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不喜歡和中國人做鄰居?

wucf72


中國和美國地理上本來就不是鄰居,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更是彼此對立,水火不容,道不同不相為謀,兩國根本尿不到一壺。


尋鄉愁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美國投資置業買房子。中國人有錢,愛買房,而且是現金一次性付款,似乎成了全世界皆知的事。在美國,甚至有媒體發出“中國人要買下美國”的驚呼。

然而,中國人在美國不是人人都受愛戴,在美國的一些住宅區,有些來自中國的新鄰居並不十分受歡迎。美國有網站蒐羅出了老美對中國鄰居的一些評價,挺有意思,大家分享。

一、中國人做飯氣味較濃。

中國人做飯都喜歡熱油熱鍋,菜、佐料“滋啦~”下鍋,煎炸炒燉,五香粉八角花椒辣椒的香味就出來了。只是,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微博]國家,什麼族裔的人都有,而不同族裔的人,習慣不同口味的食物,我們覺得香的東西,到了人家老美的鼻子裡,也許就不覺得了。

美國人做飯,油煙少,在家裡做飯,屋外基本聞不到什麼氣味。所以他們可能不太習慣出門散步的時候,路過別人家,就知道這家人晚上吃的什麼。

記得以前聽說過,在紐約郊外的一個別墅區,有個美國老太太,隔壁就住著一家中國人。這家中國人喜歡吃煎鹹魚、臭豆腐,走在他家附近的路上一陣陣臭味久久不散。有一次中國女主人剛把鹹魚煎好,就聽見有警察在喊門(紐約警察在敲門時都會自報:NYPD)。原來是隔壁美國老太終於忍受不了,報了警。

二、中國人喜歡改建,跟美國社區不協調。

走在美國很多社區,你都會感覺景色很美,心情舒暢。原因是除了美國人喜歡把自己的前庭後院裝飾得很漂亮,他們還很注意小區的房屋風格一致化。

洛杉磯有媒體報道,中國買家黃先生,為自己23歲在南加大上學的兒子,購買了帕沙迪納市一處99年前建的都鐸豪宅。這個豪宅在當地小有名氣,幾乎相當於是那個小區的地標性建築。這幢有7間臥室、10間浴室的英式豪宅當時售價為600萬元。黃家買下豪宅後,想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裝修。於是他們根據當地法律法規,向市府提出過改建圍牆等意向,卻三次在市府公聽會上遭鄰居封殺。一些鄰居卻擔心新屋主會拆舊房,修深圳風格的建築。他們甚至還要求市議會將這幢民宅定為不可拆毀的地標建築。

三、中國“土豪”現金一次性購房拉高房價不公平。

美國一些社區的老住戶,包括華裔住戶在內,對新來的中國買家有些擔心,擔心他們大筆拋出現金購屋會推高社區房價。有一位聖馬力諾市居民表示,本地人多貸款購屋,而國內來的買家則用現金購屋,貸款購屋者從申請貸款到拿到貸款通常需要30至45天,與用現金購屋者相比毫無優勢可言,“這對本地人不公平。”

四、中國鄰居不喜歡參加社區義工等活動。

美國人很喜歡做義工,小到幫孩子的老師整整作業紙,大到上前線為國征戰,隨處可見義工的身影,也就是所謂志願者“volunteer”,義務勞動。

在社區,居民們更是會盡自己的能力為社區服務。參加社區服務的人大[微博]多是社區的居民,他們既可以是來自社區的中小學[微博]生、家庭婦女、退休人員,也可以是辦公地點設在該社區的企業、機構裡的在職人員,還可以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願意為社區服務的人員。社區服務的內容包羅萬象去老人服務中心服務、去公立圖書館整理書,也可以去移民學校教新移民英語。

也許是受中國自古“自掃門前雪”觀念的影響,還有可能是語言信息不靈通,不知道怎麼做義工,在美國一些社區義工活動上,華人的身影比較少見。


五、中國人太實際,好看不如好吃

十幾年前來美國的華裔移民有砍自家房產上的樹,拆舊房建大房的傳統,給當地老居民留下了不注意保護環境的印象。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少見了。不過,美國很多別墅都有比較大的私有綠地,而中國家庭卻認為,好看不如好吃——不太熱衷於園藝,而比較喜歡種菜,養動物(可以食用的)。

