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最近,韓國開年以來最大的醜聞,“N號房”事件愈演愈烈,“N號房”是什麼?

是二十六萬人參與的剝削犯罪,是惡魔的天堂,孩子的地獄,案犯們威逼利誘受害女性拍攝不雅的虐待視頻,並且再用這些視頻威脅受害者,對受害者實施虐待犯罪,這些人還將犯罪過程拍攝下來,發到有著26萬會員收費制的聊天群裡。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N號房”是存在於一款網絡上的匿名社交軟件,這款軟件有著隱形的技術,用戶的個人信息完全隱形,海外服務器避免了韓國國內的安全審查,所有發送的信息都會自動刪除,“N號房”就於倆年前誕生在這個軟件平臺裡,房主通過將這些視頻分享到各個收費的聊天室,從而牟取暴利,在“N號房”的衍生群中,每天出現的不雅信息超過1.5萬條,如果群裡的成員不上傳那種視頻和辱罵女性,就會被強制退群,想要獲得“N號房”的准入許可,那就必須上傳自己拍攝的視頻作為入場門票。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雖然我們從小就教育男女平等,但在當下社會男性中心仍舊以一種隱性的潛規則存在著,而每個受到男性壓迫的女性受害者甚至會受到更多的羞辱。“N號房”事件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全球最紅的科幻驚悚片《隱形人》,這部電影在講述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的同時,也扛起了女性覺醒的大旗。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實際上,究竟誰是隱形人,影片在此前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暗示,男友是一位控制慾極強的人,哥哥也完全在他的控制,片中多次出現的“surprise”也和女主最後吃飯時男友說的“surprise”不謀而合,這是男友慣用的口頭禪。

此外想要殺死小女生的哥哥身手和智商也完全不及此前出場的隱形人,這一切都說明了男友才是真正的隱形人,隱形人的設定在電影史上有多個版本,其最初的靈感來自於科幻小說家威爾斯的同名小說,早在一九三三年就搬上大熒幕,每個時代都有符合時代特性的隱形人在,在今年的新版拍出來之前,最著名的無疑是2000年由保羅範霍文執導的那版,從隱形人的視角出發闡釋人性之惡,而今年的這部《隱形人》出自當代恐怖片大師溫子仁的好基友沃納爾之手,他之前經常幫溫子仁編寫劇本,還開發過《電鋸驚魂》、《潛伏》等系列,近年來開始當導演,上一部電影《升級》就是當年的爆款科幻驚悚片,電影為了在老版的基礎上做出截然不同的創新,首次採用的被害者的視角,而片中隱身衣這個設定在影片的大部分時候相當於剝奪了被害者的部分視覺,我們跟隨著女主角看到空氣裡的一片“虛無”,不由地與她一起擔驚受怕,甚至會懷疑他是不是真的精神分裂。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這種視聽層面出發的設計,在片中多次發揮了濃墨重彩的效果,每個空蕩蕩的地方都充滿了危險,另一個需要做出創新的地方在於核心概念,之前版本的隱形人都把科幻的類型比例拉得很高,主角就是科學家,體現本來安分守己的人,因這項技術而遭遇反噬,這種利益在幾十年前是成立的,但放在2020年的眼光來看,就不免顯的老套,新版隱形人則將概念和立意徹底轉變,他的底色是女性主義,是新時代下對男女性別評選的號召,導演在電影的籌備階段探訪了很多的女性保護組織,研究她們被丈夫家暴的故事,並且與女主角一起修改劇本,讓劇本不僅環環相扣反轉一個接一個,而且能在關鍵的地方透露出女性思想,影片從逃離控制狂男友開始拍起,隨後是他的“男性凝視”和“深度偷窺”,她之後更是“汙名化”受害者女主,讓他被扣上罪名,整個社會對待受害者的態度則是說什麼都不信任女主,即便是好朋友也是如此,能解救自己的唯有自己。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可以看到影片的話題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做出改變,一般一部恐怖片能講好一個概念就能立的住腳,而《隱形人》則是將一連串的話題拋出來,最終完成從女性受壓迫、受害者被汙名化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形成一個閉環鏈條。

從《隱形人》中看“N號房”事件

女主之所以受到一次次的傷害,不僅源於隱形人男友的自大和偏執,更有些科學技術的“幫兇”和整個社會的輕視,與“N號房”事件背後的邏輯一樣,加害者靠技術手段隱形,受害者被汙名化而受到更大傷害,電影的每個都精準地捕捉到了女性受害者要面臨的恐怖對待。

《隱形人》是小而精緻的典範,影片出色的氛圍營造帶來強大的浸入感,而隱形與控制的主題,也讓人深思,沒看過的可以考慮上車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