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講,石油危機是如何引發滯脹的?

解qinghao


先來看下歷史

1857年12月,一個貧困交加的中年人,手裡拿著鐵路公司的免費通票,從美國的紐黑文市乘車前往達泰特斯維爾的油溪河。到了那裡,他看到,摻雜著石油的泉水從地殼深處滾滾湧出,“這水能像白蘭地一般燃燒”。這個中年人名叫埃德溫·德雷克,他的名字後來和石油開採史牢牢聯在了一起。

在德雷克之前,雖然石油已經被證明具有無可比擬的工業價值,但是開採、提煉的辦法原始而簡陋,石油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德雷克目睹油溪河上翻湧不息的河水之後,滿懷信心地認定:可以“像抽水那樣把石油從地下抽出來……而我,則決心成為鑽探石油的第一人”。兩年後的8月29日,德雷克啟動一架簡易手搖泵,滾滾石油頓時衝出地面。這口深度只有69.5英尺(約21米)的油井,遂成為美國第一口現代油井,德雷克這個名字,也以“現代石油開採者”的身份被載入史冊。從那一天起,人類終於擁有大規模工業開採石油的能力;從那一天起,石油成為左右工業社會發展的命脈。無數人的生活,隨著石油的開採、石油價格的上漲下落起伏跌宕。

不知不覺中,人類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深。人們很快就發現,只有取得充足的石油資源,才能維持現代經濟的繁榮和高度機械化的戰爭。因此,對石油這種戰略資源的爭奪就一直伴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中東地區由於存在世界最大的“黑金”蘊藏量,也成為世界上戰爭最頻繁、爭奪最厲害的地區。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佈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基準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臺,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影響:

第一次危機(1973年):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頂峰到底谷下跌45%,從1973年的頂部是1067點直跌到1974年的最低點是572點。從此,美國人改變了大手大腳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世界觀,也改變了很多對事物的本來看法。整整耗費了十年精力才使道瓊斯指數恢復原位。

第二次危機(1978年):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石油資源和水資源在國計民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文明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世界石油資源的地區分佈是不平衡的,許多國際矛盾和衝突由此引發。

OPEC宗旨: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成員國】

歐佩克組織條例規定:“在根本利益上與各成員國相一致、確實可實現原油淨出口的任何國家,在為全權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接納,併為所有創始成員國一致接納後,可成為本組織的全權成員國。” 該組織條例進一步區分了3類成員國的範疇:創始成員國——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會議,並簽署成立歐佩克原始協議的國家;全權成員國——包括創始成員國,以及加入歐佩克的申請已為大會所接受的所有國家;準成員國——雖未獲得全權成員國的資格,但在大會規定的特殊情況下仍為大會所接納的國家。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亞被暫停opec成員資格意外,歐佩克共有12個成員國,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印度尼西亞(1962年,現已被暫停組織成員資格)、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尼日利亞(1971年)、卡塔爾( 1961年)、沙特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67年)、委內瑞拉( 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爾(2007年重新加入)。

非成員產油國

以下是一些非OPEC成員的產油國:

* 歐洲:挪威、俄羅斯和英國。

*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

* 中東:阿曼和。

* 非洲:安哥拉和赤道幾內亞。

* 南美洲:巴西和厄瓜多爾。

* 大洋洲:澳大利亞。

* 亞洲:文萊、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東帝汶。

【石油生產配額與國際石油市場】

歐佩克組織條例要求該組織致力於石油市場的穩定與繁榮,因此,為使石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證,歐佩克實行石油生產配額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產油國減少了石油產量,歐佩克將增加其石油產量,以阻止石油價格的飈升。為阻止石油價格下滑,歐佩克也有可能依據市場形勢減少石油的產量。

