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寫在前面:好的閱讀,從細節開始。這如同對於一個人的瞭解,細緻末梢上的發現遠比大而化之的看過更精準。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讀本中的每一個字句都很重要,以這樣的心態去閱讀,一定能收穫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相信,每一位點開這篇文章的讀者,關於寫和讀,都有屬於自己的習慣。

我的寫,是一種梳理

對於寫這件事,我一直是情有獨鍾的。即便我的文學素養有限,但我始終堅持自己的內心,寫自己想寫的,記錄我自以為值得記錄的。換句話說,我的文字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那些懂我的人。這“懂”,不僅僅是懂得,還包涵著真誠,彰顯著仁愛。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為了寫,我愛在草色的清芬裡,在花枝的搖曳中,在水色的澄明間尋覓。汲取自然的光澤,頤養我的心田;讓生命的可貴,生活的繁複,在字裡行間緩緩溢出,悄然生動,是我寫不盡的素材。我的文字不夠淳厚,卻一定充滿了熱情向上的氣息,散發著獨屬於我的兒女情長。

我尤愛藉助散文的框架,詩歌的語言,把溫暖和美好的點滴,聚攏在我的指尖,呈現在我的文稿裡。這幾近私我的寫作模式,讓那些我喜歡的和喜歡我的朋友,有了坦誠相對的舒適。當然,讓一些尚未熟悉或者未曾相識的讀者,通過文字感受到生活不僅僅只是一地雞毛的紛亂,還會有如花般的美好,如水般的清靈,這才是我根深蒂固的執著。

寫作於我,不僅僅是一種釋放,也是一場邂逅。

在這場文字的邂逅裡,有花繁葉茂,就會有枝葉凋零;有和風細雨,就會有狂風驟雨。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電閃雷鳴的光影裡會有一瞬間的敞亮;鮮花盛開確是美豔,然而,由花粉傳播導致皮膚過敏的不適也不能排除。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寫作的過程,是心智成長的過程。善於面對,懂得忽略,方能堅守自己的內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閱讀在先,背誦隨後

總能聽到這樣的感嘆:為什麼我喜歡閱讀,而且閱讀量也不少,甚至能清晰地記得其中的一些篇幅和段落,可一到寫就覺得無從落筆了?

我想說:那是閱讀方式有問題,你的閱讀充其量只是走形式。說白了,你是在翻書而不是在讀書。

這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的一項作業:背誦課文。那時候我們的語文課本幾乎就是整篇整篇地背誦,甚至連標點符號都記得,可是後來呢?坦白說,昔日裡滾瓜爛熟的好詞好句好文章,早已被忘記,就連一些名家的散文、詩句,眼下讀到了也只是覺得眼熟罷了。

歲月不饒人,好在,生活亦未曾饒過歲月。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背書是要講求技巧的。就像我們拼圖,有時候越想盡快完成,越是無從下手;唯有靜下心,找準點,方能在亦步亦趨中繼續。背書也是,一定要把握好節奏,千萬不能心太急。對於一段話語,一篇文章,從閱讀開始,帶著感情去閱讀,帶著問題去思考,在思考中有聲有色地閱讀,這看上去的反反覆覆,實則是以退為進;倘若能堅持不懈,你的閱讀不僅僅只是閱讀,如同你的背書不僅僅只是背書,久而久之,你讀過的書,就會突然出現在你的腦海裡,敞亮你的心胸,打開你的視野。

一個人,愛讀書是好事,會讀書是聰明,死讀書是呆板。背書也是如此,不動腦筋地背死書、如同閉著眼睛死背書,毫無意義。

閱讀,可以讓你遇見未知的自己

電影導演賈樟柯說:文學是我們與世界相處的共情方式和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確認真實的自我、保存自我記憶的途徑。

