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當春耕遇上疫情,地該怎麼種?


金豐公社給出了答案。


作為國內首家現代農業服務平臺、全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典型、全省典型和省級示範組織,在抗疫情和春耕備播的當下,金豐公社是怎麼種地的呢?


不妨先看一下金豐公社農機師在田間地頭的身影。


3月12日,費縣胡陽鎮北尹村麥田。


金豐公社的農機師,在把3種藥物配製完成後,操作起4臺植保無人機,開始為2000畝小麥噴灑藥物。這2000畝小麥,只要2天時間就能完成藥物的噴灑。重要的是,通過噴灑藥物,不僅可以為小麥防病殺菌,還可以提高產量。


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費縣金豐公社春耕景象


這只是金豐公社以現代化服務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


備春耕以來,金豐公社懷揣著“能下地、真服務、有情懷”的服務理念,以現代化農業服務裝備和專業服務,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正如金豐公社董事長李計國所言:在廣袤的田野之間,北到三江平原上的千里沃野,南到兩廣丘陵間的果品樂園,這支隊伍的身影無處不在。


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看一看金豐公社在戰疫情和保春耕的雙戰役中是如何貢獻金豐公社力量的?


教您種地:“線上培訓+線上服務”


“不能下地的服務不是真服務,不能幫農戶賺錢的服務不是好服務”,這是金豐公社創立之初的宗旨。本著這樣的初心,立春剛至,各縣級金豐公社通過線上培訓、線上服務等方式,教農民怎麼種地,打響了農業復產攻堅戰。


鏡頭一:阿榮旗金豐公社利用線上直播的方式,指導並幫扶農民朋友在疫情期間提前備戰春耕。


自2月11日起,阿榮旗金豐公社先後邀請了5位資深農業大咖:深耕農業一線17年的著名東北農業專家吳傑,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高級農藝師範玲超、任士偉,免耕機創始人之一、德邦大為總工程師苗全,黑龍江省深耕農業37年實戰派專家何玉江等。他們針對農民關心的政策氣候分析、種肥知識、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免耕機實操、無人機選擇及注意事項等核心內容進行分享培訓。


據統計,參加在線培訓的社長、社員合計3600餘人次,線上傳授經驗乾貨,讓在直播間觀看的社長、社員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到春耕技術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鏡頭二:龍江金豐公社負責人魏剛,懂政策、會種地。他以自己的權威專業學識,為當地廣大社員農戶進行直播教學,其中包括《聚焦中央一號文件-農業板塊提升,魏剛幫您解讀三農好政策》、《魏剛帶您共同學習農業知識-在家學習14天系列》。在線為社員面對面解讀“2020年,地該怎麼種”。


除了線上培訓的“空中課堂”,線上服務也層出不窮。任城區金豐公社通過微信、釘釘等多種線上形式,對社長再次進行了打藥、施肥等操作規範的微課堂培訓,為小麥返青期的植保作業做足了戰前準備。


幫您種地:線下春耕+託管服務


疫情來了,農時不能誤,人員又不能聚集,資源不足、效率低下,怎麼辦?不少村民犯了難。這個時候,金豐公社的託管服務讓農戶安心居家。


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臨沭金豐公社春耕服務團隊


鏡頭一:“加強小麥田間管理,保障夏糧豐產豐收。”這是臨沭金豐公社總經理董書通對他的服務團隊的要求,同時也是給臨沭金豐公社社員的一份承諾。


早在2月中旬,董書通就帶領著社長們開始了緊張有序地田間除草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位於臨沭縣店頭鎮於莊子村的200多畝麥田,僅需3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3臺植保無人機同時作業,就可高效完成田間藥物噴灑工作。董書通說,這是金豐公社一站式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帶給農民的專業化解決方案。


鏡頭二:這個春天,當曲阜市小雪街道西魯賢村村民不知該如何種地時,村支部書記孔慶立心裡卻很有譜:曲阜金豐公社有強大的平臺和資源優勢,完全有能力為村裡的1000多畝土地提供春耕生產託管服務。


