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疫情下,中國和全球產業遭受重創,企業入不敷出,裁員聲一浪浪,人人頭上懸著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

各家公司文化和做法不同,有悄無聲息地一個個把你叫入小房間的, 有開誠佈公宣佈裁員政策的,以往或許可以打打感情牌,拖延牌。但如今的經濟和企業形勢下,企業也面臨水深火熱存亡之痛。如果遇到了,理性面對,爭取一個和平分手,妥善的處理方案才是明智的選擇。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面對裁員,提前做好這4招,幫你理性化解裁員危機。

法律關:首當其衝,維護自身權益

裁員相關法律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失業保險條例》。不要求熟讀,但對於其中關於裁員以及相關賠償條款要了解,尤其是勞動合同法第27,41,46條。

補償訴求分為以下這些:

  • 剛性賠償

即直接經濟補償,是根據政策法規層面的制度給予的現金補償,比如N+1。

同時,應休未休年假,13薪,年終獎金,無固定期限,賠償金的扣稅等,也可以嘗試和自己爭取福利,當然具體要看企業制定的政策和規章制度中間是否有留給你爭取的空間。

  • 間接補償

容易被忽略,這裡麵包含了戶口政策、延長社保、失業保險再就業的培訓補助等。這些間接補償,不是標配,需要員工跟公司一起協商。

還是建議大家當使用法律武器的時候,儘可能地向專業人士諮詢求助。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經濟關:生存有保障,心裡才有底

裁員意味著你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筆賠償金,抵好幾個月的生活費,同時也意味著你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收入是0。

按統計和筆者周圍不少人的直接經驗。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平均週期是3-6個月(如果你所在行業受疫情影響小,甚至受益,或者你特別優秀,不在此週期之內)。如果你是背貸族,心中的恐慌可想而知。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所以你要這樣做:

  • 理性消費

好好盤下手中有多少資產,再拉下過去幾個月的刷卡清單,做下分類:

1.必需消費:比如水電煤,小孩培訓費,房貸車貸等保留;

2.衝動消費:比如美甲燙髮,美食美妝,購買之前連問自己三次,確定需要嗎?

3.小額創收:有多餘的物品掛二手比如鹹魚,轉轉賣掉,正好斷舍離;

4.小額減損:多餘的很少用的一些自動扣費的軟件,核查好後停掉;手頭有信用卡透支的,及時還掉,幾百利息也是錢。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 理性投資

1.金融類:

如果高風險的投資品比如期貨槓桿,立即停掉。股票建議逢高做空,少操作,逐漸離開股市。這次疫情的影響將會超過次貸危機,後續破壞力非常之大。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你別瞧著最近市場大起大落,有機可趁,如果方向做反, 錢損失是一個, 更是會給你的心態造成嚴重影響,得不償失。

2.知識類:

人恐慌了,短期覺得有錢(賠償金)有閒(失業在家),得找點事幹。正好線上教育蓬勃發展,先買一堆正好學習,文學,英文,運營,養生,寫作,PPT, Python 等等,感覺什麼都缺,什麼都要學。99,399,1999,3999 ,各個課程給自己投資了不少。

學習內容在你下一份職業工作經歷中正相關,並確定能給你帶來回報麼?如果是, 那是理性投資, 如果不是, 那是無腦跟風。

在慌亂時刻,更需要靜靜,制定理性的職業提升計劃。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心理關:接受現實,告別過去

剛接到裁員通知的時候,特別第一次,大多數人是恐慌,不知所措,毫無頭緒的。好多會有一種被全世界遺棄的感覺;或者有些人會覺得無法相信和忿忿不平,憑什麼是自己,想討個說法;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一部分人,在默默等待著被裁(這部分人早就看清職場,留有後手)。

這好比,好多人生的第一次,特別是感覺類似被拋棄被不認可,比如失戀。是不是也很心痛,也很無助,也很不甘?你有各種情緒是完全正常,可以接受的。

那麼之後,你就會知道,什麼都會過去的。你現在要允許自己停留在這個情緒漩渦多一點點。肯定會走出來, 就是需要點時間。

同時,現在的職業生態和職業工種都是在變化。烏卡時代,不確定性,多變性都喊了好幾年了。企業業務調整, 結構優化, 成本控制,以往宣稱的企業忠誠度是個過氣的名詞。你還夢想著在某家企業混到養老,那“裁員”把你的夢早點打醒, 不是什麼壞處。

想明白這些,請暫時收起你的小情緒,好好考慮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最後做決定簽字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多聽聽專業人士意見。落筆無悔,一旦簽了字,後面追溯也難。

同時也不可提過分要求,和公司鬧僵。HR見的人多了, 段位高一點的,早就對仲裁和上訴免疫了。

所謂離職看人品。好聚好散,說不定以後,現任公司的資源和人脈也能為你日後所用。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就業關:朝向未來,解決問題

就業技巧:

如果經濟有壓力的,那麼先要解決就業問題,可是發現很多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真得很缺乏這塊的技能。簡歷寫得沒有重點,平鋪直敘,還停留在剛畢業的水平;面試時沒有換位思考,優勢不會展現,難引起HR和用人經理的認同。那這兩塊就需要你好好打磨。

同時,還需要拓寬就業渠道。多投幾個招聘網站,前程無憂, 獵聘,智聯,領英,BOSS直聘等等,同時投遞也是講策略的。

此外,就業好比捕魚,撒網撒網還是多撒網。

已經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則要發揮人脈的功能,認識多少朋友和獵頭?很多機會因為熟人的介紹,都是轉介紹出來的,同時也是檢驗你職場人品的時刻。

疫情下,裁員潮,人心惶;不用慌,看4招,來應對!

就業方向:

如果不是那麼著急找工作。裁員是個很好的暫停鍵。

你有沒有正視自己的職業發展究竟是為了什麼?你離開了公司後又是誰?你又能做什麼?

也許,你以前有想過,但總感覺很遠。那麼這是一個機會,去幫助你梳理在職場上真正的定位和價值。

  1. 這麼多年, 你對工作的熱愛在哪裡?
  2. 你擅長什麼?
  3. 你的優勢區和障礙區在哪裡?
  4. 什麼是你在職場選擇中真正看重並願意全力以赴的?
  5. 你如何夠在職場上真正的立足,即離開任何一家公司,都能體面地生存、發展,甚至幫助別人。
  6. 如果你想轉行,你應該有什麼樣的策略和機會?

沒有躺贏的職場。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變得不可或缺。

人一生很長,職涯也很長。最新退休條例,很多人要工作到60多歲。所以,裁員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平常心,去面對這只是生涯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讓我們可以反思,讓我們可以認識自己,認識職場的本質,並重新制定未來職業發展的新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