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培養堅毅品質的一系列實踐指導

作 者 簡 介
[美]卡洛琳·亞當斯·米勒(Caroline Adams Miller)
首批積極心理學碩士之一,在成癮性、幸福與成功等研究領域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她曾出版過5本書,包括《創造你的最好生活》(Creating Your Best Life)《我是卡洛琳》(My Name is Caroline)和《卡洛琳的積極生活》(Positively Caroline)等,文章常見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等媒體。


精 華 解 讀
目 錄
一、缺乏堅毅品質的時代
二、什麼才是真正的堅毅
三、著手培養堅毅品質
四、像烤蛋糕那樣培育堅毅品質
正 文
一、缺乏堅毅品質的時代
最近幾年,美國有一個聲音變得愈發響亮且異口同聲,那就是:人們紛紛指責千禧世代(即1980年~2000年之間出生的年輕人)是受到了錯誤引導的自尊運動的產物。《時代》雜誌則稱這一世代為“我我我世代”。這些年輕人的父母深受自尊運動的影響,對孩子們和藹親切、倍加呵護。
儘管這場運動的出發點本是為了培育個人的主動性和更強的自尊感,但這場運動的失敗之處也顯而易見。總體而言那就是,這一代人在受到他人的評價或批評時容易受傷,不具備強於其他人的自尊和責任感,而且比較脆弱和自戀,在艱難任務面前總是想著走捷徑。
這種現象的其中一種體現就是分數的膨脹。儘管今天的學生未必比從前的學生更加聰明,更遑論手機電視等高科技產品帶來的分心,但他們卻期待高分,並且認為只要到學校上課了,至少應該拿到B的分數。研究表明,20世紀60年代,學生的平均得分為C;但時過境遷,這一數值已經提高,像哈佛之類的學校,平均分數為A-。

在作者的中學時期,她的學校規定,如果學生在整個高中階段所有課程都能拿到不低於B的成績,就可以拿到一項“主教優等生獎”。然而當作者多年後重返校園,發現該獎項已經被取消了。因為家長們不斷地致電學校,要求學校給出B以上的評分,否則孩子們拿著低評分將難以申請大學。如此一來,全班一半的孩子的分數都在B以上,導致主教優等生獎失去意義。

二、什麼才是真正的堅毅
1. 堅毅的核心構成
你可能認識一些人,他們迸發著熱情,給別人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但也有另外一些人,他們異常執著地追求某個特定的目標,卻由於他們的動機或行為有害而無益,並沒有給別人帶來快樂。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堅毅。
· 與他人建立積極的關係
具有這種品質的人,能對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以積極的方式將我們拉進他們的生活之中。而且他們寬厚包容,從不狹隘排外。他們推動團隊協作,將熱情帶入到對目標的追求之中,這使得他們能夠與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誼。他們不但愛他人、欣賞他人,也習慣於被他人愛和欣賞。
· 心懷希望,樂觀豁達

儘管擁有這一特質的人在觀念和努力方向上不一定始終正確,但他們積極的信念提供了防護效應。他們工作時間更長,也更刻苦,在遇到挑戰時不太可能放棄。
· 謙卑
這種品質從來不宣揚它自己,但卻吸引著別人的目光。具備真正堅毅品質的人心懷謙卑,他們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無須任何人的肯定或表揚,也不尋求對自己的功勞公開宣揚來提升自尊。
· 自信
真正堅毅的人們表現出壓力下的優雅風度,在挫折面前依然面不改色。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著堅定的信心,也知道自己願意從錯誤中學習。因此,他們具有經過沙場歷練的自信心。
· 給予,而不是索取
真正的堅毅也被定義為正確的給予。這些人主要與那些和他們有著共同心態的人為伍,但是也不吝嗇於指導那些缺乏專注或者自律的人。他們意識到,具有生長力量並且看到別人眼中的光芒,是積極的精神財富的一部分。
· 適度的專注
真正的堅毅是專注的。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不會倔強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都充當終結者。他們會為真正重要的東西保留他們的自律,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他們追求目標的道路上偶然遇到的所有事情上。

2. 好的堅毅
真正的堅毅並不是“一條道走到黑”。作者為了讓讀者避免把堅毅變成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武器,她將堅毅區分為好的堅毅和壞的堅毅,並予以歸類。
1)偉人的堅毅
偉人的性格特點分外引人注目。他們受到一項他們倍感熱情的事業的鼓舞,該項事業體現了普遍推崇的價值觀,比如公平、正義和愛。他們在完成某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事業過程中,克服了無數的障礙——甚至是生命的威脅。但是,他們從來不因為害怕、絕望或者迷茫而長時間地退縮。他們在面對憎恨和嫉妒時,展現了非同尋常的尊嚴與自我調節。
2)頂級運動員的堅毅
能夠不斷挑戰極限的體育界人物都有著異乎尋常的堅毅。他們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過程中,也激勵著其他人跨出舒適區,去追尋更高的目標。他們的戰績一次又一次地告訴世人,贏得勝利或者獎牌並不是激勵他們的唯一因素,而是挑戰自己或他人在這項體育運動中的極限。
3)名人的堅毅
名人各自有成功的道路,但路上總不會少了堅毅的相伴。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作者J.K.羅琳。她因為堅持夢想,從一個身心俱疲、家庭破碎的單身母親,成為了全球聞名的頂級作家。她的事例激勵了無數人,展現了名人的堅毅可以釋放出怎樣的熱情與能量,以積極的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

