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話說,秦惠文王時期,極力推崇張儀的連橫策略。雖然張儀並不贊同滅巴蜀,但公孫錯率軍並巴蜀還是在戰略上更加有利於秦國的。而後秦國的擴張之路便開始西卻楚國,東進中原了。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秦並巴蜀之後,立即將主要戰略方向轉至東方。首先給義渠以殲滅性打擊,於更元十一年(前314年)大舉進攻,連續攻佔義渠25城,基本上解除了後顧之憂。與此同時,派樗裡疾率軍攻魏,將前已佔領後還魏的焦和曲沃再次攻佔,並敗韓軍於岸門(今河南許昌西北),殲滅萬人。韓魏聯軍的主將公孫衍逃回魏國,迫使韓不得不向秦屈服,將太子倉入質於秦。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次年,秦、魏兩國國君會於臨晉(今陝西大荔西南),魏按秦的願望立公子政為太子。同時秦還攻佔了趙的藺邑(今山西離石西),俘其將趙莊。這時張儀主張的“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的連橫戰略,初步實現。他的這一戰略在秦惠文王的支持下,得以進一步推行,但推行的主要障礙,則是齊、楚兩個大國的密切聯盟。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齊國在五國合縱攻秦失敗後,乘機聯合宋國敗魏於觀澤(今河南清豐南);又乘燕國內亂攻佔了燕國,後雖撤軍,但燕已成為聽命於齊的屬國。齊的聲威盛極一時。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楚國為了阻止秦國東進及南下,與齊結盟,一方面派柱國景翠率軍駐屯於緊靠齊、魯邊境的魏、韓兩國的南方,一方面派三大夫率軍包圍了秦向中原進軍的兩個前進基地——曲沃和商於(今河南淅川、西峽地區,原為楚地,早已為秦佔有)。並在齊的協助下,攻佔了曲沃。秦、魏、韓三國與齊、楚兩國對峙的戰略格局,已經形成。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在這種形勢下,秦要進一步推行其連橫戰略,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削弱對秦威脅最大的楚國,而其前提條件是拆散齊楚聯盟。為此,秦惠文王與張儀密謀,由張儀出使楚國,以“內攻”之法誘使楚懷王與齊絕交。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更元十二年(前313年),張儀至楚。他百般奉承楚懷王,挑撥楚國與齊國的關係。並說:如果大王能夠“閉關絕齊”,我就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今陝西商洛境)600裡土地作為回報。楚懷王唯利是圖,接受了張儀的建議,竟然與齊絕交,派一位將軍隨張儀赴秦接收土地。

秦滅巴蜀,連橫魏韓,離間齊楚

而後張儀佯裝病了3個月,硬是將齊楚聯盟就這麼打破了,戰略對峙由此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秦楚之間大戰一觸即發!當然,這是下一篇筆者要跟你細聊的內容!

如何看待張儀離間齊楚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