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時你都會想些什麼?

平民心態


每當掃墓時我會對母親說,你什麼時候走的?你長什麼模樣兒?為什麼不給我留個相片?我聽周圍群眾說,你好漂亮好賢慧呀,個子不高不矮很苗頭,講話輕言細語。我還聽群眾講,每當人家找父親看病時,你總是先留著人家吃飯,對那些打不起精神的病人先給他(她)吃了參須桂圓水再看病。我還聽群眾說,你和父親一樣對那些較困難的群眾沒收藥費錢,還送些實用的東西給他(她)們。他們都說你和父親都是好人,你走時父親哭著捶胸呢!周圍群眾哭著送行呢!奶奶邊哭邊抱著我呢!母親我又愛你又恨你,我聽大人們說,你生了弟弟在月子裡,父親叮囑你不要吃芋子,你喜歡吃芋子,你瞞著父親吃芋子,結果吃患了身子,把命都送了。你知道嗎?弟弟出生僅一個月沒奶吃,那時生活條件沒有現時代,沒多久隨著你走了。可憐我的父親在痛苦中不知怎麼走過來的,去年叔嬸回老家時還提到你,你走時他在南京大學讀書,你走時他哭了,又告訴我你走時我還不到三歲。後來在學校放假回來時看到了我,他又哭了。母親,你知道嗎?我多麼懷念你呀!我還沒有得到你充足的愛呢?我還沒有報答你養育之恩呢?母親,現在我很好,身體健康,請放心。希你在那邊過得好好的,永遠沒有病痛,永遠快樂幸福!


立三9626


掃墓是緬懷逝去的親人,是對遠去的親人一種紀念。掃墓的過程,也是回憶過去許多幸福往事的時候、在一起的情景。掃墓的本身,就是一種感恩,一種孝道,一種祈福。

每年清明掃墓這些活動,是非常有一種儀式感的,它是華夏文明的一種體現,是數千年來,形成的一種極為廣泛的民風民俗,深深的烙印在千千萬萬兒女們的心靈裡。不管未來社會怎麼發展,時代怎麼變遷,掃墓這一傳統,將會永遠根深蒂固的永植於民間。

題主問:“掃墓時你都會想些什麼?”做為兒女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父母生前在世時,受苦受累、勤儉持家、含辛茹苦撫養他(她)們成長的一幕幕情景;失去一半的他(她)們也會想起早走的那一半,他(她)們曾經相親相愛、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在一起苦苦奮鬥了一生。還有更多的想起都在心坎裡,腦海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清明掃墓祭祀先祖的民族文化習慣,是一代一代的先民們傳承下來的,我們也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神州大地,世代相傳。

春風楊柳萬幹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近日以來,城市的上墳掃墓已經展開。離墓地幾公里之遙的道路兩旁,已是車水馬龍、人為患、車為患。人們都為了避高峰,早早自覺的分流了。


風雨人生3293


每當親臨現場面對祖先牌位或者一推黃土我會有三種體會:

一、無論生前多神氣,終歸黃土一堆。這不是悲觀主要告訴我們:人只有出生前和往生後是完全一樣的,而中間的歷程千差萬別,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觀念不能死板;要會階段性的調整。

二、以身作則,教育後人。我們中國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說,而是自己把他做出來,這叫上行下效。所以自己怎麼做,子女就怎麼做;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天天拍桌子訓孩子。

三、在自己可控的空間,公心要大私心。這也不是唱高調,人生數十年還是要做些有意義的事,不然只是白來人間走一趟。老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就是要活在自己子孫心中,所以要合理的積德行善。


大道口合天理


追祭先人,激勵後人,更多的人都在緬懷親人兩行淚。


建南29908082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掃墓和祭祖的重要日子,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會提前幾天掃墓,按照往年的習慣,馬上就是在外遊子的返鄉的高峰期,但是今年疫情影響,很多人剛從家裡出來,馬上又要回去,希望烈祖烈宗保佑疫情早點過去,學校早點開學,不然很多家長都要瘋了。

說到掃墓,有時候會去很遠的地方掃墓,祭拜老祖宗,因為最多就認得曾祖父,再往上就都不認識了,所以我很喜歡聽父輩們掃墓時說一些關於祖宗的故事,時常也會想象他們的樣子和他們曾經的故事。