4)普通人的堅毅
普通人是擁有真正堅毅的最大群體,他們是每天醒來後奮力實現自我目標的幕後英雄。這些目標需要他們持之以恆的竭力奉獻,而且還看不到明顯的外在獎勵,或是他人的關注與歡呼。比如公設辯護律師和社會工作者,儘管報酬低微,結果也許也並不如人意,但他們工作時仍然責無旁貸,盡心盡力。儘管名為“普通人的堅毅”,但他們做出的貢獻和影響力,絕不普通。
3. 壞的堅毅
1)虛假的堅毅
在不計成本贏得令人夢寐以求的名譽和獎賞時,有的人不可避免地走捷徑。比如最近幾年在體育領域,就出現了不少通過使用合成類固醇和人類生長激素之類的違禁藥品取得好成績的行為,這使得許多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冠軍的成績被取消。
虛假堅毅的人們一心想讓你知道他們做了多少事情、工作多麼努力、性格多麼堅強,而他們自己也陶醉在自己一手包裝的成功光環下,如痴如醉,誇誇其談。
2)倔強的堅毅
在追求長遠目標上表現出熱情與堅持不懈當然是正確的,問題是,如果頑固地追求某個長期目標,不管外部情況是否已經發生改變,結果導致該目標的負面效果大於正面,這就是“倔強的堅毅”了。它意味著在某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已經不再合理時,人們仍然頑固不化地去實現它。

倔強的堅毅的一個警報信號就是狂妄自大,相信自己具有超人的能力。這類人也按照成功的要求去奮力拼搏,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當目標已經不再合理時,他們的努力也就不再合理。

3)自戀的堅毅
自戀的堅毅是前兩種壞的堅毅類型的變種。不同之處在於,自戀堅毅的人誇大他們實際上已經取得的成績。他們並不是沒能實現他們的目標,而是極力地讚頌對艱難目標的追求。這種堅毅,散發著自我陶醉的氣息。
比如已退役的海豹突擊隊隊員羅伯特·奧尼爾,他在2011年和其他戰友組成的小分隊突襲了恐怖分子頭目奧薩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所,並擊斃了他。之後他對外宣稱是自己親手擊斃了本·拉登。這種高調行為不僅違反了美國特種部隊“安靜的專業人士”的規定,也激怒了他以前的同事,招致了特種部隊兄弟會其他成員的鄙視。
三、著手培養堅毅品質
通過回答以下這些問題,可以讓你的目標更加明晰,追求目標的步伐更加堅定,從而培育更堅實的堅毅品質。
你的夢想是什麼?有了夢想,那麼接下來呢?
你每天醒來後想著的是什麼?

為什麼這是正確的時機?
你曾經做過的最艱難的事情是什麼?
誰希望你成功?
你最重要的優勢是什麼?
你什麼時候是最好的自己?
你將來可能的最好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你必須克服什麼障礙?
現在怎麼辦?
四、像烤蛋糕那樣培育堅毅品質
烤蛋糕時,如果少了一樣原料,或者烘烤的時間太長,或者原料的混合不夠充分,都有可能導致烤出來的蛋糕不是你預期的樣子。同樣的,培養堅毅品質是多維度、多方位的。在追求卓越目標時,如果遺漏了任何一個要素,就好比烤蛋糕時漏掉了一種原料。以下八種核心配料,就是構築堅毅品質的關鍵。
1. 充滿熱情
要變得堅毅,就必須擁有熱情。假如沒有熱情,在艱難時刻和找不到解決方法的時候,便難以堅持下去。不過熱情也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強迫性的熱情,另一種是和諧性的熱情。強迫性的熱情使你沉思,削弱你的活力,並且讓你忽略生活中其他重要的方面。它的標誌是侵入性的想法和難以控制做這樣事情的衝動。和諧性熱情讓你更幸福、更睿智。它是你期待的,並能以積極的方式填滿你的夢想。

如果你感到毫無熱情,甚至連強迫性熱情也沒有,試著在某一項興趣上深入發展,做得比平時多一些。如果你涉獵某項樂器,但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那就先報名參加培訓,並堅持幾個月不放棄。我們必須經歷早期的探索階段,以發現某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讓我們備受鼓舞,並且負起責任,才會對它產生真正的熱情。
2. 追求幸福
令作者印象最為深刻的一篇論文《頻繁的積極情緒的益處》中提到,我們並不因在某方面取得成功而幸福,我們成功恰恰是因為我們本來就幸福。因此,不論設立何種目標,都必須關注這個基本事實:如果我們首先鼓舞我們自己奮起追求最幸福、最出色的自我,便能極大地提高實現目標的概率。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PERMA幸福五要素理論,幸福分別由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s)、投入(Engagement)、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意義(Meaning)和成就(Achievements)組成。要將幸福感提升到理想水平,就要關注這五要素的各個組成部分如何被觸發。藉助積極豐盈的情緒,我們可以更輕鬆地去完成更艱難的任務。
3. 設定目標
具有真正堅毅品質的人必定心懷目標,因為目標是“存放”他們熱情和精力的地方。目標既從認知上又從行為上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導到重要的事情上,在幫助人們發現自身技能和資源的同時,也讓人清楚地知道其他與任務相關的策略以及需要獲得的知識。

內驅力是完成設定目標的重要動力。凱迪·萊德基是國際游泳史上一位現象級的運動員,曾5次獲得奧運金牌。然而在她小時候,她的父母對培養她成為游泳健將這件事情顯得似乎並不十分在意。在2012年奧運選拔賽的前一天,小女孩一個人在泳道中孤獨地遊著,教練則在一旁記錄她的成績。她的父親一直在一旁專心地看著報紙,頭也不抬一下。毫無疑問,萊德基的目標,只是她一個人的目標,她完全是受到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