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大學看排名真的可靠嗎?

平頭哥的小迷


科研的話,參考esi問題不大。

2020年3月高校ESI入圍前1‰學科數情況·,我國17所高校2020年ESI前1‰學科數大於3個,這是中國高教史上的大突破。這17所高校也已躋身國際科研第一梯隊,其中擁有超過2所的省份為:北京市6所、湖北省2所、上海市2所。

北京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名,前1‰學科數8,前1%學科數21。

浙江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2名,前1‰學科數8,前1%學科數20。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3名,前1‰學科數8,前1%學科數18。

上海交通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4名,前1‰學科數7,前1%學科數19。

清華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5名,前1‰學科數6,前1%學科數20。

山東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6名,前1‰學科數5,前1%學科數18。

復旦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7名,前1‰學科數4,前1%學科數19。

華中科技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8名,前1‰學科數4,前1%學科數1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9名,前1‰學科數4,前1%學科數14。

華南理工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0名,前1‰學科數4,前1%學科數10。

大連理工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1名,前1‰學科數4,前1%學科數9。

中山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2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20。

武漢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3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18。

四川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4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17。

中南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5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16。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6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11。

天津大學

2020年3月中國大陸高校ESI排名第17名,前1‰學科數3,前1%學科數11。

另外還有16所高校2020年ESI前1‰學科數為2個,他們是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蘇州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東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校大學、湖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城市文化觀察


報考前看大學排名,對報考有參考意義。

一、最權威

要注意,排名首看教育部的數據。因為這是中國發布大學排名最權威的部門了。但其不會把所有學校先後順序排出來,需要自己查看、比較。

但是對雙一流、雙一流學科學校會排序。同時對省市重點學校,國家重點專業等的認定,是很準的。因為標準就是教育部定的,你說能不準嗎?



二、其次查看

除教育部排名外,中國校友會、軟科(上海交大)、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等部門發佈的排名也比較權威。

這些機構發佈的數據,是依據學校科研能力、學科建設、師資力量、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綜合而來。

但對於很多聽都沒聽過的小機構發出的排名,一般沒有太大參考價值。因為他們的排名是可以通過競價改變的。

但這其對好學校的排名,基本和正規機構一樣,因為這個數據沒法改,也不會有人出錢讓他改。



三、實際意義

中國有2000多所高校,如果看排名的話,基本就看雙一流、雙一流學科高校和一本學校了。專科看是不是骨幹校。

其他的,還有意義嗎?



希望能夠幫助您。


輔導員範兒


先說我的觀點,非常不可靠,如果高考看排名來填報志願那隻能說是開車硬要往溝裡開。國際國內各類大學排名只能說有一定參考價值,並且價值也不高,任何一個專業的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都不會依靠所謂的排行榜來推薦志願。

為什麼呢?

第一、排名排不出地域認可度。比如我在湖南,按照校友會排名,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的排名絕對在中南、湖大前面,但是你在湖南找工作,很多單位真的更認可後者。

當然同理可證,我要是在天津找工作,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也絕對秒殺中南、湖大。

所以排名是一回事,實用是另一回事。

第二、排名排不出行業類高校實力。像是兩財一貿兩電一郵這種學校在排行榜上肯定不如各路985211綜合大學,但是人家在各自領域可以把大部分985吊著打。在湖南,有個湖南工業大學,校友會排名300開外,但是人家包裝工程專業在全國首屈一指。

第三、大部分普通二三本的排名基本毫無意義。國際國內排行榜最有看頭的是985高校,這些高校一般能夠真正排個高下,而絕大部分二本三本學校國際排行榜根本上不了,國內排行榜一上就是三四百名,並且各個學校基本實力上差距不大,更多的是看專業,校友會能排也是瞎估計的。在湖南誰能分析出湖南文理學院湖南工程學院哪個更強哪個更弱,誰又能說出邵陽學院和懷化學院孰強孰弱?

最後,志願填報是一個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碰撞產生的結果,一個大學排行榜又能起到多大的參考價值?你去跟企業說你學校排多少名看看哪個HR會理你?

綜上,我勸告各位填志願要慎重考慮,仔細分析個人能力、興趣愛好、未來發展規劃等多種因素再進行填報,有去看民間排行榜的時間還不如去查查教育部學科評估、問問你高中老師。


湖南高校那些事兒


報考大學看排名其實並不可靠,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目前有好多大學排名的名單,不同大學排名榜側重點不同,評價標準不一樣,選擇哪個排名榜最合適,很難判斷。

國內國外都有好多,首先看哪個排名榜,就是一個問題。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大學排名榜有這麼幾個包括:《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新聞”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不同的大學排名參考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排名結果有時差異也比較大。

國內還有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武書連大學排行榜等不同的排行榜。不同的大學排行榜選取的評價參數不同,權重也各有差異,對於廣大考生而言,僅僅看排名榜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第二,大學排名榜只是大學一部分實力的體現,並不能體現大學的所有優勢和特點。需要結合其他方面來做出適合的判斷。不同的排名榜雖然都會選擇一些相關的參數和權重來進行大學的排名,但是這些參數及其權重差異很大,不同排行榜很難對比。

要想做出科學的判斷,還需要參考其他標準。比如目前大家最認可的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等等對於大學實力的一個綜合判斷。而且從就業的角度來看,985 工程,211工程以及目前的“雙一流”等,在就業方面對考生可以產生直接的影響,很多用人單位在收簡歷時直接將是否“雙一流”高校畢業作為簡歷接收與否的標準,因此大家的認可度很高。

在專業方面。可以參考原國家教委組織的第4次全國學科評估的結果,大家認可度最高。一般A類學科都是屬於本專業內公認的全國最好的學科專業,在填報志願選專業的時候,可以作為首要因素來考慮。如果實力足夠,可以拼一下。


龍門木魚


我覺得專業最重要!

