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鄭州你知道多少?

古堡王子


要回答知道鄭州有多少,那咱就談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民。直奔主題,從老百姓最關衣食住行聊聊。

1、衣,衣服現在已經不是為了取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穿衣時尚,大方得體,已經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基本要求。高檔奢侈消費不是大眾能承受的,所以咱們只從大眾工薪階層出發分析。鄭州是有名的商城,所以集結了大小很多的服裝批發商貿中心,聞名全國的“銀基商貿城”就是其中之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裡基本集結了全國絕大多數服裝品牌,而且價格又親民,因為這裡是一手批發處,倘若你想季末掃貨那絕對讓你花地攤的價享受商場的品質。所以在鄭州穿戴絕對滿足你。

2、食,大家都知道,作為平原地帶的省會城市,鄭州麵食為主,而大米是全國通行,所以不必擔心在這吃不到你想吃的。早餐大多以胡辣湯,米粥加包子油條,而且聞名全國的逍遙鎮品牌店開遍鄭州的大街小巷,其中“方中山”“楊孝業”“高群生”更是名聲在外。河南的燴麵也以“合計”“瀟記”“惠豐源”讓食客百吃不厭。本土品牌的“阿五美食”“解先生又一村”“穀雨春大鯉魚”讓吃貨們大呼過癮。鄭州更一個包容的城市,南甜北鹹,西辣東酸的飲食在鄭州都能找到,全國連鎖的餐飲品牌更是逐鹿中原。所以在鄭州可以找到你想吃的任意口味

3、住,隨著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口過千萬,住房問題也是政府比較重視的,從調控房價上還是比較成功的,官方數字2020年鄭州3月份的均價1萬4左右,當然位置和樓王盤另論,總體來說,鄭州房價在全國還處在居民能接受的範圍。比起動輒幾萬一平的一線或沿海的青島、廈門等算是良心價了。作為GDP過萬億的省會,城市的配套很到位,水電氣暖都是比較民生的。氣候四季分明,熱有空調,冷有暖氣,春秋適宜,習慣了四季,生活別有詩意。話又說回來,夏天那不熱,大半個中國都可以稱上是火爐。

4、最後,咱們說說“行”,作為一個鐵路拉來的城市,鄭州的鐵路絕對牛B,可以直達任何一個省會城市,而且運行版圖還在不斷擴大。航空港更是全國首個綜合實驗區。市內交通更是讓其他城市羨慕,市內公交永遠是“1”元隨便坐,甭管你跑多遠,只按次投幣。而且快速公交(BRT)更是讓你不敢想像,站內免費換乘,可以這樣說,你一塊錢能到達BRT站臺後,能免費換乘到城市的任意方向。更有部分站臺是雙向換乘免費,整得像坐地鐵似的,坐過站可以再免費坐回來。說起來地鐵,鄭州目前已經開以5條線路了,也基本覆蓋了城市的主體大方面,2020年看底還會再3條精細線路。所以公共交通鄭州沒得說。

好了,說完衣食住行了,我再加一個話題,醫療,畢竟是民生一大主題。如果你聽說過“宇宙最大的醫院“,那你一定知道指的就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國的患者都會來投醫問藥,與省人民醫院,中醫一附院都是在全國聞名的。不知道醫院強大,喜或憂呢。

我的總結基本完了,不能只談好的,作為本地土著也來發發牢騷,不好的也說幾點:1、河南省重點高校少,孩子學習壓力大,211一所,985沒有。這也是至人才流失的一部分原因。2、冬天空氣質量不好,霧霾天多,但算不上倒數的城市。3、春秋天短,感覺冬到夏、秋到冬太快,春秋天永遠感覺就沒幾天。4、沒了,實在想不起來其它可以算得上的理由了。畢竟每個城市都有長處,都在成長中,小的不足不會影響這個城市的美!!

最後,歡迎有志之士來了解鄭州 ,為大中原作貢獻,我是中原觀萬象小編,希望我的分析能幫到您,謝謝!!











