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昨天,2020年3月29日,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去世一週年。


去年這個時刻,她的新電影《阿涅斯論瓦爾達》(《艾麗絲說華妲》)正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展映,觀看途中的我瞬間淚流滿面。


用大銀幕瞻仰的方式緬懷她,這是最好的方式。


90高齡依舊保持高產創作,並且電影推陳出新始終嘗試新的形式,這是阿涅斯的拓寬和革新。大師們一個個離我們遠去,但願我們熱愛藝術電影的熱情和這些堅持藝術創作最可愛的人們保持一致。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簡介:當不少人以為《臉龐,村莊》(2018)是華妲退休前最後傑作,她連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亦袋袋平安,偏偏俏皮一笑,又交出這部活潑生猛的紀錄片。由巴黎、洛杉磯到北京,馬不停蹄開班分享創作理念,這位九十歲祖師奶奶不言倦,反正花樣年華已被喚作「法國新浪潮祖母」,索性成為影壇萬年青。本尊娓娓道來啟發《短角情事》(38 屆)的好奇心,《拾穗者與我》(25 屆)的細膩觀察;至今不輟光影實驗,不吝將藝術觸覺傳承。是為一生回顧展?言之尚早!@豆瓣


阿涅斯最後作品:《阿涅斯論瓦爾達》

新浪潮祖母的自畫像


首發於電影觸覺CineTouch


【柏林電影節觀影】意想不到地,《臉龐,村莊》拍完沒多久,新浪潮祖母又奉上一部新作,年屆九十高齡的瓦爾達有如此旺盛的創作力與表達慾望,實在令人感到驚訝。


不過有別於上一部與攝影師JR合作的《臉龐,村莊》裡散發出無拘無束的活潑動感,這部新作明顯要沉穩安靜得多。


這部紀錄片採用模擬訪談、大師班現場的形式,瓦爾達對自己過去幾乎所有作品進行一番講解與回顧,娓娓道來的口吻保持著昔日招牌的幽默與睿智。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自然,這種感覺更像是在看影片拍攝的幕後花絮,比如《一百零一夜》現場,羅伯特·德尼羅和凱瑟琳·德納芙在“湖上泛舟”的那段令全場大笑不已,自嘲是自己商業失敗的一部明星作品;


而她與桑德里娜·博內爾重返當年拍攝《天涯淪落女》現場,回憶與講解同樣在幽默的氣氛中進行,卻意外揭露出瓦爾達對待演員的嚴格無情。


類似的段落比比皆是,瓦爾達的忠實影迷必定能在如此密集的經典回顧與揭秘裡盡情享受。然而對於不熟悉她的觀眾,依然不會對這些陌生的電影片段感到隔膜與費解。


她先是親自跟道出靈感、創新和分享這三條電影創作定律,並用自己的影片作為論據進行論證,舉出的例子都充滿了深入淺出的趣味性,偶爾在首映現場聽到的讚歎與笑聲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瓦爾達代表作《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2017年《臉龐,村莊》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儘管這部作品裡“全新”的素材不多,論據展現的方式也有點平淡和重複(無非就是按時間拍攝順序由遠至近地分析自己的作品),但是影片的剪輯點和節奏感依然把握得恰到好處,令影片的可看性遠遠超出單調的大師班講課,這也是大師級導演最厲害之處。


她對攝影的偏愛、對亡夫的懷念、對生命的沉思統統融入到作品影像的剪切粘貼過程中,偶爾靈光閃現的時刻更令人動容,特別是最後在沙灘上的一幕,到時看不妨留意這一段。


瓦爾達帶去今年柏林電影節的新片《阿涅斯論瓦爾達》就被認為可能是她最後的作品,當時她說:“我確實要準備說再見了。”想不到真的就是這個有趣可愛的老奶奶的永別……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1962年嫁給《秋水伊人》的導演雅克·德米,瓦爾達與德米是法國影史上最知名的導演夫妻檔,兩人鶼鰈情深,並育有兩子,1990年德米病逝,瓦爾達拍了宛如一部動人情書的作品《南特傑克》,溫柔凝視丈夫的童年,細數那些她不曾參與的成長經歷。


瓦爾達擅長用靜態手法表現人的孤獨與人生的殘酷的作品,有時則是以一種實驗的傾向,在敘述上進行一系列同時具有柔和、瀟灑、卻又大膽等特質的探索。作品具有強烈的政治傾向和女權主義思想。代表作有《南特的雅各》、《我和拾穗者》等。


作品回顧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 Cléo de 5 à 7 (1962)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世界來自你的內心。——荼白



南特的雅克·德米 Jacquôt de Nantes (1991)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執手相看,有語凝噎,一切片段一切畫面,因愛而真摯。——劉小黛


熱愛真的是無法隱藏的,不管對事物,還是對人。——荼白



阿涅斯的海灘 Les plages d'Agnès (2008)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當我們翻開一個人,會發現風景。而如果翻開我,就會發現海灘。——劉小黛


記憶是凌亂的碎片,阿涅斯用回憶拼圖為自己送上一份壽禮。她還記得在比利時的童年,穿著救生衣的玩鬧。也記得來到中國,沉醉於東方的氛圍。還有德米在記憶裡日漸清癯,她難過地拍下白髮和斑點。總記得些不起眼的小事,倒車倒了二十次、加入馬戲團的願望,還有那對吵架的小情侶,一不小心就闖進了回憶。——西樓塵


臉龐,村莊 Visages villages (2017)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一邊走,一邊聽故事,一邊把最美好的瞬間留在相機裡,阿涅斯-瓦爾達的眼睛和腳丫的照片貼在一列火車的車皮上,就好像跟著火車,丈量大地,放眼世界,行走在優美的風景中。——飄


阿涅斯論瓦爾達 Varda par Agnès (2019)


新浪潮祖母瓦爾達逝世一週年,先鋒的女權主義導演


圖片簡介來源豆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