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如何拍攝“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柳侍墨


這首詩是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閒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把煙村、人家、亭臺、鮮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並創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裡”、“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於句中,“八九十”又迴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綜合以上對詩歌的解析我認為想要拍攝出這首詩的意境,需要對小路、煙、村、亭臺著重構圖,才能顯示出詩中的山村意境!忘採納!





汙汙女神範


想完全表達未必達到,因為都是按照意境尋找景物。

你可以選擇層巒疊嶂的群山做背景的小山村的早晨,薄霧瀰漫,太陽剛露頭時拍攝試試。


長虹視界


十九月亮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顛。五更四鼓三叫。二人相會又一年。




學無涯133


走近,再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