有一位住在皇后區的女主婦,因為女兒要生孩子,就買了一大籠活雞,作為“營養儲備”——既可以燉雞湯,又可以下蛋。沒想到,管理部門卻給她發來了一紙禁令,並引用某一具有百年曆史的社區盟約,責令她從自家院內把活雞遷走。


今日新農人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美國人沒有不喜歡和中國人做鄰居。

原因如下:

第一,美國人基本分不出來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柬埔寨人。連你是不是都分不出來,怎麼不喜歡?

第二,美國人對鄰居基本無感。除非特別有緣,一般不和鄰居有太多交往。我們家這個社區地理環境比較特殊,鄰里關係算比較密切的,就是這樣,一般也不會進到別人家裡串門。都是點頭之交,點頭之交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

第三,鄰里關係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噪音汙染,大禮拜五開爬梯開到夜裡三點,鄰居一定不會有什麼好臉。中國人天生不喜歡開那麼吵的爬梯,就是聚會一般也早聚早散,安安靜靜地聊天,不會吵到鄰居。

第四,中國人投資房產眼光一流,除此以外印度人的眼光也很好。小區搬來一戶中國人,一般意味著這個小區的房價正處於上升空間,自己的物業增值了,你不高興還怎麼的?

第五,中國人重視教育,大量中國人遷入一個社區,結婚生子,開枝散葉。幾年以後,這個社區裡小學中學的水平就會大幅上升,學校一好,房價的估值就高,大家的房子一起升值。

我看了看別的答案,很多都是臆想和惡意揣測。中國人做飯味道大?先不說房子離得老遠根本聞不到,就算味道大,還能有三哥的咖喱味道大?

事實上以我美國生活十年的見聞來看,中國人是非常好的鄰居,自律,整潔,禮貌。


豆子彩虹爸


當山裡人去鎮子上走個親戚,鎮子裡面的人就認為山裡人很多習慣不好,比方不講衛生,比方不講禮貌……

當鎮子裡面的人去縣城走個親戚,也受到同樣的待遇。

以此類推,市裡面的人就看不起縣裡面的,省城的人就看不起市裡面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就看不起二線城市的人。特別是上海,把上海以外的全部稱為鄉下,可見一斑。

所以,美國人也一樣莫名其妙的自信心爆棚,因為媒體的幾十年的渲染,中國是愚昧,骯髒的,綿羊式的。所以,從骨子裡,美國人就是高高在上,就是看到所謂的流氓國家的人看不慣,天生有厭惡感。

我還真不喜歡扯什麼中國的炒菜習慣和美國的炒菜習慣,也不喜歡扯中國人喜歡養雞養鴨不符合他們的習慣,更加不喜歡他們扯什麼公益事業的問題。這些都不是問題!!!

三分熟的牛肉吃的津津有味的人有骨子裡面的人種鄙視,燉得爛爛的美味燉湯偏偏說成毫無科學道理。這才是美國人不喜歡中國人做鄰居的密碼,哈哈。

其實有時候去想,就是這樣:國家強盛,就可以壓倒一切,也可以不喜歡跟任何國家的人做鄰居。當然,三百年的落後,不是三五年能辦到的,目標對了,總會成功。


老龔說勢


老美的優越感太強,全世界人民勒緊褲腰帶讓他們過好日子這種怪像在他們眼裡是理所當然的。還見不得人好,中國經濟發展快了說我們不按常理出牌破壞市場規律,中國人口增加了說我們威脅論,反正你就是不能比他強,比他富,我們就得吃糠咽菜僅溫飽,老美們就該大魚大肉高消耗。老美國內有這麼一批人,總是喜歡站在全世界的高度看問題,還覺得自己很講科學很有道理很單純的為世界好!你們是富裕了,我們還要發展呀!最可惡的是,國內國外有不少國人華裔,真是美帝毒雞湯灌多了,不僅處處為美帝說話,還特麼的唯恐中國不亂,利用熱點事件通過網絡搬弄是非、顛倒黑白。唉……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富強,民族要屹立,中國夢要實現,必然要影響美帝的利益,和平崛起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十年內中國與周邊地區必有一戰,肯定要和老美再次掰掰腕子。跟這樣一個瞧不起你、處處提防你、還動不動要搞你一下的人,能做好鄰居?


