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總是尿床?6個因素不可忽視!

兒童遺尿症

兒童遺尿症,俗稱為尿床,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疾病,是指5歲以上女童、6歲以上男童清醒或睡眠期間不自主控制排尿而尿溼褲子或床鋪,但無明顯的器質性病因,且至少2次/月。兒童遺尿症的病程可長達數年。

提醒 | 小孩總是尿床?6個因素不可忽視!

近年來,遺尿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傳統觀念認為小兒遺尿無需特意治療,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會不治而愈,實際上兒童遺尿症的自愈率低於15%,若不予治療有0.5%~2%可持續至成年,兒童遺尿影響小兒的身心發育及家人生活質量,不僅會影響其學習和生活,而且患兒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易衝動、自卑及緊張和社交焦慮。因此,早期診治和干預顯得十分重要。

醫學指導:廣醫附屬中醫醫院兒科 徐雯

一、為什麼會出現遺尿呢?

遺尿的病因複雜多樣,可能涉及遺傳、生理和心理因素,可以由一個病因造成,也可能是多個原因共同作用,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原因:

①遺傳: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果父母一方幼時遺尿,孩子遺尿的風險為43%;如果父母雙方均有遺尿,則孩子遺尿風險高達77%;

②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

③中樞喚醒障礙;

④膀胱功能障礙;

⑤排尿訓練不當:使用尿布時間過長,以致自幼就沒有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有的家長訓練幼兒排尿的方法不正確,夜間沒有定期讓孩子起床排尿;

⑥心理因素:初入幼兒園、搬家、家中變故(親人病故、父母吵鬧、離異等)、黑夜恐懼、被家長打罵等造成孩子的精神緊張和情感危機,會引起孩子遺尿,或者患兒遺尿症狀加重。

二、遺尿會對小兒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遺尿患兒長期尿床 ,往往會導致整個家庭生活質量下降,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父母常常需要不斷為小兒換洗衣褲和被褥,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父母如果因此不停地責備患兒,患兒則會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繼而產生心理改變,如焦慮、自卑、刻板、衝動、孤獨、沉默等。

這些變化是生活中點點滴滴逐漸累積、潛移默化的影響所致,危害最為嚴重。

三、如何進行家庭調護?

中醫認為,小兒遺尿與腎、脾、肺三髒不足有關,為三焦氣機失司,膀胱約束不利而引發,中醫藥內外合治可獲良效,家庭調護應從固腎、健脾、護肺入手。

(一)生活調護:

調整生活習慣,要養成孩子睡前排尿,夜間少排尿,按時排尿的習慣;白天不要玩得太疲勞,可根據小兒尿床的時間規律,定時喚醒小孩,形成時間條件反射,逐漸養成夜間自行起床小便的習慣。

此外,從半歲開始逐漸訓練小兒控制排尿功能,一週歲後的小兒儘量脫離尿布或紙尿褲。

(二)飲食習慣:

晚飯儘量吃乾飯,少飲寒涼的湯水,適當限制飲水,不喝飲料、糖水或甜奶,更不宜在晚上讓小孩子吃雪糕、西瓜等的生冷食物。

(三)心理引導:

小兒遺尿症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家長應加強教育、解釋,排除孩子的思想顧慮,逐漸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應用粗暴、厭煩的態度對待患兒,以免加重小兒病情。尊重患兒的隱私,切不可當眾數落小兒遺尿的問題。


提醒 | 小孩總是尿床?6個因素不可忽視!

對於日間遺尿的小兒,家長應與教師做好溝通,避免周圍孩子譏笑和孤立患兒。重視心理引導,避免打擊小兒的自尊心。

(四)加強鍛鍊:

要加強護理,避免受涼感冒。冬天注意保暖,尤其是腰以上和雙膝關節。經常感冒、體弱多病常令病情反覆難愈,故應加強鍛練,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五)中醫食療:

1、飲食宜忌:

宜:遺尿患兒體質多虛,可多食豬小肚、蝦仁、韭菜、黑豆、荔枝、 桂圓、白果、核桃、栗子、山藥、芡實等。

忌: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多鹽、糖和生冷食物,多鹽多糖皆可引起多飲多尿,生冷之品可損及脾胃功能;忌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鯉魚、西瓜,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顯,可加重遺尿症狀。

①芡實豬小肚湯:芡實10克,陳皮3克,豬小肚(豬膀胱)1個,以食鹽洗淨,飛水去除異味,一同置於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1.5小時,以鹽調味,飲湯。

提醒 | 小孩總是尿床?6個因素不可忽視!

②核桃仁淮山瘦肉湯:核桃仁20克、淮山(幹品)15克,豬瘦肉150克,瘦豬肉切塊,飛水去肉腥味,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2小時,以鹽調味後食用。

③沙蟲幹豬腱湯:沙蟲幹15克,豬腱子肉150克,陳皮5克。沙蟲幹浸泡後洗去沙子,豬腱子肉洗淨後以沸水飛水去肉腥味,同置於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併入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1.5小時,以鹽調味後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