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三大件沒聽說過出什麼問題啊?是真的嗎?

一點點就很重


您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導語:

首先我們都知道的事實是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異,主要原因還是汽車開發時間,合資車開發最晚的還是韓系車,但是人家韓系現代在1967年就已經開始開發汽車了,但是中國真正的汽車開發是在21世紀之後,這就是差距。基於這樣的時間差異,合資車早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汽車開發體系,所以,如果遇到問題之後,合資車在全球範圍內會有大量的召回事件,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國際上的事情,國內也都是一清二楚,所以,關於合資車各種負面評論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國產車貌似沒有這麼完備的體系,甚至出現問題時,召回都懶得召回,所有的問題都是小打小鬧,局部地區範圍內出現,也就讓車主們認為國產車好像真的沒有什麼毛病。


國產車相比於合資車,在汽車技術發展方面,處於絕對的落後態勢,這是毋庸置疑的。國產車現階段正處於技術模仿階段,簡單來說,就是拿合資車進行拆解,拆解之後進行相關技術分析,而後應用到自己的車型中,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進行消化,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搞懂其中的汽車相關技術,如果汽車真這麼容易上手,各大車企之間的差異也就不會這麼大了,國產車也就不會一直備受詬病了。國產車現在還沒有掌握真正完備的汽車開發相關的技術。


國產車三大件方面出現的問題很多,像早期的發動機怠速不穩,發動機積碳增多,經常性需要大修,並且有的車輛在加速過程中,發動機轉速突然之間出現不規則上升、下降等;還有前兩年,集中爆出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冬季機油增多問題,很多國產車都有同樣的毛病,只是並沒有召回機制,也就沒有進行正面報道。


對於變速器而言,早期的國產車是沒有自己的變速器的,知道最近幾年,吉利開始開發CVT變速器,收購AT變速器公司,長城開始開發DCT變速器,奇瑞開發CVT變速器,中國國產車才有了自己的變速器,整體來說,國產車變速器整體水平處於中下等,變速器在換擋過程會產生換擋抖動,換擋頓挫等,車主在急加速過程中,變速器降檔需要延遲一段時間。並且在駕駛過程中,變速器會出現明顯異響,這直接影響車主的駕駛感受。


國產車的底盤,在駕駛過程中,底盤容易產生異常,底盤調教偏硬,車主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乘坐感非常不舒服,並且轉向系統也會發出不規則的聲響。對於新車還好一些,但是對於行駛里程較長的車輛,底盤松散感強烈,沒有那種緊湊感及安全感,操控性自然而然也會下降。

不過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國產品牌種類實在多的數不過來,而這中間就有很多濫竽充數的企業,比如眾泰這樣的模仿高手,外衣雖然造的漂亮,但是打造的眾泰SR9的質量確實不敢恭維,各種層出不窮的小毛病已經讓車主難以忍受,總之就是買了眾泰SR9以後, 不是在修車的路上就是在趕往修車廠。而除了眾泰品牌外,陸風、野馬、獵豹這樣的品牌一樣不忍直視。


除了車型品質差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車子的三大件,只要一提到三大件相信很多自主品牌都不敢表示自己的技術成熟穩定,到現在為止,除了奇瑞在搞自主研發,其他的品牌依然是搞逆向、借鑑、模仿別人,你說製造出來的東西又有多少技術含量呢?這也是消費者打心裡不認可自主品牌的原因。

最後還是把問題落到國產車開兩三年毛病就全出來了上面,也就會明白車主的體驗是真的,畢竟三大件不成熟、技術差勁,那麼造出來的車子自然不會擁有好的品質,毛病百出也是常事。

結語:

三大件是汽車的核心技術,題主沒有聽說過國產車有問題,並不代表國產車真的沒有問題,當然自主品牌中的吉利、奇瑞、比亞迪還是值得信任的,尤其是奇瑞的造車技術,完全是有實力可以匹敵合資品牌的。總的來說,國產車確實在某些方面不如合資車,但我們依然需要大力支持國產車才對。你看,韓系車跟我們起步時間差不多,人家都遠銷歐美,為什麼?就是因為政府和老百姓大力支持,推動了品牌發展。希望不久將來,自主品牌也能迎頭趕上。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謝謝,如果喜歡我的答案的話,關注我,帶你學習更多用車養車小知識。


貓先生的汽車


這個問題有失偏駁,估計這都是潛規則在作怪。合資車發展了這麼多年,仍然問題不斷,難道國產車就這麼好?國產車工程師天資聰穎?開發的東西又便宜又好?真當合資車是吃乾飯的?