大-臉-貓_


近些年,中國富豪們紛紛漂洋過海,大膽“走出去”,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一擲千金去抄底,掀起一輪輪海外置業旋風。2013年的財富品質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豪宅報告》稱,在接受調查的中國富豪中,67%有購買境外房產的想法,其中51%的富豪購買境外豪宅是出於子女教育考慮。

為了提高孩子在國外學習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紛紛入手全球大學城的高端房地產。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中國商人李勝(音)和他的妻子目前居住在中國哈爾濱,他們正在澳大利亞尋找一套價格在90萬美元、帶有四個臥室的住宅。他們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10歲大,一個8個月大)可以在墨爾本上大學。雖然他的一個孩子現在還在上小學,另一個孩子還穿著尿布,但李勝希望明年就在墨爾本購買一套家庭住宅。

一些中國買家利用入手的大學城高端房地產物業來滿足上大學對居住的要求。此外,豪宅也可以給他們的孩子提供比住大學宿舍更好的選擇。最重要的,許多人希望投資房地產可以幫助支付孩子高昂的大學學費。

來自中國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自1978年以來,有超過260萬中國學生赴海外留學。2012年,中國留學生數量較2011年增長了近18%。據追蹤中國富人的胡潤研究院稱,去年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約80%的中國富人表示他們計劃將孩子送到國外上學。與此同時,香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價一路飆漲,這讓波士頓一套100萬美元的公寓看上去相對不太貴。派蒂克房地產集團的創始人陳藝平表示,北京房價現在約每平方米人民幣4萬元,而在波士頓,只要400 美元就能買下一平方英尺(約合每平方米人民幣2.67萬元)。

總有可能出現這些中國孩子沒有在所購房產的附近上大學或簽證和居住證未獲批准的情況。但許多購房者仍將這些住宅視為可以帶來收益的長期投資。 Gibson 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在波士頓的經紀人蒙特羅表示,即便子女將來並沒有住到那裡,這些購房者也很有可能通過出租或轉售住宅獲利。

在美國持有一座房屋並不僅是一紙房產證或是穩定的投資收益那麼簡單,美國人終生都在與房屋打交道,房屋投資也絕非一錘子買賣,對於掘金美國房市的中國投資人來說,需要補的功課還很多。

在美國購置一幢房屋,通常意味著永久擁有100%的地權及產權,但卻並不等於可以隨心所欲處理這幢房屋。美國的住房既是獨立的私人財產,也隸屬於特定的社區,社區又有專門的社區管理局(HOA)監督管轄。也就是說,自從屋主買下房子的那一刻起,他就必須恪守社區的規章制度,並履行社區成員的義務。這些規章制度中最多的是對小區業主在房屋以及周邊環境維護上的約束與規範。

一個環境美觀、房屋齊整的社區意味著房產上更多的附加值,以及整個小區在市場上更高的估值。許多華人買家往往在買房之初看重了這一點,殊不知,一個社區的環境是需要業主們付出相當的剋制和代價的。如果一戶居民房前的草坪沒有整理好,就會接二連三地接到社區管理局的“警告”,而那些看上去友善優雅的美國鄰居在這種事上,也總會樂此不疲地敲門提醒。

自住房尚且如此,那些投資房的屋主,若是沒有僱請一個專門的地產中介來打理房屋事宜,或是人在外地,未能及時回應社區管理局的要求,通常會被處以高額的罰金。而一個高檔小區的社區管理局為了控制社區的流動性,也通常不歡迎租客,因而會千方百計地刁難投資房的租客。

從去年年底開始,海外本地的人群排斥中國人在當地購房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倫敦在去年迎來了海外購房高潮,在購房的人群中,中國人佔據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比例,這就使得倫敦當地的房價一下子漲了許多,面對此類情況,許多倫敦的民眾紛紛對中國富豪表示了不滿,而政府迫於壓力也只能出臺相關政策來抑制。

