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與學管師哪個更重要?

用戶485490532250


這是兩個不同的崗位,沒有所謂的哪個比哪個好,只能說哪個會更有發展前途,而做得好或者平臺好都有前途,另外這兩個崗位的工作職能和能力要求也有很大的交叉部分(往往都是大公司或學員數量較大的機構會把這個崗位地職能劃分的比較明晰)。

1、兩個崗位的誕生背景:

諮詢師:諮詢師/課程顧問這個崗位誕生的背景是教育產品的定製化程度(例如一對一)、複雜程度、非剛需程度(例如早教)、學習週期和定價的上升(例如3-5萬的課程家長的決策謹慎性一定遠遠超過了3-5千的課程),使得客戶無法再簡單地憑藉一份開班時間表和價目表快速做出購買決定,所以需要一個專門的崗位通過顧問式銷售的方式促成客戶簽約。

學管師:最初這個崗位的誕生並非是為了實現教學或服務功能,而是監督教師不把學生帶走(尤其是在個性化教育機構還是以上門教學形式進行、本質上還未擺脫家教中介的時代),後來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賦予了學管師這個崗位服務的職能和二次銷售的職能。

2、能力、職能和發展的差異:

諮詢師承擔的是一次銷售職能,即尋找目標客戶(這一部分和市場專員的職能是有重合的)和轉化目標客戶,能力上側重於溝通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由於諮詢師的工作很突出結果導向、爆發力和靈活性,所以具有鍛鍊綜合能力比較理想的土壤。發展上來看,某目前成為垃圾股、曾經行業第一的個性化教育機構,絕大部分的分公司總經理和校區總監都是諮詢師出身。

學管師的主要工作指標是:續費(含同科目續報和新增科目)、轉介紹、課時消耗、退費控制。客戶服務是實現以上三個指標的工作過程。所以可以把學管師定位成一個風險控制和二次銷售的角色。保障課耗進度是為了減少剩餘課時(剩餘課時意味著退費風險)同時也提前續費時間節點,轉介紹和續費是為了獲取利潤更高的業績(畢竟這部分業績的營銷成本遠遠低於新籤業績)。學管師崗位在大部分教育機構的優先級不如諮詢師,主要體現在:對於資質不錯的應聘者,往往會引導去從事諮詢師崗位;對於業績表現不佳的諮詢師,淘汰了又可惜,往往也會轉到學管師崗位;而專業能力不錯的應聘者則會被優先分配到教學部門。但是這兩年行業的變化會增加學管師這個崗位的價值:預付款週期不得超過3個月的新規定,意味著續費將會佔到越來越大的業績份額;而市場競爭的日趨白熱化、獲客成本的上升,會迫使機構越來越傾向於加強通過服務和口碑留住老客戶、獲取新客戶的能力。

在公司內的發展上,除了各自的職能線的發展外(例如諮詢主管——諮詢經理——諮詢總監),諮詢出身的基層主管,往往更被傾向於提拔為一個新校區或者業績不佳的校區的校區總監;學管出身的基層主管,往往更被傾向於提拔為一個生源龐大的或者相對穩定的校區總監。

在公司外的發展上,如果你要跳出去單幹……那麼諮詢出身的優勢在於,對於初期的業績更有掌控力,這對於初創公司很重要;學管出身的好處就在於,更容易動員老師和家長……(一直覺得這是個很有爭議的行為)

3、對於入行的建議

(1)不論是哪個崗位,橫向的延伸都是有必要的,例如諮詢師需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服務能力、學管師需要加強銷售能力——這不論是對於當前工作還是未來發展,都是很有用的。

(2)如果不是本身特別熱愛這個事情(例如就是特別享受一線諮詢師那種成就感或收入),那麼以最快的速度去積累經驗,爭取在2年之內完成一次質變。

(3)女生特別注意:從事教育行業,見到各種各樣的家庭一般都會深刻認識到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考慮到等結婚生子以後,如何解決對子女高質量的養育陪伴和詭異的工作時間之間的矛盾,所以提前準備,避免自己婚育後處在一個做一線崗位拼不過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做管理崗位又毫無準備的尷尬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