國產車與合資車差距較大

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距真的很大,關於這一點,我早已進行了詳細說明。國產車與合資車的差異,主要原因還是汽車開發時間,合資車開發最晚的還是韓系車,但是人家韓系現代在1967年就已經開始開發汽車了,但是中國真正的汽車開發是在21世紀之後,這就是差距。

國產車現階段正處於技術模仿階段,簡單來說,就是拿合資車進行拆解,拆解之後進行相關技術分析,而後應用到自己的車型中,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進行消化,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搞懂其中的汽車相關技術,如果汽車真這麼容易上手,各大車企之間的差異也就不會這麼大了,國產車也就不會一直備受詬病了。

國產車三大件

國產車三大件方面出現的問題很多,像早期的發動機怠速不穩,發動機積碳增多,經常性需要大修,並且有的車輛在加速過程中,發動機轉速突然之間出現不規則上升、下降等;還有前兩年,集中爆出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冬季機油增多問題,很多國產車都有同樣的毛病,只是並沒有召回機制,也就沒有進行正面報道。

對於變速器而言,早期的國產車是沒有自己的變速器的,知道最近幾年,吉利開始開發CVT變速器,收購AT變速器公司,長城開始開發DCT變速器,奇瑞開發CVT變速器,中國國產車才有了自己的變速器,整體來說,國產車變速器整體水平處於中下等,變速器在換擋過程會產生換擋抖動,換擋頓挫等,車主在急加速過程中,變速器降檔需要延遲一段時間。並且在駕駛過程中,變速器會出現明顯異響,這直接影響車主的駕駛感受。

國產車的底盤,在駕駛過程中,底盤容易產生異常,底盤調教偏硬,車主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乘坐感非常不舒服,並且轉向系統也會發出不規則的聲響。對於新車還好一些,但是對於行駛里程較長的車輛,底盤松散感強烈,沒有那種緊湊感及安全感,操控性自然而然也會下降。

三大件乃是汽車的核心技術,題主沒有聽說過國產車有問題,並不代表國產車真的沒有問題。如果感興趣,歡迎關注“汽車概況”!


汽車概況


國產車三大件方面出現的問題很多,像早期的發動機怠速不穩,發動機積碳增多,經常性需要大修,並且有的車輛在加速過程中,發動機轉速突然之間出現不規則上升、下降等;還有前兩年,集中爆出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冬季機油增多問題,很多國產車都有同樣的毛病,只是並沒有召回機制,也就沒有進行正面報道。

對於變速器而言,早期的國產車是沒有自己的變速器的,知道最近幾年,吉利開始開發CVT變速器,收購AT變速器公司,長城開始開發DCT變速器,奇瑞開發CVT變速器,中國國產車才有了自己的變速器,整體來說,國產車變速器整體水平處於中下等,變速器在換擋過程會產生換擋抖動,換擋頓挫等,車主在急加速過程中,變速器降檔需要延遲一段時間。並且在駕駛過程中,變速器會出現明顯異響,這直接影響車主的駕駛感受。

國產車的底盤,在駕駛過程中,底盤容易產生異常,底盤調教偏硬,車主在過減速帶的時候,乘坐感非常不舒服,並且轉向系統也會發出不規則的聲響。對於新車還好一些,但是對於行駛里程較長的車輛,底盤松散感強烈,沒有那種緊湊感及安全感,操控性自然而然也會下降。

三大件乃是汽車的核心技術,題主沒有聽說過國產車有問題,並不代表國產車真的沒有問題。


半路一回頭


國產車三大件沒聽過出過什麼問題,不代表沒有問題。合資車也是這樣問題也有,只是沒聽說過而已。只要是機械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出問題的。但從我個人的從業經驗來講,個人感覺國產車跟合資車的三大件還是存在差距。主要差距如下幾點

  1. 發動機的噪音方面,由於我是做二手車的原因,國產車基本所有車型都開過,合資車所有車型也開過,區別最明顯的就是國產車,發動機噪音方面明顯差於合資車。雖然說都是在中國生產,甚至有些國產品牌用的就是合資車技術的發動機,但是國產車噪音方面確實差,同級別的車,國產車明顯能聽到發動機噪音,合資車就相對好很多,日系車最佳。這一方面,是技術跟裝配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應該還是品質控制方面的原因。
  2. 發動機油耗,動力方面。國產車發動油耗動力,明顯若於合資車,實例是,我過奔騰B70,也開過馬六,兩者發動機都是馬六發動機,底盤也用的是馬六的,但經奔騰手,感覺油耗奔騰比馬六高了一個檔次,動力的話只聽說過馬六彎道王子,誰聽過奔騰B70小王子。這就是差距。
  3. 變速箱方面,目前國產車大部分車型用的都是買來的變速新,如樓主所說日本愛信。自己能生產自主變速箱的也就長城,吉利等為數不多的車企。這個差距就更加不用提了。
  4. 底盤方面,國產車目前價位基本在20萬以下車型居多。20萬以上寥寥無幾,這除了品牌認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國產車底盤方面跟合資跟進口方面的差距。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國產車三大件跟合資三大件區別,跟差距。現在國產車也在不斷進度,但正視差距,才能更好的進步,希望國產車越做越好!讓國人真正能用上優質的國產車!