所以說,喜歡閱讀,很是可貴。學會讀書,至關重要。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有一種人,很注重儀式感,在讀書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們喜歡給自己定計劃,比如一年閱讀多少本書,一個月要讀多少書,甚至精確到一天要讀幾頁書,結果為了完成計劃,每一本書只是泛泛而讀,甚至囫圇吞棗,這樣的閱讀遠不及靜下來,細細品讀一本書, 一個章節,一段話來得更實在。這樣的閱讀,不過是在享受閱讀的感覺。

當然“數”的積累可以成就一部分的“量”,但“量”的疊加很難撐起相當的“質”。畢竟,濫竽充數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富蘭克林說: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我們讀書不僅要接受書中紛至沓來的所有,還要學會比較,這才是最好的讀書。帶著自己的感情,直面書中的點滴,說白了就是和書中的情節坦誠相待,這樣的閱讀真實走心,這樣的閱讀淋漓酣暢。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一個人因為喜歡而閱讀,帶著問題去閱讀,通過閱讀去反思,這樣的閱讀很精彩,很值得。這樣的閱讀,會在不覺中提高你的認知,提升你的能力,豐富你的世界。這樣的閱讀,可以讓你窺見文字本身的魅力,以及隱匿在文字背後那些鮮活也質感的種種

;這樣的閱讀,可以成就一場質的飛躍,從而讓閱讀中的你遇見未知的自己。

好的讀本,是愉快閱讀的開始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對於一個平日裡沒有多少時間閱讀,也沒有太多耐力去讀完一本書的人,我建議儘量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讀本,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去讀。這樣的閱讀看似隨心,實則走心。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關於讀書”,我一直喜歡弗吉尼亞.伍爾夫的這段話:“一個人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唯一指導,就是不必聽什麼指導,你只要聽自己的天性、憑自己的頭腦得出自己的結論就可以了。”

這如同我們的寫作,一心要追熱點,很可能會撲空;總想別出心裁,就會失去本真。換句話說,通過閱讀你收穫了什麼,藉助寫作你想表達什麼,這才是真正的重要。

好的寫作,是自然而然的抒展

寫作不僅需要豐富的想象力,還需要敏銳的觀察力。想要寫出尚好的作品,不止要觀察身邊的人,物,事,還要顧及自己陌生的領域。這“觀察”是另類的閱讀,很有必要。總之,想要作品脫穎而出,就要拓展思路;就要有更加豐富的生活閱歷。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對於一個熱愛寫作的人來說,多讀多看很有必要,但是,千萬別相信文章作法的收集。要知道,所謂方法也是因人而設的。真正的寫,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的自然抒展。最好的寫,是因為你的內心有所感動,你用文字來表達出你的感動。

因為自己有了感動,有了思考 ,才能帶給讀者感動和思考。所以說:怎麼寫?怎麼表達很重要。讀的真正意義,就是要打破舊的自我,開啟新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各種極端。

閱讀不能太粗糙,寫作不可太強求

好的閱讀,從細節開始。這如同對於一個人的瞭解,細緻末梢上的發現遠比大而化之的看過更精準。閱讀時一些所謂細碎的不重要的地方,可能會有精彩的呈現。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讀本中的每一個字句都很重要,以這樣的心態去閱讀,一定能收穫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余光中說,“昏天暗地的閱讀,就是最好的中文系。”這裡我所理解的閱讀 “讀本”,不僅是讀書也在讀生活,讀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這讀的過程,唯有細膩才會動心,只有隨心才能走心。


閱讀,細膩才會動心;寫作,隨心才能走心

然而,缺乏生活的經驗,缺失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怎樣鮮活的題材,也不過是過眼雲煙。對於文學作品,題材是關鍵,表達方式更重要。分明可以是田園雅趣,偏偏強行安上壯士割腕般的痛楚;本就是小資情調,卻要賦予傷情別離的煎熬,如此不疼通不抓人的心理,實在難以接受。

可見,“腳踏實地固然重要,開拓創新的意識也不能少”這句話,用在閱讀和寫作上,也是妥妥的合理合情。


本篇為文如煙原創作品。轉載請告知。
已出版個人散文集《水淨香自遠》。喜歡在茶色裡打坐,在音樂中沉溺,在文字間神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