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比如人們常說的一句俗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從字面上,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忠告呢?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同樣寓意深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虎生猶可近”,儘管老虎是萬獸之王,性情兇猛無比,與人相處時,經常會傷害人,但是與老虎不熟悉或者不認識,在老虎不是很飢餓的時候,偶然間相遇或許還可以靠近。

“人熟不堪親”說的是再熟的人,也不能過於親近。感情再好,關係再鐵,也要有防住對方的心,“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人與動物只有生存關係,沒有利害關係,也沒有利益關係,在沒有涉及“你死我活”生存關係時,老虎是不會隨便傷人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涉及到利益關係、利害關係,也涉及到生存關係,“人心叵測”,所以“防人之心不可無”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歹心易起,修為難守,所以即使我們對待別人沒有惡意,也不能失去自己的防範心,而“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出自《增廣賢文》,後面還有兩句,是“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是非,是非,是是非非”,意思是指事情的對與錯,可世間萬物,是與非並不絕對,現在是法治社會,沒有觸碰到法律的底線,不瞭解事情的真實情況,僅靠片面的理解,隨意做出對與錯的判定,還洋洋得意對別人說,這樣的人反而會招來麻煩。

因此在與人交往,尤其要注意喜歡說長道短,討論別人是是非非的人,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在生活中經常會挑起“是非”的人,這樣的人是“小人”,一定要遠離,否則他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話糙理不糙,生活中還是要處處留心,與人相處要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能夠做到真誠對待他人,同時提防小人之心。

俗語是古時候代代相傳的,凝結著古人的大智慧,其中包含了無數人的祝福和愛意。好的句子應該被後代所銘記,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應該學習,會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淺。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生根發芽結果。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認知,給大家帶來了借鑑。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淳淳教導你。廣泛蒐集押韻的文字彙編成“增廣”,是你見多識廣。應該借鑑古人們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增廣賢文》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道經典。

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賢文》同樣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其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看透人性,不愧是老祖宗智慧

《增廣賢文》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本書才46塊錢,也就是一頓飯錢,你就可以領悟古人的智慧,受益終生,是非常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