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國外入境人員管理的最好辦法

當前,由於中國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高效管控,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然而,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蔓延,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無論是留學、經商還是務工,都在設法回國避疫,人員不斷湧入國內,這也使得國內疫情防控壓力和風險陡然增大。國內很多人抱怨,國外入境人員輸入病例,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孩子開學造成了很大影響。也有很多人在擔心,國外入境人員的增多,會造成疫情二次擴散,使前期的防控努力前功盡棄。

這樣的擔心也是不無道理的,由於前段時間國外入境人員有部分人隱瞞行程、對隔離條件不滿意、投訴要自費治療、居家隔離隨意外出的不良表現,諸如河南鄭州郭某鵬、回國留學生要喝礦泉水,澳籍跑步女等等。他們對入境人員的形象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使國內對入境人員反感至極,紛紛喊出“建設祖國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等反對口號。他們強烈要求國家關閉國門、防止國外人員入境,引發了發贊成和反對的網絡“口水戰”。

此時,對於國家而言,放不放國外華僑和留學生入境,處在“兩難”境地。若放

,則由於國人在國外的人數眾多,源源不斷的入境,對國內來說疫情沒完沒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進行隔離、治療、管理,國內的復工、復產、復學也就沒法正常進行,國內怨聲一片。若關,則對身處海外的國人來說,就是斷絕了希望,不但生活物資成難題、也成了外國人歧視的對象。假如感染新冠肺炎,特別是在管理不力、疫情嚴重、醫療水平低的國家,無疑就是“等死”。作為祖國“母親”,怎麼可能看著自己的“孩子”在異鄉如此可憐。

疫情期間國外入境人員管理的最好辦法

甘肅玉門老城區

在我看來,對這個問題,並非無解!其實有一個兩全齊美的好辦法,可能很多人沒關注到。那是什麼好辦法呢?我細細說來。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國西北、西南等地,有一些因礦產資源枯竭而搬遷的城市、小鎮、礦區,例如甘肅玉門老城區、新疆烏魯木齊阿拉溝、雲南碧江老縣城等等類似的國內還有很多。這些地方鼎盛時期都是人們嚮往的繁華區域,因社會發展、資源枯竭等各種原因而搬離,現在還保留著舊址,稍加改造完全可以作為境外入境人員的集中隔離區域,隔離幾萬、十幾萬人甚至幾十萬都很容易。為什麼我會提出這個辦法呢?

疫情期間國外入境人員管理的最好辦法

新疆烏魯木齊阿拉溝舊址


第一,設施改造方便快捷。這些地方以前是正常生活的場所,大部分樓房保存完好,水、電、網絡等生活設施保存較好,稍微改造就可以使用,改造成本低、速度快。有些區域保留了醫院,改造後完全可以收治輕症患者

第二,防止接觸國內居民。這些地方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遠離大都市,若在這些區域集中隔離,能有效防止入境人員隨意外出,可以有效阻隔與社會的接觸。隔離期間發現病例,完全可以就近送往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救治,形成“機場—隔離區域—醫療機構”的管理閉環。

第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些隔離區域投入使用後,必定需要生活物資、交通、網絡等一系列的設施,如此一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帶動消費,帶動經濟流動。

第四,增強國人愛國心理。當境外人員得知此時國家不但未關閉國門,反而為他們準備好了專門的集中隔離所場,必定可以讓他們更加感恩祖國,更加的愛國,增強民族凝聚力。

當然,這個辦法的施行還要考慮很多的細節,比如選哪些地方、如何改造、管理人員安排、人員管理、收費標準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的有關部門充分的充分的研究、詳細的考量。

但是,如果國家一直打開國門的話,國內一定要早做準備,以免人員過多入境、隔離場所不夠、管理漏洞,造成的國內民眾情緒影響、疫情擴散的不必要風險。

我提出的這個辦法,你覺得可行嗎?請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