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原是個木材商人,李淵起兵後謀了個隊正小官,後來立有功屢次升遷至應國公。武士彠先娶相里氏為妻,生子武元慶、武元爽。相里氏死後,李淵說媒為其續絃楊氏,生下韓國夫人武順、武則天以及郭孝慎夫人武氏三個女兒。

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進行了一次選美,14歲的武氏因此被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太宗有名馬獅子驄,漢有人能駕馭,當時武氏侍候在側,對太宗說:‘妾能制服它,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楇,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太宗聽後誇獎武氏有膽有識。

一代女皇武則天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

之後傳言:“唐三世後,女主武皇。”太宗對武姓人多有芥蒂,疏遠了武則天。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在給太宗問安之時,常能見到武才人,對其美貌早已垂涎三尺,武則天自然也欽慕太子,未來的皇帝。

太宗死後,武則天作為先皇未有生育的妃嬪被髮放到長安感業寺落髮為尼。一年後太宗周年忌日,高宗李治到感業寺進香,遇到了武則天,二人舊情復燃,於感業寺成就了一段好姻緣。李治頻繁到感業寺進香,武則天有了身孕,李治只好請皇后幫忙幫武則天弄進宮。當時,蕭淑妃與王皇后爭寵略佔上風,王皇后便答應皇上,把武氏收為自己派系,跟蕭淑妃對抗。

一代女皇武則天

王皇后

28歲的武則天再次進宮後被封為昭儀,李治果然遠離蕭氏,整日與武則天纏綿,可是皇后和蕭氏都被冷落了。王皇后收養了高宗長子,宮人李氏所生的李忠,高宗將其立為太子。於是蕭氏前來和皇后妥協,二人冰釋前嫌,使武則天有了危機感。

一代女皇武則天

蕭淑妃

永徽五年初,武則天生一女,李治非常喜愛。一天王皇后來看視小公主離去以後,武則天入內發現小公主已死(有說是武則天自己掐死的),武則天便也痛哭流涕,奏明高宗李治皇后所為。唐高宗得知後大怒,侍奉宮女也說王皇后來過,唐高宗認定小公主為王皇后所害,頓生廢后之心,遭到大臣長孫無忌等人的諫阻,沒有人能證明是皇后害死小公主,廢后之事不了了之。李治想把武昭儀封妃,可是貴德淑賢四個妃位已滿,李治想增設宸妃,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

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治

為了再次打擊王皇后,武則天告發王皇后與其母柳氏共同搞詛咒厭勝之術。唐高宗聽信武則天的讒言,下令不準柳氏入宮,並將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出貶為茶州刺史。

李治想廢除王氏立武則天為皇后,為了爭取長孫無忌,李治和武則天一起來到長孫無忌府第,封長孫無忌的三個兒子為大夫,還送去十車金銀珠寶,長孫無忌漢有表態。朝上群臣議廢立之時都持反對意見。李義府得到許敬宗的暗示後說:“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因從蕭淑妃處搜出鴆毒,李治將皇后和蕭淑妃一併廢掉,皇后養子太子李忠也被廢,改封梁王,出任梁州刺史,同年改任房州刺史,幾年後被廢為庶民,囚禁於黔州李承乾故宅。高宗如願以償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長子李弘為太子。

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弘

由於父親武士彠逝世後,堂兄武惟良、武懷運及武元爽等對武則天母親楊氏失禮。武則天做了皇后便藉機報復,將大哥武元慶貶到龍州出任刺史,到任即病逝。將二哥貶到濠州出任刺史。兩個堂哥武惟良和武懷運分別被貶為始州刺史和淄州刺史。

朝政上為李治出謀劃策,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李治才實現了說一不二的君主集權。王皇后被廢為庶人,關押在暗室,後李治思念因去暗室看王皇后和淑妃,武則天得到了心腹的奏報,待唐高宗離去,派人杖王皇后、蕭淑妃各一百,直打得兩人血肉模糊。然後,吩咐將兩人的手腳剁去,將她們裝在酒甕中,令二嫗骨醉!

幾天後,裝在酒甕中的兩個人仍然沒死,武則天便逼著唐高宗下詔賜死。行刑官奉旨來到囚室,宣讀詔書。王皇后哽咽受詔說:“陛下萬年,昭儀承恩,死吾分也!”輪到蕭淑妃,她受詔後便破口大罵:“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死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武則天得報蕭淑妃的這些咒語,下令後宮再也不許養貓。

顯慶五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皇后代理朝政。蕭淑妃的兩個女兒已過出嫁年齡,太子請求允許兩位姐姐出嫁,皇后準了但心裡不痛快。

麟德元年,太子與皇后政見多有不同,李治大權旁落,與宰相上官儀商議,打算廢掉武氏皇后之位。但上官儀的廢后詔書還未草擬好,武皇后即已接到消息一陣風似的來到高宗面前,細數這些年為高宗所做一切,然後追問為何要廢后。唐高宗支吾的說,受到上官儀的蠱惑,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不久武則天指使許敬宗陷害王皇后養子李忠與宰相上官儀、宦官王伏勝謀反,22歲的李忠被賜死在黔州,王伏勝被斬,上官儀被滿門抄斬,因孫女上官婉兒剛出生,由是上官母女被配掖庭為奴。

武則天的姐夫死後,姐姐韓國夫人武順因可以自由的出入宮廷,與高宗李治屢次偷情,被武則天發現後斥責,之後不知因何死去。韓國夫人死後女兒賀蘭氏被封為魏國夫人,因姿色豔美,唐高宗寵之。