中原觀萬象


泛黃的老照片

透露出的歷史滄桑感

是一種記憶

更是現在人找尋過去的一種途徑

跟著我們的腳步

穿越到過去看看

那時的鄭州吧~

【鄭州,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1911年的鄭州火車站鐵質天橋

20年代鄭州站的月臺上,旅客們在上鄭州---漢口的火車

1923年的鄭州火車站

(京漢站)這是留存最早的照片

隱約可見的天橋,連接著隴海車站

鄭州火車站

1954年的鄭州火車站

高大威嚴,廣場開闊

已顯出不凡的氣勢

當時為全國十大火車站之一

1959年的鄭州火車站

中間的一排小屋是公共汽車調度室

圖中近景處看似民房,實則餐館、百貨店

20世紀80年代的鄭州火車站

鄭州火車站東廣場北出站口(1981年攝)

鄭州火車站廣場上的長途電話亭(1984年攝)

1983年的鄭州火車站

1991年鄭州火車站正面照

1991年從西南角看鄭州車站,高架候車室正在建設中

1991年從南面遠看鄭州火車站,右下角是現在的銀基

早期的火車票

當時最新的火車頭

從“鄭縣”到“鄭州”,

鄭州火車站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變遷,

更簡單來說就是從農村走向城市

【二七廣場,鄭州中心商業區】

50年代的二七廣場

木塔對面就是二七路

旁邊是“基督教堂”

60年代的二七路

70年代鄭州的二七塔

登高遠望能看到北邊黃河

他見證了鄭州成長里程

二七塔下的大松柏是從別處移來的

二七賓館,旁邊是二七賓館

(也叫八層大樓,是當時鄭州第一座高樓)

老鄭州二七紀念堂

二七廣場,鄭州商圈發展的足跡

作為鄭州的地標建築

一直是鄭州人的驕傲

也一直是外地人來鄭州

必去之處~

【老鄭州的老建築】

中原路電信大樓

紫荊山的老博物館

老碧沙崗的糖菸酒百貨商場和新華書店

老河南省圖書館

市政府

綠城廣場前的電力大樓

中州賓館

水上餐廳—大塘

現在依舊存在~

兒童劇院

省人民會堂

青少年宮

50年代老“鄭州百貨大樓”全景

老百貨大樓

70年代的“鄭州紅旗大樓”

上世紀80年代的東方紅影劇院

老鄭州圖書館

河南工人文化宮圖書館

河南省工人文化宮光榮榜前晨讀的學生

人民廣場露天大舞臺

河南體育館是當時我國現代化的體育場館之一

鄭州市風雨球場

老鄭州體育場體操房

60年代的中州賓館

老鄭州百貨大樓

78年中原路原郵電局

原郵電局,現在網通

河南人民劇院

省體育館

河南省游泳館

河南省博物館

二七紀念堂的前身

地震局

省糧食廳 貓頭鷹大樓

那些建築大多數早已被取代

但,唯一無法取代的

是那個年代的記憶

【老鄭州的那些路】

新通橋

西大街洋灰馬路

河醫轉盤

中原路地下道

文化宮晨練的人們

河南省文化宮露天電影院前晨練的紗廠工人

1931年的大同路

經三路

中原路

中原路,電力公司大樓,現在綠城廣場

50年代的鄭州建設路

圖左角綠樹成蔭的地方就是“碧沙崗公園”

