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1】臺式機篇——英特爾

【1.1】大類

除去安騰、凌動等相對非主流臺式機、筆記本、服務器產品線,目前英特爾處理器主要有以下七大類(系列):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其中,賽揚、奔騰、i3及至強均為雙重定位產品線,既可常規家用,也可用於服務器市場,最全能的產品線自然是至強系列,從高到低全部都有,但更低階還需要奔騰、賽揚、i3來補充。


【1.2】前綴、尾綴釋義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從最近幾代英特爾桌面級處理器來看,尾綴數量其實是減少的,比如以前代表低功耗的(臺式機)尾綴有S(普通低功耗)、T(超低功耗),現在只剩下T(超低功耗);有些尾綴還被其他字母所取代,比如以前代表不含集成顯示核心的字母是P(如i3-6098P、i5-2380P),現在改用字母F。像R(BGA封裝的第五代臺式機處理器)、C(不鎖倍頻的第五代臺式機處理器)等已經見不到了。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由於英特爾第九代沒有推出過B系列處理器,因此前不久剛上市的新款Mac mini仍舊採用第八代的i3-8100B/i5-8500B/i7-8700B處理器。


【2】臺式機篇——AMD

【2.1】大類

進入銳龍時代以來,AMD摒棄了之前的閃龍、羿龍、FX等系列處理器,目前AMD主流處理器主要有以下七大類(系列):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在對位關係方面,銳龍R9與部分線程撕裂者有性能重疊。AMD高階處理器(序號5~6)更傾向於商用設計、渲染等用途,而非遊戲。霄龍也可用於家用遊戲,但一般人不會這麼做。


【2.2】前綴、尾綴釋義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對於主流消費者而言,AMD其實就1個尾綴需要辨別,就是G,而X由於直接和頻率價格掛鉤,沒有辨認的必要。其他的尾綴、前綴都不多見,也不需要過多區分它們的實際含義。


【3】筆記本篇——英特爾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英特爾移動版處理器的尾綴非常複雜,但最常見的尾綴還是U(輕薄本)和H(遊戲本)。像Y系列一般出現在二合一變形筆記本或平板電腦中,而像第十代Icelake處理器還用G1/G4/G7來區分CPU自帶的顯示核心基本,放到以前,這種區別就等於UHD630/iris plus 640/iris plus 650,但需要注意,它們所包含的CPU核心頻率也有提高。比如1035G1是1.00~3.60GHz、1035G4是1.10~3.70GHz,而1035G7則是1.20~3.70GHz。

事實上英特爾的尾綴遠不如上表那麼簡單,難道你以為字母U就是這麼用的嗎?人家其實是要和前面的1~2位數字結合起來看的!

(以下規則僅適用最近三代產品)

0U/5U:最普通的低壓U(如i5-10210U、i7-8665U),TDP=15W;

7U:集成GT3級別iris顯示核心的睪貴低壓U(如i5-8257U),同時附帶64MB四級緩存,TDP=15W;

9U:集成GT3e級別iris顯示核心的貴族低壓U(如i5-8259U),同時附帶128MB四級緩存,TDP=28W。


【4】筆記本篇——AMD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AMD移動版最簡單了,就倆尾綴,一個U(輕薄本)、一個H(主流性能本),低端的速龍現在也模仿英特爾奔騰搞金牌、銀牌,抄作業都懶得改字。

【裝機幫扶站】第611期:當前主流CPU尾綴、前綴介紹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