事實上不僅僅只是購房房價,中國富豪在海外購房也間接影響到了當地的房租以及生活費用。由於中國投資者大量置地購買房產,許多地方的房租也隨之水漲船高,而當地的物價水平也隨著中國富豪的介入出現了上升的情況,因此這也就更使得海外當地人群對中國富豪頗有微辭,種族歧視的言論也就越發的頻繁。

另外,有加拿大媒體分析稱,已經實施了28年的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計劃之所以無預警地“關張”,是因為投資移民項目直接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但引發出種族嫉妒等一系列的問題,政府決定撤掉投資移民類別時候,正是這種不滿情緒佔上風。


閱聞天下事


一、中國人做飯氣味較濃。

中國人做飯都喜歡熱油熱鍋,菜、佐料“滋啦~”下鍋,煎炸炒燉,五香粉八角花椒辣椒的香味就出來了。只是,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什麼族裔的人都有,而不同族裔的人,習慣不同口味的食物,我們覺得香的東西,到了人家老美的鼻子裡,也許就不覺得了。

美國人做飯,油煙少,在家裡做飯,屋外基本聞不到什麼氣味。所以他們可能不太習慣出門散步的時候,路過別人家,就知道這家人晚上吃的什麼。

記得以前聽說過,在紐約郊外的一個別墅區,有個美國老太太,隔壁就住著一家中國人。這家中國人喜歡吃煎鹹魚、臭豆腐,走在他家附近的路上一陣陣臭味久久不散。有一次中國女主人剛把鹹魚煎好,就聽見有警察在喊門(紐約警察在敲門時都會自報:NYPD)。原來是隔壁美國老太終於忍受不了,報了警。

二、中國人喜歡改建,跟美國社區不協調。

走在美國很多社區,你都會感覺景色很美,心情舒暢。原因是除了美國人喜歡把自己的前庭後院裝飾得很漂亮,他們還很注意小區的房屋風格一致化。

洛杉磯有媒體報道,中國買家黃先生,為自己23歲在南加大上學的兒子,購買了帕沙迪納市一處99年前建的都鐸豪宅。這個豪宅在當地小有名氣,幾乎相當於是那個小區的地標性建築。這幢有7間臥室、10間浴室的英式豪宅當時售價為600萬元。黃家買下豪宅後,想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裝修。於是他們根據當地法律法規,向市府提出過改建圍牆等意向,卻三次在市府公聽會上遭鄰居封殺。一些鄰居卻擔心新屋主會拆舊房,修深圳風格的建築。他們甚至還要求市議會將這幢民宅定為不可拆毀的地標建築。

三、中國“土豪”現金一次性購房拉高房價不公平。

美國一些社區的老住戶,包括華裔住戶在內,對新來的中國買家有些擔心,擔心他們大筆拋出現金購屋會推高社區房價。有一位聖馬力諾市居民表示,本地人多貸款購屋,而國內來的買家則用現金購屋,貸款購屋者從申請貸款到拿到貸款通常需要30至45天,與用現金購屋者相比毫無優勢可言,“這對本地人不公平。

四、中國鄰居不喜歡參加社區義工等活動。

美國人很喜歡做義工,小到幫孩子的老師整整作業紙,大到上前線為國征戰,隨處可見義工的身影,也就是所謂志願者“volunteer”,義務勞動。

在社區,居民們更是會盡自己的能力為社區服務。參加社區服務的人大多是社區的居民,他們既可以是來自社區的中小學生、家庭婦女、退休人員,也可以是辦公地點設在該社區的企業、機構裡的在職人員,還可以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願意為社區服務的人員。社區服務的內容包羅萬象去老人服務中心服務、去公立圖書館整理書,也可以去移民學校教新移民英語。|