60年代的建設路

中原路地下道西頭

鄭大路口

在大學路等車的人

紫荊山路口

金水河

60年代的金水路

金水路

金水路是一條政府機關及文化積累的大道,被稱為鄭州的長安街

當年的路車很少

當年的路人很少

當年的路記憶很多

【老鄭州的公園】

紫荊山公園

碧沙崗公園的宇宙飛船

碧沙崗公園金魚廊

碧沙崗公園猴山

人民公園游龍

人民公園下棋的人

勞動公園西門的天女散花

勞動公園拍攝的女同志

70年代鄭州人民公園的青年湖碧波盪漾綠樹成蔭

新通橋遊園

人民公園內

動物園河馬館

這些老鄭州人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曾是鄭州最文藝的公園。

【老鄭州的印象】

70年代的建設路是當時我國六大紡織業基地之一

是鄭州工人最多的地方

70年代的鄭州有個碧波盪漾的河流叫西流湖

80年代的新鄭龍湖還沒有開發是那樣的生態自然

▲ 

80年代的鄭州大學在校生還不到4000人,早晨是那樣的安靜

河南醫學院是鄭州當時醫療條件最好、最大、設施最全的醫院

80年的鄭州博物館廣場是法桐樹種植最早的地方之一

老燕莊的大飛機

民國初期的鄭州街頭

81年邙山遊覽區--黃河母親像

82年河南省第五屆運動會開幕入場式

鄭州黃河大橋處等待放行

邙山黃河遊覽區

老1路公交車

老6路公交車

104的大青蟲

在鄭州市老幹部活動中心開業的全省首個離退休幹部星期日市場(1992年攝)。

鄭州國棉五廠的布機車間(1987年攝)。

鄭州市民在一家電器店購買電風扇(1985年攝)。

幾位市民在鄭州街頭一個攤點前選購掛曆(1983年攝)。

在國棉四廠的“媽媽樓”,三個年輕家庭在一起觀看電視(1986年攝)。

鄭州人民公園內的小吃一條街(1985年攝)。

中原路上的一個露天大排檔(攝於1987年)。

鄭州市在人民公園第一次舉辦時裝模特表演(1982年)。

51年的鄭州市區圖,很明顯的三塊功能劃分,以金水河與隴海鐵路為界,西邊是西郊工廠區,北邊是行政區,中心地帶是老城區範圍

70年代的鄭州市區圖(局部),老城區範圍,雖然畫的很粗糙,但和如今的對比能夠出來,管城回族區在WG期間改名為向陽區,老墳崗的民主路自由路改名為移風易俗路。

鐵一中前身

鄭州手藝人

鄭州手藝人

二七路上的美女

老式腳踏縫紉機

農貿市場

糧票

筒子樓

蒸汽機車綠皮車廂

鄭州老機場

介紹信

那一張張老照片

泛黃的不僅僅是紙張

更是那些不可磨滅的記憶

鄭州市委外宣辦 市政府新聞辦


鄭州生活大參考


丟們兒,作為土生土長了鄭州人我~~~到過二七紀念堂看過電影的,在德化街浴池冼過澡的,知道劉胡蘭副食店被倆假洋鬼子騙走兩瓶茅臺酒故事的,在人民公園看過劉文彩收租院泥塑的,在那裡玩過大象滑滑梯的,到大戲院看過《卷席筒》的,練過老綠的,知道”挖才氣、老閘皮、國防綠、打得兒蔞、打蘇兒、磨牙底兒……“是啥意思的,建四橋一路捐過10塊錢的,晚上逮過爬叉的,在軍區禮堂看過《山本五十六》的,在經八路吃過夜市的,在老墳崗吃過八一八燴麵的,參與或目睹治理金水河的,喝過鄭州牌啤酒的,知道什麼叫“邙山炮、上下飛、天女散花”的,用過福樂爾香皂和中州肥皂的,在鄭州花園路三八銀行小四角樓上跳過舞的,知道“水上漂、西工房、廣酒、西花園、老合記……”原來都在什麼地方的,在碧沙崗看過老虎的,在紫荊山見過猴山的,在農科院稻田釣過蛤蟆的,在沙門見過槍斃人的,在花園路集貿市場吃過楊記拉麵的,買過鴻興源點心和在三味飯店吃過飯的,坐過大辮子101電車並且喜歡看售票員下來拉辮子的,坐過黃面的的,吃過馬車拉的芝嘛餅和德華街樂器店門口大姐砂鍋的!南關德濟橋邊玉米稀飯,明星飯店門口的羊蹄…鬍子燒雞鴻興源食品店都在喬家門和西三馬路交叉路口,還有喬家門的杏花村飯店,那裡的冰鎮酸梅湯和奶油冰棍一直是我們的最愛,夏天上學時能吃一根冰棍,或者喝一杯酸梅湯足以讓我們幸福半天。大同路豔芳照相館,隴海路老寶太小賣鋪,煤油燈,布廠街炒餅,手工業大樓,警報山,德化街京都老蔡記餛飩蒸餃,喬家門的葛記燜餅灬群眾劇院,人民劇院,京廣路工農民飯店…隴海電影院,八一八電影院,東方紅電影院,這樣影劇院現在都不存在了,只有二七紀念堂依然如故,那是我們小學中學包場電影的地方,現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八一八燴麵館,劉樓燴麵,味美思,西一街,老墳崗……繁華的德化街婦女兒童商店,女子理髮店,劉胡蘭商食品店、鐘錶眼鏡店,德化街尹府,二七紀念塔邊長春飯店……抓骨頭子兒,彈彈蛋兒,推鐵環,跳高,扔沙包,藏老悶兒,星星過葉兒,吸過絲瓜杆的,燕莊逮蛇北閘口耍過鴿子的,膠泥小手爐,西三馬路青雲裡天主教堂,德化街實習飯店,德化街勝利理髮店,吃個8分錢一碗兒丸子湯、3分錢一根兒火車牌兒冰棍兒(5分錢一根兒的帶奶味兒)、一兩糧票8分錢一包火車牌香草餅乾、火車站內5分錢一個好大的肉包子非常好吃.....挖地道、烙餅支援災區,老火車站對面的雲吞又大又好吃。鐵路文化宮,鐵路分局俱樂部……這些經歷一輩子都忘不了啊!小便,你服不服


歲月醉


你也許在鄭州生活了三四十年,你也許剛來鄭州打拼,你也許和鄭州擦肩而過,但鄭州故事你到底瞭解多少,鄭州的小秘密你又究竟知道多少?