老牛說二手車


你說的三大件值得的哪個品牌,吉利、傳祺、長安等現在的國產三大件其實問題也沒有很大的問題,正常使用十幾年車齡是沒有問題的,國產的只是小毛病比較,6年後有些部件異常,生鏽等,你愛護好它,它也一樣可以陪伴你很久。國產的,有些品牌品控不是很好,導致他的使用壽命不是很長,比起日系德系。買回來幾年其實都沒有異常的,你不是很倒黴的話。現在國產車已經崛起,有做動力的,有做油耗的,比較差的是在性能方面,現在也在努力突破。國產主要是鍛造工藝比不上國外,公差大導致汽車在激烈駕駛,或者長時間駕駛的時候會出現快速磨損,最後汽車抖動大,毛病變多。所以人們常說日本車耐造,他們的工藝比我們的先進這是不可否定的,我們國家的汽車工藝也在不斷提升,有了突飛的進展,還是值得肯定的,仍需要繼續努力。國產只是有些品牌浮躁,沒有專研技術,只是想做外觀,缺乏內涵,所以讓大眾有了歧視,一杆子打死了所有的車企。等我們形成了自己的汽車文化,慢慢的會 淘汰劣質的汽車製造商,形成你爭我趕專研品質,性能,最後就能有了新的自主強大品牌。中國,加油。



快車之友


國產,合資,進口三大件都沒問題。

以越野車為例子,除非你把車當做玩具,天天在沙坑好漢坡炮彈坑耍造車,要不然正常代步是壞不了,當然任何車子都有千分之一概率的問題,這個在自動化生產線過程中可能存在的。

所說的三大件指的是:底盤,發動機,變速箱。舉例說明長城蜂巢易創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這就是一個國產品牌裡面成功的例子,至少比德國大眾的乾式雙離合質量好。


徐俠客Steven55159619


國產車也有很多家,這問題太籠統了。首先你得明白三大件是什麼。先說底盤吧,國產車除了奇瑞自己開發的底盤,其它都是模仿的國外成熟底盤,母版沒有問題,模仿的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奇瑞的自己開發底盤也沒聽說過什麼問題。然後是變速箱,變速箱奇瑞以前用的自己開發的第一代cvt19,用的油管質量不好,出過爆油管問題,現在cvt打包給萬里揚了,第一代的也不用了,沒爆出過什麼問題。其它國產廠家自家的都是雙離合,基本上是按照博格華納的公版來的溼式雙離合,穩定性還不錯,沒什麼問題,至於外購的愛信變速箱,那穩定性是相當不錯的。最後發動機,發動機因為國產各家都有開發還是出現過問題的,像機油乳化增多都有,就是沒有合資的影響那麼大。國產車和合資車三大件的差距不是穩定性的差距,而是技術含量及性能方面的差距,這方面差距還挺大,一時半會的還追不上。


忠厚老實人72


近年來,發展飛速的自主品牌,不僅外觀內飾越來越漂亮時尚,智能網聯方面也科技感十足,製造工藝更是越來越高,而且在市場上佔據的份額也是日益增大,而且國產車在三大件方面不比合資車差,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說不如合資車?因為內在技術是差距!

在硬件方面,如今的大多數自主品牌車型即便是相比主流合資品牌的車型,也是絲毫不差,但在駕駛過程中,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大了,因為自主品牌在動力系統匹配和底盤調校方面還缺把火。比如說在加速超車時,往往會有一種慢半拍,但緊接著又會往前猛衝的感覺,事實上這就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默契不是很好的原因。

而且,一旦在山路或雙邊單車道狀況下行駛時,如果想要超車併線,那麼相應慢半拍的加速,一旦不能及時完成超車,如果再遇上前方彎道或對向來車等情況,就會非常危險。還有就是當超車完成準備併線時,由於扭矩太強,輪胎在併線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打滑現象,以至於讓車輛失控。

底盤懸架方面,雖說大結構與合資車並無明顯差異,但駕駛感受卻往往給人一種底盤很鬆散,不是一個整體的感覺。在過彎道時,車身的傾斜也會更明顯,讓人感覺側支撐不靠譜,甚至還會出現車身輕微左右晃動的感覺,以至於毫無舒適度可言。

不過,一直以來底盤調校技術就是一項相當專業,且相當有難度的高要求技術,所以只有足夠資深的專業工程師團隊經過考量,然後在摸索中不斷提升。

說起來,目前很多自主品牌在這一方面也都達到了國際水準,硬件方面相比進口品牌更是絲毫不差,畢竟再發展提升的過程中,彎路也是不可避免的,只希望自主品牌能夠真正的從內到外強大起來!


帥氣的小浩浩


國產車三大件沒什麼大問題,開個幾十萬公里不掉鏈子的比比皆是,只是整體工藝,比如做工用料,靜音效果等等方面差點兒意思

打個比方來說合資車是漂亮女人,進口車屬於極品女神,那麼國產車就是普通女人,但該有的功能都差不多


主任說車


現在的技術相對比較成熟,製造出來的產品質量要比之前好很多,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老資格的維修師傅以前基本上很多時間都在做大修,治發動機異響,而現在的車子出大問題都是小概率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