也許是受中國自古“自掃門前雪”觀念的影響,還有可能是語言信息不靈通,不知道怎麼做義工,在美國一些社區義工活動上,華人的身影比較少見。

五、中國人太實際,好看不如好吃

十幾年前來美國的華裔移民有砍自家房產上的樹,拆舊房建大房的傳統,給當地老居民留下了不注意保護環境的印象。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少見了。不過,美國很多別墅都有比較大的私有綠地,而中國家庭卻認為,好看不如好吃——不太熱衷於園藝,而比較喜歡種菜,養動物(可以食用的)。

有一位住在皇后區的女主婦,因為女兒要生孩子,就買了一大籠活雞,作為“營養儲備”——既可以燉雞湯,又可以下蛋。沒想到,管理部門卻給她發來了一紙禁令,並引用某一具有百年曆史的社區盟約,責令她從自家院內把活雞遷走。

這款1913年簽署生效的古老盟約規定:禁止在該社區內設立釀酒廠、糖廠、屠宰場、養雞場、養牛場、養豬場、石灰廠、鍊鐵廠等。該禁令的制訂者小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Jr.)的父親是著名的園林建築大師,也是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者。

可能這些中國人來自中國的鄉下或者四線城鎮吧,素質比較低。


恩恩好吃


有些中國人真是夠了,不光老外討厭,國人也一樣討厭,特別是別墅群裡,越發凸顯主人的素質,我們小區有家鄰居,生生把自家院子向公共綠地延伸三四米寬,恨不得把所有公共綠地都圈他們家去,這種鄰居誰會喜歡?而這種事,一般外國人很少幹,還有鄰居,自己裝修的跟土耳其後宮一般,卻把公共道路壓了個稀巴爛,跟這種人做鄰居,倒黴死了,誰會喜歡?


綠茶博士


我們與美國人隔著一個浩瀚的太平洋,壓根就不是鄰居!但是,為了能跟它們和平相處,我們買了它們大量的國債!中國政府與人民跟美國打交道的時候,處處低調小心!就這樣也沒換來它們一點點的善意!反倒使得美國直接把航母開進南海,堵在十三億中國人的生命線上!架起導彈對著全中國的平民百姓!教育它們的孩子,繞到大洋的另一端,殺光所有的中國人!!!到底誰是惡棍?!不允許別人比它們過的好才是美國人的真實嘴臉!如果中國還是跟三十多年前一樣貧窮落後,它們才覺得理所應當!草泥馬的!真是狂妄自大的沒了邊際!我們中華民族在這個地球上輝煌了數千年!我們的祖宗穿綾羅綢緞,吃華食的時候,你們的祖宗還TM穿樹皮,吃野食兒呢!只是我們從來沒做過惡棍而已!也就這短短的一百多年才衰落了!我們的民族有著那麼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憑什麼不能再現輝煌?!天生的惡棍流氓!滅掉了一個印第安民族,就以為對其它民族也可以為所欲為了嗎?!膽敢犯我中華,一定會讓你們永遠的絕跡太平洋與美洲!


低音小喇叭


這個題目有些大~有些以偏概全!

米叔在美國大學期間,一直在外面租房,租的是公寓,居住期間,先幹甚好,沒有看出任何對中國人的歧視。。這樣的例子當然,其他留學生也能舉出一大推。而且,美國房東很喜歡把房子租給中國留學生,因為能租出價,他們覺得中國學生都是土豪。。

網上流傳美國人不喜歡和中國人做鄰居,其實是偶爾出現,比如一些剛去的中國土豪,買了房子後在房子做飯,油煙味太濃。。影響了鄰居。。

還有些中國人在屋外晾衣服,跟美國文化不同,個別美國人反感,但是這真是個別,很多美國人還是很包容的。

比如一些中國土豪聚集的地方,買房都是現金,一下子拉高了美國房價,這對於已經在這買房的美國人來說還是很高興的,當然還沒買的美國人會不開心。。

西雅圖市區Union街上的統艙式公寓,五年前20萬出頭,目前賣到37萬以上。西雅圖一社區華人講述,自己想找價格在30萬元以內,臥房兼客廳、餐廳的統艙式(Studio)公寓單位,從5月至今,幾次看房、總結了搶房失利的經驗,國內人都是現金直接付款,根本搶不過,不加價絕對買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