人不應該忽視世俗的一種歡愉,就像叔本華提到的,我們應該真實的面對欲求;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些沉湎性慾的悲劇向當代女性發出呼籲:慾念本沒有錯,而在享受世俗性慾時,不應過分淫樂,更不要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勇敢掙脫束縛的女性形象——自由愛情觀

薄伽丘在寫作時,說他創作的背景時,向讀者交代女人的慘狀:她們得聽從父母、兄長、丈夫的意志,順他們的心,受他們的管教,大部分時間總是呆在閨房的小天地裡,怏怏不樂。

因此他同情女性,偏愛勇敢的女性,想要為女性發聲,反對父權,反對封建束縛。塑造了一批勇敢掙脫束縛的女性形象,希望她們能夠脫離現世的苦海。

第七天第四則故事中,一個叫託法諾的富人娶了十分嬌美的妻子吉塔,他很妒忌妻子,經常施加情感暴力。妻子覺得丈夫自尋煩惱,為此想讓丈夫痛中葬身、自取滅亡。於是在外找情夫,想盡辦法折磨丈夫而掙脫折磨,丈夫吃盡苦頭,最後祈求她的原諒。

同樣,在第九天第一則故事中,弗朗切斯卡這位漂亮的寡婦,被裡農橋和亞歷山德羅追求,但是這倆人她都不喜歡。經常被他們的求愛攪得不得安寧。

於是,她想了個辦法,打發別人告訴他們,一個躺進墳裡裝死人,另一個去盜屍。只要做到了,就會娶到心愛的女人。追求者雖然赴湯蹈火,但最後無果。寡婦也巧妙地掙脫他們的束縛,堅決不做愛情和男性的附屬品。

這兩則故事都是小說塑造的勇敢掙脫折磨和束縛的女性代表,他們不再淪為感情的附屬品,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也敢於用自己的行動去爭取自己獨立的權利。體現著作者呼籲男女平等,追求自由愛情的婚戀觀。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十日談》中的女人角色,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生兒育女,管理家庭,而是追求在愛情面前人人平平的權利和自由。哪怕是受到教義約束的修女們,也為了得到愛情而奮不顧身。

第六天的第七則故事,菲利帕同情人幽會,被丈夫發覺,訴諸法庭,但由於自己的答辯振振有詞,被無罪釋放,並且使得法官修改法律。雖然情節設置有些不切實際,但是作者勇於站在女性的視角去為女性發聲,尊重女性,維護女權,提倡男女平等,這就是很令人稱讚的了。

雖然現實生活中自由戀愛已經成為常態,但是或多或少還是有很多女性會受到家庭的束縛,或是情感折磨,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勇於發聲,勇於追求自由。

不僅在愛情中應當追求自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雖然現代社會女性地位逐漸上升,但是永遠處於弱勢地位。不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職場,或多或少會受到歧視。

同班同學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但因為導師要男生而被淘汰;朋友因為剛結婚有了孩子,公司擔心影響業績而委婉謝絕;這些都是屢見不鮮的例子。而薄伽丘數百年前創作的《十日談》卻給了我們當代女性極大的啟發。

《十日談》:670年前的薄伽丘寫給當代女性的曠世之作

寫在最後:

《十日談》這部小說歷來飽受爭議。有些讀者認為作者過度渲染及時行樂的行為,體現極端的縱慾情節,事實上,我們應當正確看待人文主義大旗下,作者對中世紀神權的反叛;也應該站在新時代嶄新的視角,重讀其中有價值有啟發的部分。

任何卑鄙的小人永遠也不會正面去理解一句話,而正派的人即使聽了最不正經的話也不會墮落,這正如泥土不會玷汙太陽的光輝,地上的骯髒不會玷汙美麗的晴空一樣。

就像作者在最後寫到的這句話,我們應該站在高處,俯視這部作品,從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正面獲取對我們有啟發和有價值的地方。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塑造的三類女性就很有特色,我也受益匪淺。首先,塑造的睿智的女性形象,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典雅的貴族氣質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其次,塑造的享受性慾的女性形象,真實展現了慾望的世界,但也讓我們清醒認識到沉湎於及時行樂的悲劇;最後,塑造的勇於掙破束縛的女性想象,讓我們看到了勇於追求自由和權利的重要性。

因此,《十日談》推薦大家一讀,尤其是身為女性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