歐佩克並不能控制國際石油市場,因其成員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只佔世界石油、天然氣總產量的40%和14%。但是,歐佩克成員國出口的石油佔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0%,對國際石油市場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特別是當其決定減少或增加石油產量時。歐佩克旨在保持石油市場的穩定與繁榮,並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穩定的石油供應,兼顧石油生產國與消費國雙方的利益。歐佩克通過自願減少石油產量,或在市場供應不足時增加石油產量的方法來達成上述目標。例如,1990 年海灣危機期間,歐佩克大幅度增加了石油產量,以彌補伊拉克遭經濟制裁後石油市場上出現的每天300萬桶的缺口。

歐佩克10月24日宣佈,11月1日開始將每日減產150萬桶,但利好難阻下滑,每桶64.15美元的紐交所當日收報價,距7月11日每桶147.27美元的頂點更遠。

歐佩克輪值主席哈利勒(Chakib Khelil)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此次的削減舉動對於穩定石油價格將“百分百有效”。 但是當天的油價便和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24日,倫敦布倫特原油12月結算價格下跌6.4%至61.7美元/桶。而27日,油價依然繼續下跌,截止到北京時間16:27,ICE布倫特原油12月合約報59.86美元/桶,NYMEX原油期貨12月合約報61.78美元/桶。

引發歐佩克將原本定於11月18日才召開的緊急會議商議提前的唯一原因就是不停下跌的油價。7月11日,國際油價觸到今年至今為止的最高峰—147.27美元/桶。10月10日,國際油價收於每桶77.7美元,創出13個月的最低紀錄。10月16日,原油價格在亞洲市場下跌至14個月來的低點。新加坡市場輕質原油期價下跌1.29美元至73.25美元/桶。隔夜在紐約、倫敦兩地市場油價均跌破每桶70美元。10月22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至16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收於報每桶66.75美元,跌幅7.5%。對於未來油價的變化,有人看到50美元/桶。

影響國際油價下跌的根本原因還是世界經濟的放緩以及對石油需求的降低。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月度報告中顯示,6月份美國成品油需求總量日均1955.3萬桶,比去年同期減少117萬桶,降低幅度5.6%,這是美國自從1998年以來的同期最低需求水平,也是自2003年5月份以來最低的月度平均需求水平。同時,歐洲和日本的石油需求也出現了大幅下調。

新興市場方面,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是五年以來的最低增長速度,原因是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減緩,削弱了這些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必然也導致對石油需求的下降。

此外, 美元對歐元持續升值,是油價走低的另一主因。 11日,歐洲央行官員韋爾林克稱,經濟衰退陰影持續籠罩歐元。韋爾林克的言論,加之歐盟下調08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以及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同樣關於歐元區可能陷入衰退的言論,令投資者對歐元區經濟前景日益感到擔憂,這也是歐元/美元持續難以擺脫頹勢的重要因素。

進入2008年,世界石油價格就像一匹脫韁的奔馬。新年伊始(1月2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歷史上第一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3月12日,油價衝破每桶110美元。5月5日,紀錄被刷新為每桶120.36美元。僅僅過了半個月(5月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輕鬆突破每桶130美元大關,收於每桶133.17美元。5月21日當天,美國能源部發表的一份報告火上澆油,稱此前一週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總量下降到3.204億桶,是四個月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急劇下降的庫存,引起國際石油市場更大的恐慌,由於擔心石油短缺,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石油價格終於在6月6日達到頂峰,逼近每桶140美元———“石油危機”,一個令西方人痛徹心肺的老話題,重新擺上了桌面。

2001年9月11日,美國本土遭遇恐怖襲擊。突然間,恐怖主義對全球安全的威脅超越了國界。2003年,美英對伊拉克開戰。作為世界最重要產油區的海灣地區再次陷入混亂。石油安全問題再次升溫,21世紀的第一次石油危機正在形成。

實際上,就在恐怖主義幽靈出現以前,石油和能源價格總體上已經走出了1986年以來的低水平。在對伊拉克戰爭之後,石油價格開始不斷攀升:2003年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原油價格達到平均每桶31.1美元,2004年漲到每桶41.4美元,2005年8月30日達到71美元,2008年7月3日更是創出了145美元/桶的天價。

