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態重構助自律學習 未來教育將線上線下並行

教育生態重構助自律學習 未來教育將線上線下並行

青大附中力邀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教授主講《基因與新冠病毒》。(網課截圖)

教育生态重构助自律学习 未来教育将线上线下并行

長沙路小學進行應急演練。

疫情下,教育生態發生新的變化,孩子一個多月來停學不停課,坐在電腦前學習。記者探訪調查得知,上得了網課,當得好主播,控得住疫情,校長老師們也是硬核復工緊急變身;家長們則與師生一起戰鬥,陪伴教育、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安全教育……面向未來的教育生態,新的共識正在生成。

>>>62個喇叭

老師硬核發聲,學生自律學習

線上教學已有一個多月,學校教學變成了網上課堂,而自律自主管理將成為自我終身學習的起點。

據“青大附中線上教學教師調查問卷”統計,學生評教滿意率達99.52%,這是對老師們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據悉,青大附中成立了張鳳瑛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方位做好網絡直播課等線上教學管理與保障工作。而學生將成為有教師持續指導、和同伴共同學習的自主學習者。每位學生就是未來教育場景中的一個學習節點,都構建一個自己日常學習的網絡小世界。而對於老師來講,則對學生做到“有時講授、常常指導、總是幫助”。互聯網知識海洋,也讓老師成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優質、可靠學習資源,以及如何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的成熟學習者。疫情防控的鄉村大喇叭響徹大地,而網課小喇叭也響徹在每個學生家裡。早上7點半開始,2019級(19)班班主任趙培英老師、2018級(18)班王紅老師等青大附中62位班主任的網上小喇叭讓孩子們猶如回到了校園,他們用網課系統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呼籲“我們準備上課了”“我馬上開始點名了”……

62位班主任日前還利用小喇叭和直播平臺,給學生上了生動的班會課,強調自律學習的重要性。

>>>網絡直播

校長進班會,院士登講堂

記者看到,抗疫故事已經變為最好的教育教材,戰疫就是一堂最好的思政課、生命課、科學課。自然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感教育……這次疫情把這些對孩子成長有著重要意義的教育內容,統統擺在了我們眼前。

“停課不停學,每天早上我準時坐在電腦旁上課,做好筆記,課後整理筆記、夯實練習,老師佈置的作業保證及時完成。另外,和媽媽、老師商量後,我和弟弟拿出自己的壓歲錢,總共購買了30餘套防護服捐贈出去。我們只是想獻出自己一點愛心,希望能幫助大家早日戰勝疫情!”海山學校高一(7)班陳佳逸同學說。海山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世傑表示,“學校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為每個孩子配備了成長導師,配合班主任對學生生活、學習各方面細緻管理。”王世傑告訴記者,目前學校網絡教學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也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充分肯定。

世界是最好的教材,教材是真實的世界。作為教育者來說,最好的學習內容應該是,在傳承與創新中,打破教材與世界二者的邊界。

近期,青島理工大學校長譚秀森也深入所聯繫的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164班,並參加線上主題班會。班會期間,譚秀森與同學們一起就開學時間、研究生複試政策制定、畢業設計、就業等問題展開交流。他表示,目前學校正在積極做好開學前的各項籌備工作,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在滿足各項復學條件、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放心的校園學習環境。目前該校在校普通本專科生、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超3.4萬人。譚秀森叮囑同學們要珍惜時間,把這次“特殊的經歷”作為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門課,審時度勢明確自身發展方向,作為畢業生要積極關注國家大勢,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和社會需要相結合,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鍛鍊……

疫情期間學校不僅僅提供在線學習課程,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引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命科學教育等,讓每個學生在精神層面實現真正的成長。

而青大附中高中部每月一期的新世紀大講堂採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力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楊煥明教授主講了《基因與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意識到生命教育科學教育的重要,因此學校將今年上半年的講座總主題確定為生命教育。”華青教育集團總校長、青大附中高中校長閆洪全表示,作為國內基因科技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在疫情初期,第一時間組織科研及生產力量直面病毒,1月份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並第一時間投入抗疫戰場。學校2019年末與華大基因北方研究院建立合作關係,雙方採用合作開發課程、學生研學旅行等方式進行深度合作。

>>>10餘個場景

老師扮學生,多校應急演練

疫情防控,是一堂生活公共安全課。為保障開學後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師生健康安全,青島多校還舉行了應急演練課目和網上直播,賦予社會強大的信心。

3月21日9點30分,青島九中校長馬志平一聲令下,開展了“學生班車抵達,有序入校測溫發現體溫異常處理演練”、“學生晚上就寢時,測溫發現體溫異常處理演練”等場景的疫情應急防控演練。青島67中近日也進行了實戰演練,演練活動共設想了多個場景進行相關工作,分別是校門口、教室門口、上課中、食堂和宿舍等。長沙路小學、青島市實驗小學、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市南區實驗小學、太平路小學等學校的老師們則多角色扮演學生、衛生員、消毒員等,在不同的時間點開展了校園疫情防控流程演練,有的場景超10個。

校長當網紅主播,也是信心、安全教育的最好詮釋。“大家好,我是孫睿,下面我帶大家參觀一下校園,”3月19日下午,青島實驗高中校長孫睿帶著老師們當起“主播”帶領大家參觀雲上看校園,孫睿在學校沙盤前為網民推介學校,就學校的建築設計理念——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人為本,完美對應新高考分層選課走班教學要求進行講述……原定1.5個小時的直播因為觀者眾多、問者踴躍而一延再延至3個小時,關注者超3.5萬,諸多家長、學生全程觀看,參與互動。

■觀察

未來教育生態

“共識”正在生成

疫情,也是重啟未來的契機,矯正人類行為,化解“次生災害”,也正是教育有所作為的領域,面向未來的教育生態,正在生成極為難得的“共識”。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平臺迎來春天。在線教育是大勢所趨,也是政策鼓勵的方向。一場疫情,讓我們看見知識如海,學海無涯,作為連接個人學習網格的樞紐性節點,學校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教是為了不教,“不教”,就是讓學生會自學。

“不辭辛勞的鐘南山、李蘭娟等老院士,馳援武漢衝鋒陷陣的醫生護士,他們的故事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好時機,我們要尊重科學規律,要向醫護工作者、科學家學習。踏實防控的社區鄉村工作人員、遵守規則的鄰里鄉親,他們的故事也讓人熱淚盈眶,”華青教育集團總校長、青大附中高中校長閆洪全表示,這場疫情,就是我們鮮活的生命教育的教材。生活即教育,學會健康生活,健康的素養意識習慣,將成為未來教育日益重視的核心議題,生命安全是超越任何學習內容的根本基石,責任與擔當的人文教育,無處不在。

青島市教育局高教處處長晁永強認為,這次因突發疫情而導致的大規模長時間線上學習,是一次教育形態的重構,可能會成為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變革。未來的教育,將加快呈現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並行、雲上學校與實體學校融合、雲端教室與校園教室呼應的場景。對於教育資源的供給方來說,能敏銳地抓住並利用好這次變革的機遇,將成為人工智能教育的先行者和引領者;對受眾方來說,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和線上資源的掌控能力將成為學習成效的關鍵變量。

實體學校、雲上學校相互借鑑、相互交融,生成未來教育良好生態,教育回到教育初心的樣子,學校回到學校本質的樣子,聚合理念、技術、人才、資源,以紮紮實實的管理細節做基礎,激發出強大的教育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