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入口」龍山公墓與晚報聯合推出免費代祭,請轉給有需要的人

「報名入口」龍山公墓與晚報聯合推出免費代祭,請轉給有需要的人

「報名入口」龍山公墓與晚報聯合推出免費代祭,請轉給有需要的人

今年4月4日清明節,市疫情防指辦近日已發佈《關於2020年清明節期間暫停有關祭掃活動的通知》,對此,金華市龍山公墓(江南陵園)將從即日起暫停市民現場祭掃活動,推遲或取消原定於清明節期間舉行的集體撒海活動、骨灰寄存、入土業務將正常開展。公墓方要求,隨同人員需佩戴口罩入園,人數限制在5人以內。

清明祭掃,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文化傳承。雖然今年現場祭掃暫停了,但“慎終追遠”的傳統不能丟。

為此,市民政局與本報聯合倡議:清明期間,倡導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廣“雲祭掃”,提倡群眾通過線上祭掃平臺,採取居家追思、網上掃墓等方式緬懷先祖、寄託哀思。

“運用各種新祭掃方式,將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止疫情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昨天,市龍山公墓負責人餘小華說,為兼顧疫情防控與緬懷追思,市龍山公墓(江南陵園)將在清明節期間提供多種服務,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一次公祭活動。同時,由工作人員對所有安息在公墓的逝者進行集中祭掃,讓遠在異國他鄉的人和本地市民“足不出戶”就能為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

「报名入口」龙山公墓与晚报联合推出免费代祭,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為此,本報與市民政局聯合推出一項活動:開通免費代祭服務。

廣大市民可通過兩種途徑參與:

一、到金華晚報旗下“金華鄰通”微信公眾號,回覆“清明”按提示報名,金華鄰通將通過新聞報道統一反饋;

關注後回覆“清明”報名

二、發送代祭申請至龍山公墓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委託代祭,郵件需寫明公墓位置、墓主姓名,公墓將在5個工作日內給予代祭反饋。

市民反響:清明祭掃貴在心意 重在文明

鑑於當前疫情形勢和清明時節火災易發,採訪中,不少市民紛紛表示,他們通過鮮花遙寄、網絡祭掃、居家追思、踏青遙祭等情感慰藉方式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文明祭掃。

“我們一家將以綠色清朗、文明低碳的方式,寄託哀思、緬懷親人。”家住柳湖花園的郭女士說,如今都在倡導厚養薄葬的新觀念,老人逝去後,從儉辦喪、文明祭掃,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讓逝者安息。

“豐祭不如厚養,孝道重在當下。”家住麗澤花園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大家也可通過在微信、QQ等平臺建立家庭祭掃群,以“雲祭掃”的形式緬懷先輩,寄託哀思。此外,還可在公共網絡平臺發表追思悼念詩文,表達傳承家風、思念先輩之情。

「报名入口」龙山公墓与晚报联合推出免费代祭,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我市不少機關企事業單位還紛紛倡議:居家追思懷念祈福、網絡“雲祭掃”等多項文明祭掃活動,倡導員工通過撰文追憶、講先人故事、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等方式,遙寄追思、緬懷先祖,送上思念與敬意;依託家鄉親屬祭掃;通過微信、微視頻、微博等互動方式,依託家鄉親屬,為逝去的親人、祖先祭掃,莊重完成祭掃心願,倡導網上祭掃服務平臺,為故人送上“雲端的思念”。

部門行動:讓清明真正“清明”起來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近年來,我市各地民政部門都在大力倡導移風易俗,開展免費敬獻鮮花、卡片代為祭掃、網上祭掃等活動,積極推進文明祭掃,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同時,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優化殯葬服務、改良祭掃風俗,推動生態安葬理念厚植人心。截至2020年3月,全市通過聯辦平臺為30000多名逝者辦理“身後事”。

“祭掃活動重於心不拘於形。”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丁進躍表示,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系列重要論述與指示精神,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圍繞“尊重生命、節地環保、移風易俗、群眾受益”的改革目標,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凸顯出“雲祭掃”的優勢和必要性,“雲祭掃”、虛擬祭掃、工作人員代祭等新方式將為清明祭掃開闢了新渠道,也迎來了開啟文明祭掃新風尚的良好契機。

“市民政局和金華晚報聯合推出‘雲祭掃’,為清明祭祖這一傳統習俗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和文明元素。”丁進躍表示,“雲祭掃”除了可以減少人員聚集,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還可以避免祭掃時的煙熏火燎,減少環境汙染,讓清明真正清明。今後,市民政局將進一步深入倡導“喪事簡辦、生態安葬、居家懷念、網絡祭掃、鮮花祭掃”等殯葬文明新風尚,希望廣大市民轉變觀念,共同推進喪葬禮俗改革,不斷推進殯葬移風易俗。

「报名入口」龙山公墓与晚报联合推出免费代祭,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便民小貼士

清明期間,為避免因祭掃帶來人員扎推聚集,市民政局還將開通線上祭掃通道。市民可關注“金華民政”微信公眾號,通過網上遙祭方式,緬懷先人、寄託哀思。

操作方法如下:

一、創建網上祭祀紀念館

步驟一:在手機微信上,搜索“金華民政”,進行關注,並進入到公眾號頁面,點擊右下角“網上祭祀”。

「报名入口」龙山公墓与晚报联合推出免费代祭,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步驟二:進入頁面後,點擊“創建新館”按鈕,進入創建紀念館類型選擇頁面。

步驟三:選中想要創建的紀念館類型,點擊下一步,進入紀念館信息錄入頁面。

(提醒:上傳逝者照片,輸入各建館信息後點擊 “創建” 按鈕,就可完成建館操作。新館將出現在紀念館列表頁面。如果用戶未上傳照片,系統會根據逝者姓名自動生成逝者的牌位。)

二、網上祈福

步驟一:創建者在完成紀念館創建後,點擊紀念館進入祈福操作,或者親友從創建者分享的鏈接點擊進入。(注意:出於隱私保護目的,用戶僅能看到自己創建的,或點擊分享鏈接進入他人創建的館。)

步驟二:點擊 “上香” 按鈕,進入上香點燭頁面,點擊 “上香點燭” 按鈕,柱香的狀態就會變成已上香、已點燭,在紀念館的頁面供桌上也會顯示蠟燭和香。

步驟三:點擊“祈福” 按鈕,進入祈福展示頁面。可進行留言、送祭祀鮮花等操作。(系統會根據用戶操作顯示祭拜記錄)

步驟四:點擊 “設置” 按鈕,親友可在這裡修改個人暱稱為真實姓名。(注意:紀念館逝者照片的更換和逝者姓名的變更只有創建紀念館的人才能操作。)

「报名入口」龙山公墓与晚报联合推出免费代祭,请转给有需要的人

商務合作:0579-831867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