石油剩餘產能日趨緊張,幾乎到達極限。所謂剩餘產能,主要是指一些歐佩克國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大量的生產能力沒有動用,這種剩餘生產能力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它對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應是一種潛在的保障。如果在一個國家發生供應中斷,可以動用別國的剩餘生產能力來彌補由此帶來的供應不足。

最近幾年,歐佩克的石油剩餘生產能力幾乎已經耗盡。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們的石油剩餘生產能力最多的時候達到每天1400萬桶,這相當於幾個中等石油輸出國的生產能力;而當前世界石油的剩餘生產能力已經下降到每天200多萬桶。如果一個小的石油生產國發生供應中斷,也很難找到足夠的生產能力來填補這個空缺,國際石油市場面臨的將是絕對的供應短缺。從這種意義上說,現在的國際石油市場嚴重缺乏剩餘產能的保障,處在非常脆弱的狀態。

石油下游產業長期投資不足,卻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還沒有成熟的生物燃料,也是造成當前石油供給緊張的重要原因。沙特石油部長批評說,由於美歐對於能源前景的錯誤判斷導致了數十億美元浪費到生物燃料的投資上,進一步惡化了石油產業投資不足的問題。美歐輕率倡導生物燃料並沒有起到穩定世界石油價格的作用,卻導致了世界糧食價格的增長。

隨著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等30億人口進入工業化,他們對石油的需求增加得較快。在新世紀的頭幾年裡,世界石油的年增長量大致在每天60萬~70萬桶,在2003年~2004年,全球消費的增長達到了每天180萬桶,雖然有數據顯示2005以來石油消費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2006年日均增長近65萬桶,但近年來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仍然達到6.7%,接近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率。據BP(英國石油公司)統計,新增需求中有一半來自中國。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從1990年的每天230萬桶上升到2000年的470萬桶,2004年的600萬桶。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統計數字,2007年中國石油消費為每天768萬桶,預計2008年將上升到812萬桶。現在每個中國人一年的消費量還不足兩桶,而每個歐洲人一年的消費量接近13桶,每個美國人的消費量是25.5桶,如此看來,中國將來的胃口真是難以想像。

除了從傳統的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分析油價上漲的原因外,還應該看看美元對油價的影響。自從石油這種商品選擇美元作為計價單元,石油的價格就隨著美元的價值此起彼伏。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由包括52種貨幣的一籃子匯率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美元實際有效匯率由88.73點跌至83.61點,8個月的貶值幅度為5.77%。美元加速貶值的幅度之大,為近20年來少有。

美元貶值對油價上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美元貶值一方面迫使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去購買石油期貨,對沖美元貶值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也吸引持有其他升值貨幣的投資者去購買石油期貨,因為石油價格都是用美元來計算的。都知道,美國為了降低次貸危機的影響,大幅調低利率,加速了美元貶值,雖然美元貶值能夠減輕其國內的經濟風險和波動,但是對於國際經濟的風險轉嫁是比較明顯的。

2008年6月6日,一個東方人看似大吉大利的日子,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大廳裡氣氛卻異常緊張。大廳裡,正在進行有關能源和稀有金屬兩大類商品的期貨和期權交易,在所有能源期貨合同中,原油、天然氣、汽油和取暖油四類產品的比重佔98%還多,堪稱全球石油價格的晴雨表。

這一天,交易所輕鬆拿下兩項令人緊張的紀錄:在當天交易中,7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每桶價格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0.75美元, 創下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的單日漲幅最高紀錄。而在前一個紀錄的抬升下,當日原油期貨價格以138.54美元收盤,接著創下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最高收盤價的新紀錄。在盤後電子交易中,紐約市場油價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39.12美元———人們驚呼:石油價格,已經近乎“瘋狂”!

