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婚前檢查自2003年開始,由原來推行的強制婚檢轉換為自願參加,婚檢率也由高峰跌倒谷底,直到部分地區推出免費婚檢後,婚檢才重新進入到大眾的視野,隨著政府推動的力度和健康教育的提升,參加婚檢的青年男女逐步活躍起來,特別是隨著政府調整工作方式,把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和衛生健康部門的婚檢合併,合署辦公,實行“一站式”服務模式,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同時完成婚檢和婚姻登記,至此,婚檢進入良性發展態勢。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然而,日常的工作中仍然有部分人群在參加免費婚檢時,猶疑糾結,不願檢查,覺得平時已參加體檢,身體健康,再檢查沒啥意思,但又覺得是免費項目不願放棄,彷彿婚檢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所以有必要把婚檢的相關知識再普及一下。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婚前檢查的目的

婚前檢查和普通體檢的目的和方向不同,婚前檢查是通過一個全面的體檢,主要發現遺傳病、傳染病、精神病和生殖器官畸形等,針對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並根據暫時或永久的影響而提出相應的醫學意見。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婚前檢查的內容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的要求,我們平時說的婚前檢查實際上指的是婚前保健服務,包括婚前衛生指導、婚前衛生諮詢和婚前醫學檢查,而不僅僅是指婚前醫學健康檢查。

婚前醫學檢查主要是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有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包括詢問患病史、家族史等,進行體格檢查,胸部透視,血常規、尿常規、梅毒篩查,血轉氨酶和乙肝表面抗原檢測、女性陰道分泌物滴蟲、黴菌檢查等常規輔助檢查和其他特殊檢查。

婚前衛生指導是對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進行的性保健、性教育、避孕知識及計劃生育指導、受孕前的準備、優生優育、孕前保健、遺傳病和傳染病及精神病等影響婚育的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

婚前衛生諮詢

是指婚檢醫師應針對醫學檢查結果發現的異常情況以及服務對象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溝通、解答、交流,幫助受檢對象在知情的基礎上作出適宜的決定。醫師在提出“不宜結婚”、“不宜生育”和“暫緩結婚”等醫學意見時,會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意願,耐心、細緻地講明科學道理,對可能產生的後果給予重點解釋,由受檢雙方知情同意。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參加婚檢的好處

常規來說,大多數的青年男女在接受婚前檢查的同時,已經對自己和對方的身體狀況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並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新婚保健、避孕、優生優育等相關知識,避免了一些新婚期的尷尬,掌握正確避孕的措施,同時,簡單瞭解了優生優育的保健知識和措施。

關聯作用

婚前檢查作為預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關卡,承接著後面的各項預防措施,參加過免費婚檢的新婚夫婦都知道,在免費婚檢的同時,分診護士會詢問是否有準備懷孕的意向,如有,在知情同意下,可以同時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領取到免費的葉酸,並會告知在懷孕12周前要及時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醫院建檔立卡,進行第一次免費產前檢查,同時到縣婦幼保健院或定點醫療機構參加免費NT篩查。婚檢服務機構還會為你建立隨訪檔案,定時隨訪,確保你享受到各項免費預防措施,事實上,我們身邊不乏缺少這樣的個例,有的錯過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有的沒吃葉酸,意外懷孕,有的錯過免費NT篩查等等,給生育健康寶寶留下隱患。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注意事項

大多數的新人們會擇取自己心目中的吉祥日子進行登記結婚,而現在的婚前檢查基本上和婚姻登記同時進行,當天完成,所以女性要避開月經期,雙方前一天不要喝酒、飲食要清淡,空腹,避免當天不能參加婚檢。


婚前檢查,“雞肋”還是“蛋糕”


相信,隨著國家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體系的不斷完善,健康教育力度的逐步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和利用能力不斷提升,婚檢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流程更趨完善,不久的將來,青年男女在結婚前,會從“要我婚檢”變為“我要婚檢”,主動奔向免費婚檢這盤香噴噴的“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