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感統失調",這樣引導改變孩子不足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身體的關心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戰未來,走向成功。 ——[美]布魯爾·卡特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遇見左右不分的人,許多家長對孩子左右不分的表現,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會好了,對孩子也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正常情況來說,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能清楚的分辨左右,但如果孩子已經很大卻還是不分左右,需要家長時常提醒左右方向,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孩子可能患上了"感統失調"。

今天我去我同事家做客,想著和同事聊聊工作和日常,緩解一下心情,但到了同事家後,卻看到了有趣的一幕,他的女兒麗麗,迎接我的時候,我發現孩子的鞋子,左右穿反了,讓我哭笑不得,麗麗也非常不好意思。和同事聊天才知道,麗麗不僅鞋子經常穿反,在平時左右都經常不分,在學校和家裡鬧出了很多笑話。

不僅是在方向上,就連日常的學習也是如此,甚至還會把數字6和9的方向寫反,其實麗麗出現的問題,並非個例,許多孩子都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還記得之前熱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嗎?

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陳小春在網上曬出他這樣一個照片,這個照片上也有著Jasper親筆簽名,可是其中的小字的字也是反的,本來是朝著左的,但是照片上的小字卻變成了朝右的。這都說明孩子可能患上了"感統失調",接下來我們細緻的瞭解一下孩子感統失調。

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

一、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

想要分辨出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感統失調,就要一步步來,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感覺綜合,感覺綜合指的是,人腦就像一個超級電腦一樣,會把通過感官接收到的刺激整合,並給出相應的反應,這就叫做感覺綜合,例如我們在有人打自己的時候,會潛意識的保護頭部,聽到熟悉的聲音,大腦會立馬做出反應出聲音的主人。

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並且感覺綜合能力與人的學習能力,專注力和動作發展都有很大的關係,感覺統合理論,是由美國加州一位職能治療大師兼心理學家Jean Ayres博士所提出的理論,她發現人體的神經系統由上層(大腦)到下層(腦幹、脊椎),是由上層指揮下層的;

但是這也需要下層發育的足夠好,才能進一步實現大腦的功能,而我們所說的感覺統合是發生在下層神經系統。改變上層是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促進下層神經系統,用下層去帶動上層。

我們瞭解到感覺綜合後,可以進一步解釋出感覺綜合失調,它是指感覺系統之間與運動系統出現了信息不對等的或是相互整合不協調,導致了信息與應作出的反應出現差錯,或是根本對信息不敏感,這也就是孩子的左右認不清的原因。

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

二、為什麼孩子會感覺統合發展異常?

我們瞭解了什麼是感覺綜合後,也需要知道是什麼導致了自己的孩子感覺綜合失調,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更好的幫助孩子的成長。

1、保護過度:也就是說父母給孩子太多的愛,生怕孩子會觸碰細菌病毒,時常限制孩子的生活,不許他摸這個碰那個,這雖然保護了孩子。

但是這也會導致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不足,因為孩子所接觸到的外界刺激較少,所以一旦出現接觸到外界刺激時候,孩子會表現的很敏感,例如家長從不讓孩子接觸到草地,但是隨著孩子長大自己接觸到草的時候,就會覺得十分不舒服,覺得硌腳相當抗拒草地。

2、環境刺激不足:如今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手機成為了生活必須品,許多家長為了省事,會給孩子一部手機或是平板,讓孩子自己玩,這種手機哄小孩的方式被稱為電子保姆,這也造成了孩子所受的環境刺激單一,孩子只接觸手機的光和聲音,對外出活動,探索世界的機會就減少了。

3、生理問題或疾病:這也是最為常見的因素,有的孩子可能天生或是後天的因素導致孩子的感官發展出現問題,例如孩子的聽力方面,大腦智力方面等生理出現了問題。

造成孩子無法正常的接觸到外界的刺激,或是對外界的刺激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有些孩子患有自閉症,那麼就會對某些聲音或是形狀出現過度敏感,所有隻在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身邊不感興趣的事情選擇漠視。

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

三、"感統失調"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感統失調"其實可以細分為很多種類,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不同的種類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具體影響。

1、觸覺系統失調的影響

觸覺系統失調的孩子"人際"關係方面較差,常常對別人表現出不合群,不招人喜歡的事情,不願意打開自己的心扉去和別人交流,還有就是對陌生的環境產生恐懼焦慮的情緒,所以觸覺系統失調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差。

2、聽覺失調的影響

聽覺的失調,會給孩子的聽力帶來問題,聽力的感知力較弱。在生活中還表現為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聽不見去話,或是經常想不起別人說的話,對別人所說的話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

3、視覺失調的影響

視覺的失調會給孩子的閱讀帶來很大的影響,視覺失調也是"感統失調"第一個表現。也像麗麗的孩子一樣,把數字6和9寫錯,或是把字體寫錯,孩子也不能流暢的進行閱讀,在抄寫東西的時候,經常出現多個字或是漏字的現象,這都是視視覺失調所帶來的的影響。

如果孩子患有感覺統合失調的,那麼孩子在學校裡則會表現出,對老師黑板上寫的內容看不全,老師講的重點無法記憶並抄寫,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學習效率低下。因為"感覺統合"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所以感覺統合失調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很大。

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

四、如何引導孩子的"感統失調"

當孩子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時候,家長不要太過焦急,首先這不是一種疾病,只是孩子發展不成熟不完善導致的,家長通過合理的引導,就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這一不足。

1、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遊戲。

家長要拒絕電子保姆,鼓勵孩子多去接觸陽光,多和別的小孩子玩些有益的遊戲,孩子在戶外中接觸到的刺激也是最多的,可以充分鍛鍊孩子各種感官之間的信息整合協調能力,增強感知能力。

家長可以嘗試在戶外進行"挑豆豆"比賽,內容很簡單,讓孩子在戶外與別的孩子進行一場有益孩子協調能力的比賽,需要準備幾雙筷子和一些豆子就可以了,讓孩子比賽誰夾出來的豆子多,誰就是獲勝者,這可以充分的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提高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

孩子分不清左右,可能患上了

2、讓孩子學會獨立。

家長不要對孩子太過於細心呵護,太多的愛將變成了溺愛,對孩子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的生活,不要包辦,這樣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孩子的"自我感知"能力發展,讓孩子自己多接觸一些外界的刺激,才能讓自我感知得到發展。

3、多陪伴孩子。

家長的陪伴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極為重要,孩子會從父母的陪伴中獲取安全感,父母與孩子陪伴中進行親子互動,讓孩子增加運動時間,從而降低"感統失調"的可能性,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等到了孩子長大感統失調的問題也就越明顯,糾正起來的難度也就越大。

楊廣德曾說,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 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 對於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家長不必焦慮,也不能放任不管,而需要採取積極的態度,採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