一代女皇武則天

賀蘭氏

李治到泰山封禪,各地刺史都要隨行。武后的兩個堂哥在隨行封禪完畢後給武則天獻了食,武則天接到獻食之後,在其中下了毒,然後邀請魏國夫人賀蘭氏來品嚐,賀蘭氏中毒而亡。武則天上報中宗武惟良和武懷運兩兄弟因被貶官一直嫉恨自己,想毒死自己,卻誤殺了魏國夫人。武惟良和武懷運未經審判便被處死,妻女沒入宮中為奴。魏國夫人賀蘭氏的哥哥賀蘭敏之悲痛的向高宗哭訴妹妹之死。

賀蘭敏之年輕英俊,咸亨二年武后的母親楊氏過世,武后拿出一筆錢,命敏之建築一座大佛像來為楊氏祈福,沒想到敏之竟將做佛事的綢緞中飽私囊。外祖母楊氏的喪期還沒有過,敏之便已換下喪服,招妓奏樂享樂。當時太平公主年幼,前往武家人的宅邸時常有許多宮女隨行,而敏之也逼淫這些隨行的侍女(也有說法淫太平公主)。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被選為太子李弘之妃,眼看著婚期將至,敏之聽說此女甚美,竟強行與之發生關係,以致後來改選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妃。武后下令將他流放到雷州,行至韶州時,以馬韁繩自縊而死。

上元二年四月,23歲的李弘在隨李治後出行洛陽的路上猝然離世,因李弘無子嗣,武則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繼香火。武后的次子李賢被立為太子,李賢文武雙全,幼年時讀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聰慧非常,令高宗讚歎不已。做太子後與母后關係緊張,武后多次親書手信責備太子,而宮中關於“太子不是皇后親生”的流言更為母子關係雪上加霜。當時,道士明崇儼深受帝后信賴,為皇子看相時作出“太子不堪大任”的論斷,令李賢更加憂懼。

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賢

不久,明崇儼為盜所殺,武后懷疑是太子所為,隨即派人搜查太子府第,查出皂甲三百餘副,太子遂因謀逆罪被捕囚禁。唐高宗向來寵愛這個兒子,猶豫再三希望赦免太子,但被武后以“為人子心懷謀逆,天地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的論斷駁斥。高宗無奈下令三司會審太子謀逆案,李賢被廢為庶人,在長安拘禁一年多後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隨後,武后的三子李顯被立為太子。

弘道元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韋氏為皇后。一個月後,中宗欲以韋后父親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不聽,並說出:“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何況封他個侍中呢?”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說中宗要出讓天下。光宅元年二月繼位才36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軟禁於均州,後遷至房州。

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顯

武后的四子李旦即位,是為唐睿宗,武后垂簾聽政。因擔憂廢太子李賢會有所圖謀,便以校檢李賢宅第的名義派遣丘神勣赴巴州,丘神勣到達巴州後即逼迫李賢自殺。李賢於是作了首《黃臺瓜辭》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旦

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后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垂拱二年三月,武后下令製造銅匭,置於洛陽宮城之前,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屬告密之人,沿途郡縣都要供給車馬和飲食。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后都親自接見,所告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隨著告密之風的日益興起,武后先後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刑獄,一但被告,能活著出獄的百無一二。

垂拱四年,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起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在豫州呼應。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擊之。琅邪王李衝起兵七日敗死;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武后想盡除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李唐宗室遭誣告牽連被殺戮殆盡,大臣們整天都惶惶不可終日。為獎勵告密,武后對告密者破例授官,以賣餅為生的侯思止,是一名無賴,因誣告舒王元名與恆州刺史裴貞謀反,被任命為遊擊將軍、侍御史。

武后為面首馮小寶改名薛懷義,調到白馬寺任主持。薛懷義率令萬人毀乾元殿建造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薛懷義鑄諾大佛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國庫為之枯竭,薛懷義被擢為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封梁國公。同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后,武后大喜。次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說武后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載初元年,李旦順應天命,禪位於母后武則天。武則天改唐為周,改元天授,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

一代女皇武則天

薛懷義

後來御醫沈南繆成為武則天新的男寵,薛懷義受到冷淡妒火難忍,一把火燒掉了自己督造的耗資鉅萬的明堂。大臣們紛紛要求嚴懲薛懷義,武則天不加追究,薛懷義卻日益驕橫,被太平公主設計處死。

神功元年,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誣皇嗣李旦及廬陵王李顯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發其罪行。周興負責審訊來俊臣卻不說明來意問來俊臣:“有一犯人不招供當如何處置?”來俊臣說:“找個大甕,四周架火,將犯人放入不悉他不招。”周興即命人找來大甕,四周架火,對來俊臣道:“我奉命前來審你,請君入甕。”來俊臣被處以極刑,仇家爭食其肉,不一會就食盡。

一代女皇武則天

來俊臣

武則天在立嗣問題上猶豫不決,立李姓勢必會恢復李唐,立武姓又不是自己親生。由於狄仁傑的勸諫,於聖曆元年三月,武則天秘密召回李顯及其家人。九月,武則天重新立李顯為皇太子。

武則天晚年寵幸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倒,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於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衝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高宗所立太子,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的李顯,李顯尊母為“則天大聖皇帝”。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唐朝舊制。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82歲的武則天在上陽宮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