也會想起我爺爺,想起他瘦瘦的身影,想起他那個年代養大9個孩子辛苦的樣子(我爸爸一共九姊妹),也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做了壞事爸爸打我,爺爺奶奶護著我們的感覺,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有自己經歷才能體會,感恩所有的祖宗,保佑疫情早點過去,也祝福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痛苦,只有幸福。


表哥學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斷魂腸。走在鄉間上墳祭奠親人的路上,不由得想起了此詩。遠在他鄉一年一度的青明節,讓多少遊子思念世去的親人,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兒行千里母擔憂。到了中年才知道它的份量和父母對孩子的愛如大海一樣的深情……。愧疚之心油然而生。親人在世時無知盡孝,不常回家看看,親人離去我們的人生別無去處,只剩歸途。此時此刻站在親人的墳前愧疚,自責的心情無法形容……。

冬盡春來桃花開

春風拂面柳枝綠

清明時節祭親人

紙錢飛灰傳音訊

兒時頑皮皆無知

親人輕撫餘溫存

歲月無情己無惑

二十幾截恍咋日

春風已吹幾十秋

親人泉下知冷暖

天裡之外兒孫祭

聽聞子孫人間福

泉下有知心也慰

東風西去千萬裡

借風帶去兒孫安

不孝子孫新疆回鄉墳前祭奠親人



用戶老少皆宜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每一年清明節,我都會跟隨父親回老家掃墓、祭祖。腦海裡會斷斷續續的浮現那些熟悉又陌生了的面孔,曾經那些熟悉的音容笑貌彷彿是昨天,心裡會不由自主的想世上真的是否有鬼魂存在?已故的親人是否在另一個世界安好。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是,掃墓的時候,我希望有靈魂的存在,這樣的話,已故親人看到在世的親人好的生活現狀也感到欣慰。

例如,我父親每年掃完墓,都會靜靜地坐在二伯墓前十分鐘,不說話就那樣默默地坐著,我們都習慣的靜靜等候,不打擾。二伯生前跟父親的感情非常好,二伯過世的時候,父親哭到聲音沙啞,那是我第一次見父親哭。我知道父親想獨自這樣陪著二伯,即使,不說話也知道父親想跟二伯說些什麼。

清明節對每個人來講都有不同的意義,讓人內心世界有所感觸。。這是個特殊的日子,以不同的形式表達著每個人的情感,緬懷、告慰已故的親人,期盼親人在天堂好好生活,生者藉此提升情感的內在動力,更好的生活下去。清明節是情感釋放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



嶺南暮雨


能聚的會在一起,散了的回不來。


1879798163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掃墓和祭祖的重要日子,。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在樹枝上掛上清明吊子。有的地方還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我們家鄉的習俗是在清明節前一週或後一週內去掃墓去都可以。而我每年是根據自己的計劃選擇是清明前或清明後去掃墓祭祖。

掃墓是緬懷逝去的親人,是對遠去的親人一種紀念。而我會在掃墓的時候,去回憶過去許多幸福的往事和親人在一起的情景。在掃墓時也會想起我母親最喜歡的歌:唐磊的丁香花。而我特別喜歡這首歌裡這幾句:

你說你最愛丁香花 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 多麼憂鬱的花 多麼嬌嫩的花 卻躲不過風吹雨打 就這樣匆匆你走了 留給我一生牽掛 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滿山遍野的花啊 你還覺得孤單嗎

這時我會在心裡默默問我的親人:你墳前並沒有丁香花,你在下面覺得孤單嗎?而你一生也應了這首歌!

當然,掃墓的本身,就是一種感恩,一種孝道,一種祈福。






漢江博覽


清明掃墓親人我會想起父親可愛可親慈祥笑臉,想起老父親從我懂事就開始引導我怎樣人生道路,我從一個孩子到童年然後到學生再到青年時代,特別是走向社會老父親引導著正確道路,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有老父親影子存在時刻關心照顧。我老父親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永遠活在我的心中!老父親我愛你,願老父親在那邊順風順水,減少病痛,平平安安,身體安康![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