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你能不能稍微抓緊點兒?我們要遲到啦!”

“衣服還沒穿好?穿個衣服你要穿到明年嗎?”

“洗臉洗這麼久?在玩泡泡?難怪洗得這麼慢,快點洗!”

“這麼點作業,一邊玩一邊寫,你要寫到天亮嗎?”

“能不能走快點?像個蝸牛一樣!遲到了還走這麼慢!”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家長1:我兒子那個磨蹭啊,讓他愁死了,幹啥都慢騰騰,寫作業,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要上廁所,我都被他急得上火!

家長2:真是怪了,我跟對象都是急性子,孩子不管幹什麼都慢悠悠的,我快急出心髒病了!

家長3:每天早上,飯都涼透了,他還在磨蹭著穿衣服洗刷…半點不著急的樣兒,我在一旁看著,恨不能原地爆炸!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這些對話,這些場景,這些感受,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又一次覺得自己家被安了攝像頭?是不是每家都有個同款的磨蹭孩子?是不是每天都擔心自己這麼下去早晚得猝死?

那麼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磨蹭說白了,就是孩子的拖延症。讓我們看看,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磨蹭,家長又該怎麼做才能挽救自己和孩子於水火之中呢?以下五種對策分享給家長們。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1.家長從小過度周到和包辦照顧,孩子有依賴心理。據研究發現,越是幹活利索且脾氣急的父母,越容易培養出喜歡磨蹭的孩子。我們一定見過這樣的場景,很多媽媽,看著孩子慢騰騰地扣衣服釦子或者穿鞋子,等不及就一邊說著“你怎麼這麼慢”一邊親自過去幫孩子弄好。這樣,孩子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他知道媽媽會來幫自己,慢一點也沒關係。

對策:適時放手,培養孩子獨立。能自己做的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做,慢一點就慢一點,記住他只是個孩子。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2.自我效能感低,自信心不足。多數孩子拖拉磨蹭,是因為對要做的事情缺乏信心,在心理上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害怕做不好會受到批評,會讓父母失望,也就是自我效能感低。而自我效能感低,又多是因為,在家經常受到否定和打擊,一有做不好的事情,就會受到家人的批評,久而久之,做什麼都沒有自信,也不願意去做,缺乏行動力,喜歡拖延逃避,變得消極被動。

對策:父母不要總是批評孩子,少一些挑剔,調整對待孩子的方式,及時肯定和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注重引導,做錯了沒關係,告訴他怎麼做更好,讓他多多練習,慢慢來。從日常小事做起,比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疊小被子,幫媽媽掃地等簡單的家務,在他們完成時,給予及時的鼓勵,幫助孩子慢慢建立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積極的態度。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3.出於叛逆和被動攻擊心理,故意不配合,磨蹭拖延。

很多時候,孩子是故意磨蹭。父母不停的嘮叨和火急火燎的催促,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感到反感,於是就對著幹,用磨蹭和拖延,來表示反抗。這種行為,也就是心理學上的“被動攻擊”,主要表現為“表面遵守制度,實際上消極抵抗”。

對策:父母少嘮叨,沒用的廢話要少說。跟孩子溝通和提要求時,簡潔明瞭,乾脆利索!切忌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更不能因為著急就亂髮脾氣,指責孩子。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4.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心有餘力不足,想快卻做不到。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對時間沒有概念,他搞不清楚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都是多久。還有些磨蹭,是孩子本身能力有限,不是他故意磨蹭,而是家長以為他在磨蹭。事實上,他已經以他最快的速度在做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策: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感受時間的長短快慢,慢慢形成時間觀念。大人不要以自己的標準評判孩子的快慢,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有耐心一點,更有耐心一點,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如果早上時間不寬裕,那就更早一點起床,預留出足夠的時間。家長做事有規劃、有條理,耳濡目染,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5.缺乏專注力,沒法集中精神做完一件事兒。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一會玩橡皮,一會玩鉛筆,效率低下,作業正確率也不高。這種情況,家長要注意,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沒有掌握知識點、不會做,那就是孩子專注力缺乏。

對策:適當的給孩子進行一些專注力訓練,平時要多玩一些利於集中注意力的遊戲。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快急出心髒病,以下五種對策更有效

總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引導,多一些鼓勵,增強孩子自信心,同時,家長以身作則,做事條理,時間規劃合理,做個好榜樣,幫孩子逐漸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