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只留下3100萬初始獎金,諾獎建立了120年,為何還沒用完?

諾貝爾獎無疑是當今世界學術界最具權威的獎項,它包含了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領域。

人物介紹: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而且擁有355項發明專利,被人們譽為“炸藥工業之父”

諾貝爾的父親是伊馬尼爾·諾貝爾,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藥。諾貝爾是他的第三個兒子。他從父親那裡學習了工程學基礎,也象父親一樣具有發明才能。

母親是以發現淋巴系統(約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奧洛夫·魯德貝克的後裔。


諾貝爾只留下3100萬初始獎金,諾獎建立了120年,為何還沒用完?

諾貝爾

諾貝爾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實業家,他生前擁有超過350年曆史的卜福斯公司,後來(卜福斯)公司主要生產軍工產品。


諾貝爾獎的建立:

諾貝爾只留下3100萬初始獎金,諾獎建立了120年,為何還沒用完?

諾貝爾獎牌


科技總是一把雙刃劍,藥一方面用於採礦、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為製造殺傷力更大的武器提供了條件。1888年,諾貝爾偶然讀到他本人的訃告,當時他哥哥去世,由於新聞記者的疏忽,把訃告寫成了他的。訃告中稱諾貝爾是“甘油炸藥大王”,是靠製造毀滅性武器發大財的大實業家。
諾貝爾看了心情極為沉重,就像後來愛因斯坦懺悔幾十萬人因原子彈而亡一樣。諾貝爾心懷愧疚的立下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其中炸藥為最為出名的一項。人造元素鍩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120年過去了,諾獎的資金卻已是當年的百倍:

諾貝爾本人也已經對諾獎的基金做了安排,要求只能進行安全投資。比如只能放銀行裡吃利息,購買公債,不準炒股。

但50年後,資金已經流失了40%,貨幣不斷貶值,瑞典政府為了支持諾獎的發展,於1946年免除了諾獎的所有稅收,同時美國也給予了優厚待遇。

後來諾獎被政府允許基金可以用來獨立投資。

在基金會的合理安排下,一方面有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方面有穩健的投資。
諾貝爾獎金不但數額年年上漲,基金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一支獎金越花越多,永遠花不完的神奇基金。


諾獎的分佈情況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獲諾貝爾獎人數排名:

第1名:美國(381人次,不算獲獎後加入美國國籍的人)

第2名:英國(132人次)

第3名:德國(108人次)

第4名:法國(69人次)

第5名:瑞典(31人次)

第6名:日本(27人次)
中國至今有3人獲得諾貝爾獎項:李政道,屠呦呦和莫言

但需要提及的是:諾貝爾獎的頒發並不是說你有一個大的突破立馬今年就能獲獎,

一般獲獎的是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前的重大研究,獲獎人發表研究成果的年份和獲獎年份之間大概有25年的時間差。也就是說現在獲獎的是前幾十年曾研究的成果。


諾貝爾只留下3100萬初始獎金,諾獎建立了120年,為何還沒用完?

屠呦呦頒獎現場


或許在25年之後,我們國家會有一波諾貝爾獲獎熱潮也未可知?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作者庚子,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