我是一位老師,我身邊有位朋友研究報志願十幾年了,他是這樣解釋的。

1、“大學排名”是民間行為

每年高考前後,網上的“大學排名熱”都會急劇升溫,“最新中國大學排名”、“某某年度中國大學排行榜”、“某某年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等名目繁多的排行榜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有些考生和家長正是通過這些排名,認定誰是“名校”、誰是“名牌專業”的。

可是你知道嗎,這些名目繁多的“大學排行榜”,幾乎都是“民間行為”,沒有一家是“官方性質”。國家教育部官員曾明確表態:“教育部現在不會排,將來也不會排。”

2、如何利用“大學排名”

儘管每一份“大學排名”都會引起無窮的“口水戰”,但是,也不能說這些排行榜一無是處,畢竟每一個排行榜都是綜合信息的集納。尤其是對於那些平日忙碌,對大學和專業實在沒多少確切概念的考生和家長來說,排行榜的信息還是值得一看的。但是看完以後,考生該如何利用“大學排名”呢?

(1)在參考排名表填報考志願時,應該把名次適當“模糊化”,即更關心其所屬的層次,不計較於幾個名次上下的選擇。例如把1到10名看做一個層次,把11到30看做一個層次,31到60看做一個層次,61到100看做一個層次。把分層次的邊界也要適當“模糊化”,11名與第10名應該是不相上下的,38名與30名難說有很大差別。

(2)錄取分數是大學層次最直接的反映,我們用比較有名的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榜來具體分析。在ESI百強排行榜中,處在第10名和第11名學校分別是山東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和吉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這兩所學校在錄取上的差別並沒有家長和考生想象得那麼大。在新浪高考志願通“高校錄取專業分數線查詢中”找到這兩所所院校往年的錄取狀況,我們會發現山東大學和吉林大學在同一個省份錄取的平均分數只相差10分左右,所錄取考生的排名相差也不多。面對各類排行榜,不妨試著找到這些學校的錄取最低分、平均分、最高分、錄取最低位次、平均位次和最高位次等信息再做仔細比較,這些錄取信息在新浪高考志願通中可以輕鬆找到。





劉老師的小語文


一、大學排行榜為高考生提供了全面瞭解大學的快速通道

通常,一個比較完善的、基本滿足考生和家長需要的大學排行榜,應該包括大學綜合排名、各學科門類排名、各本科專業排名等項指標。只有這樣的大學排行榜,才能使考生既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各個大學的綜合實力,又可以瞭解各個大學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術水平,便於考生和家長決策。我在19年前開始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研究,恰好向社會提供了符合以上要求的大學排行榜。這就是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書名是《挑大學選專業—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書中將我國普通本科大學的綜合排名以及各學科、各專業的排名,清晰地展現在考生面前。考生和家長通過這本書可以很快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大學和專業的基本情況,便於從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當然,其他機構的大學排行榜也可以為考生報考大學提供參考。

不過,大學排行榜不是萬能的。考生和家長除了參考大學排行榜和學科、專業排名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和方式,全面瞭解感興趣的學校各方面的情況,最後再結合自己的人生髮展規劃,選擇最適合自身實際需要學校和專業。


小磊教官


題主你好,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報考看大學排名不太靠譜。

大家知道大學排名是靠整體實力進行排序的,這就會造成一個嚴重問題,有些學校整體實力雖然比較強,但是某一專業卻不受學校重視。

我在職場上工作幾年後,深刻地意識到好專業要比整體實力排名重要的多,一些學校雖然排名靠後,但是它卻有王牌專業,學校當然會很重視這個專業學生的培養。

進入職場,想要有所成就還是主要靠能力,所以在報考前,最好先確定自己以後的方向,對未來的職業有一定的瞭解,然後選擇一個學校的王牌專業,而不是隻看排名。

純手打,如果覺得有用,點個讚唄[呲牙][呲牙]


週週小課堂


好大學排名靠前


教雅思託福的Camilla


北大博雅講師陳平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目前,高校的排名只靠數字,而數字是比較容易作假的。而人往往會趨利避害,儘量生產對自己有利的有效數據”。

其實,不同的學科、不同的高校,總有不同的長處。在選擇報考學校時,根據自己的分數儘量選擇排名靠前的學校,再選擇比較滿意的專業,就業時,大部分用人單位除了考察面試者的能力外,也會針對畢業學校做一個篩選。當然,如果報考學校時,專業不是你想學的,就另當別論。


期待完美的解釋


不可靠,要看錄取分位次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