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導讀:

2020年業務員薪酬應該這樣設計!!通過一個真實案例,更好地激勵業務員工的狀態,留住優秀的業務人才。

一、效果

前幾天去廣州一電子企業檢視KSF薪酬績效落地情況,發現他們的生產單元運行效果非常好,導入KSF薪酬績效後,生產成本率下降13.2%,生產效率、庫存週轉、生產交期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和提升,雖然2016年公司業務因受市場原因有所下滑,但利潤基本是同比增長的。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二、問題

該業務經理2016年實行KSF後,有一個銷售經理業績有大幅上升,另一個銷售經理的業績卻因市場原因大幅下降,企業老闆覺得業務部門導入KSF後感覺不是很對,卻又說不出為什麼,於是今天我特別從珠海到廣州給予輔導支持。

經溝通了解後,發現業務部導入KSF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業務部只有2個業務經理做了KSF薪酬績效,不像生產部門全線都導入了KSF薪酬績效。

2、KSF團隊業績指標包括了個人的業績部分,導致2個業務經理還是主要以個人業績為主,不太關心團隊業績和團隊成長。

3、2個業務經理KSF工資是一樣的,但平衡點相差非常大,因為採用的都是過去平均值。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三、分析

A業務經理2015年業績差,今年平衡點就低;

B業務經理2015年業績好,今年平衡點就高;

今年A和B做的業績基本上差不多,但A屬於業績高增長,工資也高增長;B屬於業績大下滑,工資也下滑。

目前B業務經理提出不做業務經理,只做業務員的想法,面對這種情況,該企業2017年應該如何規劃和調整KSF薪酬績效方案呢?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四、解決方案

建立業務員等級體系,等級體系主要在以下維度進行設計

1、等級KSF薪酬體系

1)入職3個月: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2)入職6個月: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3)入職1年: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2、等級與業務經理

只有高級業務員才資格晉升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採用根據下屬業務員人數定出相對應的團隊業績平衡點(不含個人),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帶團隊,業務經理享有團隊業績提成分配。

2)高級業務經理:1年團隊(3個業務員以上,不含本人)人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即可晉升為高級業務經理,享受更高的團隊提成分配。

3、等級與合夥人

凡是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即可成為企業當年的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增量利潤。

4、等級與股東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10人以上,即可以成為企業的股東或成立分公司,擁有公司股份。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找優秀的業務員,但基本上採用“底薪+提成”的單一方式,導致很多業務員被同行挖走,也挖了一些業務員過來,這種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調薪應注意的關鍵點

有部分企業調薪的時候很簡單,只要老闆定誰可以調薪,調多少。最後去執行就行。

但問題來了,錢是花下去了,激勵效果卻不明顯,甚至還會引來更多員工的不滿。

為什麼?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老闆認可的人並不是大家所認可的,那麼從哪些角度考慮,可以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呢?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結構:調薪該提高固定薪比例,還是變動薪比例?

前者有助穩定民心,但是否讓企業營運成本更形沉重?後者為績效導向,讓人資成本效益最大化,但會否因景氣低迷而讓變動薪看得到卻吃不到,造成人心浮動?這些問題是否考慮清楚,在調薪過程中至關重要。

對象:有限資源該投注於誰?

關鍵職位之技術或管理人才? 還是高績效人才? 該如何取得平衡點?若關鍵職位之技術管理人才是重點,那又如何評斷那些職位是關鍵職位呢?

職位的需求度、專業能力可替代性、管理責任大小、溝通協調需求度,綜合考量之。

時間:若以調薪的時間點來看,多久調一次是比較合適的。

前面投小後面押大,把重點放在年終?還是前面押大後面投小,把重點放在每月薪資上?把這點考慮清楚也很很重要。

2020年,如何調薪?激勵人還不漲成本,附:某業務員調薪實操案例

總結

1、調薪過程把握好節奏感與分寸感,調薪就成功了一半;

2、並不是所有員工都在乎錢,調薪只是留下核心員工的一種手段,而並不是唯一手段;

3、不要忽略一些小福利的力量,一次出色的調薪,也包含了福利的調整,要讓員工感受到:關心員工,企業是認真的。

2019如何調薪,您有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更多互動可以私信“聯繫”,直接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