如果說,面對不斷飆升的油價還有人能夠笑得出來,恐怕就是環保主義者了。他們欣慰地看到,高速公路上曾經奔流不息的車流,終於變得稀疏了。

石油期貨市場吹起泡沫

伊斯蘭極端激進主義、緊張的供給、上升的需求、美元的貶值等構成的合力必然激起全世界對這種“黑金”的未來的擔心,也必定會從心理上影響世界石油市場。

油價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上漲,除了供需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國際金融資本興風作浪的結果。金融資本是一種非政府的力量,受全球化不均衡發展的影響,世界財富向一小部分人集中,財富集中造成了資本的過剩,目前全球到處都面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這些熱錢到處跑,尤其是在華爾街衍生金融工具的刺激下。2000年美國新經濟泡沫破滅以後,大量的遊資就流向了能源市場;次貸危機破滅以後,又有更多的熱錢從房地產市場流出,流向了能源市場。國際金融資本在世界不停地製造著泡沫,從新經濟泡沫到次貸泡沫,現在又在製造能源泡沫,以及在糧食、原材料市場也都吹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泡沫。

投機已經借“避險”的外衣成為目前石油期貨投資的主流。上世紀80年代初,石油價格的主導權從歐佩克手中讓渡給紐約的石油期貨交易商,從此以後投機就與期貨交易如影隨形。資料顯示,2003年前,投機交易量僅佔紐約期貨交易量的不到一成,然而,隨著近年來炒作“中國需求”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以及美國大肆暗推這種流動性過剩,投機的交易額已經超過了石油期貨交易額的一半,躍居為投資的主流。

雖然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仍是以煤炭為主,煤炭佔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近40%,石油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不過20%;但是,中國經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依賴石油,也從來沒有對油價如此敏感過。在1995年,中國耗用全球4.7%的能源,是石油淨出口國。2006年,BP公司有數據顯示,中國耗用的能源佔到全球的16%,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在2002年,中國32%的石油消費來自進口,目前這項指標已經達到4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易受石油價格波動影響的國家之一。

專家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我國對石油的需求將會更多。針對國際油價大漲大跌的現實,中國應視國際原油市場的情況,適時擴大石油儲備,減少國際原油市場波動對中國的影響。

*背後是體制問題

印度社會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指出,發生飢謹的根本原因不是貧窮,不是供需失衡,而是體制出了問題。他因此獲得了199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對石油來說,這一判斷同樣適用。

除了國際因素以外,國內石油價格的扭曲,即原油價格與成品油價格出現嚴重倒掛,也是造成油荒的原因。國內成品油價格受到政府的嚴格的管制,與國際市場的差價越來越大,煉油廠煉得越多賠得越多。

油荒問題的出現,是中國石油公司與政府就國內油品定價權問題展開博弈的結還價的利器。神仙打架,凡間遭殃。

*轉變能源消費觀

6月26日,美國能源部的一份報告預測,世界經濟在今後20年以內還是要以石化能源作為人類主要的能源來源,更是加重了人們對石油供給的擔心。

我們的思路要從過去的充分保障能源供給過度到對高耗能的產業進行抑制,運用稅收等槓桿對能源消費進行限制,必須將節約能源提到戰略地位。另外,就是要發展能源的多樣化,減少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比如發展生物能源。再有,對於風能、太陽能也要給予一定投資政策方面的刺激,還有就是核能。

*公民意識的轉變更為重要

節能不僅僅是針對於國家和企業。作為一位國家的公民,地球的公民,樹立節能的意識更加重要。可是,我們仍然看到,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豪華車市場。去年全年國產和進口的SUV增幅都達50%以上,SUV市場已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乘用車細分市場,而SUV今年將延續去年的增長之勢。進口SUV已成為真正中高端SUV消費的主體,尤其是進口大排量高檔越野車在國內市場很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6月1日起實施了限塑令,這不僅是為環保,還是培養我們公民能源節約意識的重要開始。有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每年被人取用的塑料袋至少在5000億個以上,平均每分鐘用100億個。在這司空見慣、稀鬆平常間,橫亙著一個巨大的“等式”:使用塑料袋等於把寶貴的石油,從地下采出後白白扔掉。據悉,要生產出我國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至少要消耗掉1.3萬噸石油;一年一箇中型油田的原油產量,就在人們的“方便”中消失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限塑令對於節約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義重大。限塑令看起來落腳點很小,但是它卻是新型能源觀的縮影,即便目前僅是“限”而不是“禁”,然而,這一舉措所產生的戰略效應是不言而喻的。






