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多管齊下護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療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曾理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意思是說明護理工作在臨床治療中的重要性。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病區,有這麼一個護理小組,充分發揮成員來自6個不同臨床學科的優勢,通過MDT護理協作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療。該科羅春梅護士長指出,護理深度參與MDT診療,能夠體現護理的專業價值,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也更容易實現對患者的全程管理。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暖陽隊”護理小組六人合影

3月27日,在這裡經過精心治療達到出院標準的程爺爺出院時對著護士馮娜點贊到:“在這裡學到的科普知識,讓我對這病的治療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等到了集中隔離點,我也能與其他病友一同分享了。”

作為“暖陽隊”的組長,來自新橋醫院血液病醫學中心的馮娜日常對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情況十分熟悉,所以,當病區有患者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她便利用自己所學,為大家普及起了相關知識。

馮娜介紹說:“最初患者們對間充質幹細胞這種治療方式不瞭解,我就與我們血液科馮一梅醫生一起做好相關科普材料,利用治療間隙幫助大家瞭解這種治療的原理和意義。”之後,馮娜還會跟進患者們治療進程為大家宣教相關注意事項,做好全流程照護。

即將達標出院的王叔叔說到:“我現在很好,沒有什麼不舒服,謝謝你們,給了我更好的治療!”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已經成為臨床治療中極其重要的輸液途徑和方式,但對於日常的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名來自腫瘤科的護士,張金娥所在的新橋醫院腫瘤科每年都會有上千例PICC置管病例,所以她便承擔起了病區裡PICC置管患者日常護理:更換敷料、沖洗導管、更換正壓接頭、日常觀察維護等護理工作。

有一天上夜班時,做了PICC置管的張爺爺有些著急問:“護士妹妹,剛輸完液後針眼有點血?”張金娥立即安慰張爺爺說:“因為你這管子昨天才剛置入,一天內有滲血是正常的,我剛把管子做了沖洗、更換了敷料,一會就會好的,請放心!”。

聽了她的解釋,張爺爺安心地睡覺了。之後張金娥每天上班,都會去看一看張爺爺觀察PICC管有無異常,並督促他活動手臂,預防併發症。在大家的悉心護理下,張爺爺因為PICC置管輸液治療後,身體逐漸好轉,經專家會診後確定達到出院標準。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護士張金娥正在為張爺爺做PICC日常護理

而對於病區里長期臥床的患者,來自心血管外科的護士王娟也拿出了自己的絕活,在日常護理之外,將日常照護這類患者掌握的肢體功能鍛鍊在隔離病區用了起來。

王娟介紹說:“危重患者病情複雜,往往處於臥床體位,缺乏功能鍛鍊。特別是昏迷及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由於不能自己主動活動,長時間臥床,可引起肢體肌肉萎縮, 大小關節僵直,造成病人肢體廢用性癱瘓。有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甚至威脅生命!”

所以,在護理上,她除了做到“七勤,二保持,一避免”外,還為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鍊。可自主活動的,指導患者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協助患者完成鍛鍊。不能活動的,進行小關節的屈伸活動,臂關節和髖關節的內旋和外展等被動活動。

通過她們的悉心呵護,有的長期臥床的患者在床上能抬起腿和手舒展地活動了,還有的能在護士的幫助下自己完成翻身了。特別是臥床推進病房入院的張婆婆,到離開醫院轉入集中隔離點時已經能自己下床活動了。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護士王娟為長期臥床患者做肢體功能鍛鍊

來自麻醉科手術室的男護士李小龍,不僅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他在患者心中的“武功”也是響噹噹。

一次偶然的交談,他得知68歲的汪先生有腎結石,不瞭解這顆“定時炸彈”怎麼處理?會不會加重呢?

在陪同汪先生去做CT檢查的路上,李小龍從解剖學的角度,從腎結石的手術種類、麻醉方式、病人的手術舒適度,跟汪先生做相應的科普,以緩解他擔心的情緒。李小龍說到:“我在手術室天天都要跟泌尿外科醫生一同上臺手術,現在通過輸尿管軟鏡下手術,或者經皮腎鏡兩種方式都能解決問題,還可以在醫生建議下多喝水多運動,或者跳跳繩……”

聽進去了李小龍的話,汪先生直嘆李小龍:“道行深,武功高!”在隔離病區治療期間堅持多喝水,有空就在病區走廊跳繩鍛鍊,積極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的治療。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護士李小龍悉心為患者講解腎臟手術情況

“快,5床,9床,22床要做心電圖”,組長馮娜話音剛落,穿著厚厚防護服的護士李建林就推著心電圖機器出發了,開機、消毒、連接、打印……全流程一氣呵成。

就在與死神賽跑的這一刻,她也拿出了自己的生死時速又快又準地將患者心電圖結果傳到醫生辦公室。“22床陳婆婆心房顫動伴快速性的心室反應,我已下醫囑開藥,請你們給她服藥……”對講機很快傳來醫生的聲音。

陳婆婆吃了藥,心慌症狀很快就緩解了。“謝謝你們,辛苦了”當聽到老人家的這句感謝,李建林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了:再接再厲,堅持到底,勝利就在前方!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護士李建林正在為患者做床旁心電圖檢查

剛轉入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時,夏阿姨向護士劉永軍求助說:“護士,我已經兩天沒解大便了,麻煩給我開點藥嘛。”在報告醫生並詳細瞭解了夏阿姨因為多次轉院,運動量少、飲食、生活不規律的情況後,判斷其是因為胃腸道蠕動降低引起的便秘。

這對於來自消化內科的劉永軍來說,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病症,於是他便給患者講解了飲食的重要性,要保證每餐纖維素的含量和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喝1500至2000ML的水或者湯等,還因適當加強運動,特別是增加腹部按摩,有助於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劉永軍一邊為夏阿姨講解,一邊指導她做腹部按摩:“按摩肚子促進排便時可以選擇‘順時針摩腹’方法,就是按照腸道的走行順序來進行按摩。先從右邊肚子到左邊肚子分別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再到肚子下側為直腸,腸道的蠕動會按照這樣的順序將‘垃圾’排出體外。”

在劉永軍生動形象的講解下,夏阿姨增加了每天喝水的量,飲食上也做了相應調整,特別是堅持每天腹部按摩後,便秘症狀得到了有效緩解。

MDT多管齐下护理助力新冠肺炎患者治疗

劉永軍正在為患者做血糖監測

感染二科主任徐智教授介紹,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護理團隊發揮了除日常護理工作以外的積極作用,為醫療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也有效提高了患者滿意率和治癒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