最高點

登封市的少室山,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4米。最低點

中牟縣韓寺鄉胡辛莊,海拔只有73米。最高樓

鄭州第一高樓竟然不是大玉米(280米),而是鄭州高鐵東站旁邊的雙子塔,塔高300米。她雖然是第一高樓,但卻不是最高的建築,最高的建築是……最高建築

中原福塔,高388米,建築主體268米,上面的杆120米。最古老的橋

通濟渠惠濟橋,此橋建於元重修於明,已有近千年歷史。最浪漫的酒店

致青春主題酒店,以青春、時尚為主題的酒店,無論是暗戀的酸甜、初戀的青澀、熱戀的火辣、回顧的濃醇,在致青春,都能讓您體會初戀的悸動,感悟愛情的堅定,感受最終的幸福。最早的林蔭路

1950年修建的解放路是鄭州市出現的第一條林蔭路。最早的公共綠地

1951年,在市區中心以彭公祠、胡公祠為基礎興建人民公園,市區出現了第一塊公共綠地。最高氣溫

1966年6月22日鄭州市最高溫度達到43℃。最低氣溫

1971年12月27日鄭州市最低溫度達到-19.7℃。最重的隕石

1981年3月,一顆重13公斤,呈灰褐色的隕石,降落在密縣超化鄉金花泉附近。降下個體最重的冰雹

1979年9月8日,新鄭縣(今新鄭市)觀音寺鄉盤谷寨村降雹最大者重達4公斤。最長的公交線路

2014年6月26日,B3快速公交開通,圍繞鄭州三環快速路近一圈,共設33站,這是鄭州BRT第3條線路,也是最長的一條公交線路,首發車1小時53分跑完大半圈,時速16.8公里。最長的公交站臺

它就是BRT紅專路站臺,長110米,是鄭州最長BRT站臺,其他站臺約80米。有8條公交線路公交車在此停靠,早高峰近6萬人次在此站乘車。最早的燴麵館

鄭州最早的燴麵館叫老鄉親飯店,其實就是後來的合記。燴麵怎麼來的,這個故事太長,請自行腦補。最早的電話

1912年,民國交通部在鄭州市初裝100門磁石式人工交換機1部,裝機43戶。


還有那些鄭州的事情呢,你知道的,都來補充呀~~~


一位行者


路上堵成狗,地鐵擠懷孕,全是摩的,哪個省會城市像鄭州,叫它鄭縣。



威廉2019


解放初鄭州空曠,水糸資源分佈廣,處處蛙聲一片,樓房最高五層,二七塔高高聳立,綠樹成蔭,站在四環外都能看到國慶節城市內.煙花,中原地下通道,綠城廣場,無軌電車,這就是從前的鄭州,黃河南岸的一座城


手機用戶6101870308


你也許在鄭州生活了三四十年,你也許剛來鄭州打拼,你也許和鄭州擦肩而過,但鄭州故事你到底瞭解多少,鄭州的小秘密你又究竟知道多少?  

  • 最高建築    中原福塔,高388米,建築主體268米,上面的杆120米。 

  • 最古老的橋    通濟渠惠濟橋,此橋建於元重修於明,已有近千年歷史。   

  •   

  • 最長的公交站臺  它就是BRT紅專路站臺,長110米,是鄭州最長BRT站臺,其他站臺約80米。有8條公交線路公交車在此停靠,早高峰近6萬人次在此站乘車。  

  • 最早的燴麵館    鄭州最早的燴麵館叫老鄉親飯店,其實就是後來的合記。燴麵怎麼來的,這個故事太長,請自行腦補。  


  • 最早的電話    1912年,民國交通部在鄭州市初裝100門磁石式人工交換機1部,裝機43戶。


歷史今朝


知道的不多吧,鄭州是河南的省會,河南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全河南省只有1個211大學,就是在鄭州的鄭州大學。鄭州有個方特遊樂園,特別好玩,鄭州特色美食是燴麵,還有胡辣湯,鄭州人民比較熱情好客。鄭州的房價跟待遇成反比。


專注小短文



我感覺這地方比鄭州能強一點,嗯,是的。


孫狗空


關於鄭州我知道李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