期貨總舵


1973年,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運用石油武器來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削減石油產量。結果是石油價格暴漲,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到了1978年,伊朗發生政治局勢的變換,造成了石油生產的不穩定,生產一度從每天600多萬桶降到了70萬桶。這樣,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出現了。

石油危機的出現,大大影響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機, 就馬上使日本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蕭條,導致了外匯的大量外流。

這次由石油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危機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這次危機造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較長時間的“滯脹”。所謂“滯脹”,就是指經濟增長停滯和通貨膨但是,由於70年代的通貨膨脹持續時間長,幅度大,由於擔心引起更為嚴重的通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很難繼續使用國家干預刺激經濟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難走出經濟蕭條脹同時存在的現象。


財經阿飛


首先理解這個問題要明確石油這個品種的定位。


一句話,石油是大宗商品之王。


有句話說石油是液體黃金,因為石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石油系衍生出的化工產品基本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角角落落。大到航天軍工火藥炸彈,小到廚房用的塑膠手套塑料袋,原材料基本上都是我們從原油提煉出來的產物生產出來的。同時原油系的燃油,汽油奠基著整個全球化物流貿易的運輸成本,原油瀝青與世界基建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原油大宗,就沒有我們現在這個現代化社會。所以石油的價格上漲與世界工業產業各行各業的生產成本是直接掛鉤的。


其次,滯漲的定義是什麼?滯漲說直白點就是社會發展停滯,但是物價上漲,主要是因為供應端短缺導致的非健康的通脹。


1973年石油危機中東戰爭爆發,OPEC宣佈石油禁運,中東地區作為世界油田中止石油供應,引爆了世界的石油供應擔憂,從而石油價格暴漲4倍。這就形成了滯漲的必要條件,世界產業因為供應端成本大幅上漲而損失嚴重,造成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的經濟衰退。尤其是鋼鐵產業和汽車產業,作為當時經濟的支柱產業。GDP大幅萎縮,嚴重的國家下降7%-10%,生產力明顯減緩。也是因為這次石油危機,世界各國開始建立自己的石油儲備。


水生金隨筆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下什麼是“滯脹”和“石油危機”。

滯脹: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演變而來的結果。主要的表現就是物價在不斷上漲,但是經濟發展卻停滯不前。

石油危機:

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1、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的主要背景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爆發;

2、第二次石油危機(1978)的主要背景是:伊朗革命和兩伊戰爭;

3、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的主要背景是:波斯灣戰爭。

石油危機是如何引發滯脹的?

石油危機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石油價格暴漲!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石油價格的暴漲,就加大了工業生產的成本,就是導致很多工廠的倒閉,進而導致國家的經濟增長放慢,從而慢慢演變為經濟危機。

各國央行為了對抗經濟衰退,採用了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從而導致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最終引起通貨膨脹。而長期的通貨膨脹就容易演變為滯脹。

引發滯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另一個是過度的經濟政策。

而石油危機的爆發就滿足了原因一,過度的量化寬鬆政策就滿足了原因二。

所以,最終導致出現滯脹成為必然!

1973年出現滯脹的根本原因是過度的經濟刺激;而之所以會出現過度的經濟刺激,根本原因卻是因為石油危機引發的工業產能下降。所以說石油危機是導火索。


明日黑馬


石油價格下跌,石油輸出國內的就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原因是石油降價,財政收入減少了,經濟不穩定,為了維護經濟穩定,就需要大量印鈔票,鈔票多了,貨幣就貶值了,購買力下降就會出現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在一段給定的時間內,給定經濟體中的物價水平普遍持續增長,從而造成貨


煙燻A股


危機是滯漲的表現,並不是滯脹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