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曲阜金豐公社優秀社長孔慶立


孔慶立2019年的親身實踐,給了村民一顆定心丸:“把家裡的300畝糧田託管給曲阜金豐公社後,我自己成了‘甩手掌櫃’,收益卻比之前還多,就想著讓更多的村民能享受到金豐公社的服務。今年面對疫情帶來的現實困難,我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把村裡需要春耕的農戶聯繫好,由曲阜金豐公社統一規劃,實時對接需求,及時提供託管服務。”


曲阜金豐公社總經理孟昭偉介紹,該家縣級金豐公社已招募優秀社長100餘人,建立鄉鎮服務中心9個、村級服務站60餘家,已簽約的生產託管服務面積超過3萬畝。疫情防控期間,公社通過“免接觸式服務”的方式,已經為曲阜300多戶農民的7000多畝土地提供了植保等託管服務。


鏡頭三:“把家裡的3畝多地託管出去後,我什麼也不用管了,就等著收糧食了。”3月12日,在費縣胡陽鎮北尹村自家的麥田裡,看著長勢良好的小麥,看著金豐公社在給小麥噴灑藥物,村民李全來樂開了花。


而在以往,農閒時外出打工,農忙時只能回村幹農活,“耽誤掙錢。”他現在的這份“清閒”、“省心”來自於金豐公社,去年10月底,在瞭解到金豐公社的種子、化肥、服務等各方面都不錯的情況下,他把地託管給金豐公社後,就啥也不用管了,“可以安心在外掙錢了!”


費縣金豐公社總經理王雪加入金豐公社一年多來,收穫頗多。她坦承道,通過託管服務,實現現代化服務與小農戶之間的有機銜接,可以有效地解決了農民不願種地、種不動地問題;解決土地分散、生產成本高問題;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實現種植成本下降10%以上、糧食增收10%、綜合收益提升20%以上,種植大田作物的農民每畝每年可增收200元、種植大棚作物的每畝每年增收1000元。同時,社員還不用下地幹活,可以放心地外出務工多掙一份收入。


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費縣金豐公社總經理王雪(左二)

在田間指導植保作業


專業服務:讓會種地的人願意種地


“讓能種地、會種地、懂種地的人,來種地。”採訪中,記者發現金豐公社聚集了全國各縣域的種地能手、種地高手。


35歲的李秀合,是費縣人,多年來一直與土地打交道,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深得探沂一帶村民的信賴,但是託管土地的規模一直很小。就在去年,他收穫了意外。“一年的時間,從12畝到了400畝。”李秀合這位田間能手,加入金豐公社後,託管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幾何倍增,而他本人也多了一個身份——金豐公社社長。


金豐公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春之曲

△費縣金豐公社春耕服務場景


事實上,與李秀合有相同經歷、相同感受的社長還有很多。


一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目前,金豐公社社長已達11.98萬人,廣泛服務於全國22省456縣,其中山東省2.41萬人在75縣積極從事農業服務,成為發展鄉村產業最活躍的生力軍。


金豐公社緣何能做到這些?為了破解“農民不願種地、不會種地”的現狀,金豐公社一杆插到底,先在各縣找到當地具有組織農業服務能力和意願的合作伙伴,成為縣級社長,然後在各村鎮招募有服務熱情有能力的社長及能下地服務的農機師,讓農民社員可以方便地獲得服務支持。


當能種地的人才資源聚合到一起,“為了把地種好”,金豐公社探索形成服務模式:種植託管服務,通過聚合保險、農資、農機、技術等要素,尊重農民生產意願,在不流轉土地的情況下,提供從種到收的全程專業化生產服務方案和多種方式的生產託管服務;金融服務,與全國知名金融機構合作,共同創新貸款和保險產品,目前開發出的有福農貸、供應鏈快貸、樂豐貸——農機師貸款、土壤耕地力指數保險等,旨在為農機師配置農機、為種植戶解決資金問題、保障農業生產收益等;農資套餐服務,與上游優質農資企業合作,提供種子、肥料、農藥植保、農機租售等全資套餐服務,通過縮短中間經銷商環節,節省成本、增加收益;產銷對接服務,通過與知名合作伙伴簽訂農業種植訂單,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品質、提高單價,為農民的糧食找一個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