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漁書法怎麼樣,價值多少錢一平尺?

用戶1644791990364


宋漁先生的書法為家傳和自創,功力勁鍵,書風老辣。尤其是他的單字或字數少的作品,更是賞心悅目!能與之比肩者實不多見。

十幾年前,我去過宋漁位於北京通州的家裡幾次,向先生求墨。一進家門,大客廳的一隅擺放著一個碩大的書案,書案旁邊是一架古琴,書案邊緣擺著幾件古色古香的青銅器。書案上方掛著宋漁先生和許多政界軍界名人的合影,由於年代久遠具體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有和前國防部長秦基偉,還有北京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的合影。老先生一部長髯,談吐豪爽,頗顯義氣人很隨和,但又透著文人的傲骨。跟我侃侃而談他的身世,他老家是黑龍江海林市,祖上曾是滿清皇族,如果在當時他就是貝勒爺的身份。先生很健談,聊了有半個小時。鋪好宣紙準備寫字之前,從案下的紙箱中抽出一瓶北京五星啤酒,打開對著瓶口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半瓶,又指著箱中的啤酒讓我喝,我笑著婉拒了。然後先生開始動筆,每寫完一副作品就拿起瓶子連喝幾口,然後接著寫。一絲不苟非常認真。連寫完字後蓋的印章,都要從案子上的一大碗各種形狀印章中精挑細選,幾次易手,並告訴我什麼印章應該蓋在什麼位置,有什麼意義。寫完後我提出想和先生照張相,先生慨然應允,並特意穿上一件大紅上衣。由於先生身高比較矮,還專門換了一個帶跟的皮鞋,認認真真和我合了影,由他夫人用我帶的相機拍的照。臨走時執意要把我送到樓下大門口,而且只穿著一件襯衣,在北京冬天凜冽的寒風中站立著。我勸老先生趕緊回去,外邊太冷,先生非要目送我遠去,幾經推讓執意不肯先回去,無奈和先生握別快步離去。回去之後還隨手寫了一首讚揚先生的詩,現憑記憶附在文後。

至於先生的書法潤資,網上能查到,但可以浮動,當時一副四尺整張也就千八百塊錢,一個圓光也就200元,現在隨著歲月和名頭價格想來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但宋漁先生的大幅書法作品乍一看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凌亂、擁擠,顯得有些嘈雜。但仔細品味、欣賞則功力畢現。我曾經把宋漁先生和另一位知名書法家的作品拿給我的老師看,我的老師從小習練書法,至當時已有半個世紀。欣賞之餘我老師問我哪個作品更好,我毫不猶豫指著另一位的作品說這個好!老師問我為什麼?我說你看這書法多麼流暢,字也漂亮,名氣也大。當時該書法家的作品正如日中天,其作品在拍賣會上屢屢拍出高價。但老師思忖片刻,微微搖搖頭,然後指著宋漁先生的作品說,這個寫得好!書者功力深厚,筆法老辣,透著金石味道。其作品中包含了各種字體,既有行書,也有草書,還有隸書篆書和魏碑的味道,還有象形字體。而且一幅作品中相同的字有各種書體的寫法,功力確實非凡。我聽得雲裡霧裡,只有點頭的份。此後我閒暇之餘就欣賞宋漁先生的書法,也漸漸看出些門道。總之,先生的字初看怪異、凌亂,但耐看,越看越有味道。不像有些一時炙手可熱的所謂“名家”,憑藉自身所處的職位或書法之外的東西一時炙手可熱,一字難求。當退休之後或光環散去,便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了。書法這東西,是最作不了假的,那可不是急功近利所能造就的。它透著書者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格局和境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宋漁先生的書法絕對是真功夫!至於個人是否能欣賞接受,那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以後的升值潛力由於不是專業人士也不便妄言。(“悟空問答邀!”)

《贊宋漁先生》

京城十月北風寒,與君揖別心頭暖。

德藝恰似梅花雪,書壇峰嶽筆如椽。

(匾框中文字內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圓光中文字內容:

為人如平湖微雨,處事勝高山大河。)






抑鬱症破譯者


一坨一坨的,美嗎?


門外漢123


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藝術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價格非常低廉時購買,成本低,升值潛力大,收藏它們能保證一本萬利,收藏者何樂而不為呢?

一平尺價格不好說,您認為值多少就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