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3月27日,《東莞日報》在“防疫發展兩手抓 ,奮力奪取雙勝利”專欄中,報道東莞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拓空間”工作單打冠軍蓄勢待發,項目提質增效,空間品質更高。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3月27日 《東莞日報》A09版

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報道。

全鎮GDP首破百億,達107.48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第四;攬獲8項“單打冠軍”……2019年,企石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亮眼“答卷”。在東莞市2019年度綜合考評中,企石鎮以排名鎮街總分第7,獲評“領導班子工作優秀鎮”。

今年,企石確定了新目標、新任務:以“項目提質增效年”為主題,以東部工業園(企石轄區)統籌開發為契機,以強化執行力建設為抓手,著力抓好園區統籌開發、項目引進建設、城市品質提升、民生事業發展、全面從嚴治黨等重點工作。

昨日,企石鎮2019年度工作總結大會召開,釋放出強化執行力的信號,伴隨著“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的明晰,企石鎮策馬揚鞭,奮力建設高品質“生態工業新城”。

【高光時刻

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盤點過去一年,企石多個經濟發展指標位列前茅。全鎮GDP107.48億元,提前一年實現GDP超百億元的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47.53億元,增長11.7%,增速排名全市第四;進出口總額92.64億元,增長30%,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7億元,增長13.4%,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GDP邁入百億鎮街、發展基礎逐步夯實的背後,是企石鎮抓招商、上項目帶來的發展新勢能,是創新要素的不斷集聚。

2019年,企石致力抓招商上項目,堅持把引進和培育重大項目作為“關鍵一招”,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5億元,同比增長194.2%,增速排名全市第四。美信科技、朝陽電子等5個項目成功申報為市重大項目,市重大項目數量增至9個。朝陽電子成功通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審核。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同時,該鎮大力實施“倍增計劃”和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紮實開展“暖企”行動,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291家,同比增長25.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四;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總數達100家。

此外,企石村組兩級經濟也得到快速增長,經營總收入、經營純收入、總資產、淨資產等指標增速也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5條村應收賬款收款率達90%以上,均創歷年來最好成績。

【統籌發展】

積極主動融入松山湖功能區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2019年,企石鎮積極主動融入松山湖功能區“1+9”統籌組團發展,攻堅克難完成東部工業園企石轄區5條村共6200多畝土地的用地統籌工作,目前園區土地清表也已完成約3500畝。通過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創新運用“一次性簽名”、補貼建造廠房,企石摸索出一套土地收儲整備的創新辦法,收儲整備工作被評為“2019年度東莞市基層優秀改革創新案例”。

在此基礎上,企石將牢牢把握“三區”疊加發展機遇,以“項目提質增效年”為主題,以東部工業園(企石轄區)統籌開發為契機,以強化執行力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高品質的產業體系、發展空間,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企石鎮提出,將著力打造高品質的產業體系,創新招商方式方法,緊盯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領域,努力招引一批效益好、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優質項目。同時,著力提高現有企業發展效益促產業層次提升,重點加快美信科技、朝陽科技等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企石鎮將著力打造高品質的發展空間,積極主動融入松山湖功能區“1+9”統籌組團發展,加快推進東部工業園(企石轄區)土地清表工作,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推進園區留用地建設。強化鎮村聯營統籌發展,統籌閒置土地,盤活沉睡資源。加快推進振華工業區、東平東業、華正物業等更新單元建設,努力讓“老城區”“舊建築”煥發新生機、呈現新面貌。

【提質增效】

打造民生髮展的企石樣本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民生改善。今年,企石還將圍繞城鄉環境、民生樣本、黨建品牌的打造,加快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為進一步擦亮“美麗企石”名片,企石將著力打造高品質的城鄉環境。該鎮將加快推進東清湖溼地公園、蝦公山森林公園、東江(企石段)景觀提升等項目建設,將沿線的黃大仙公園、“我的農場”、江邊村古村落等景觀有機連接起來,努力打造企石“十里迎賓景觀帶”,以“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聚焦!東莞市媒體關注企石提前一年實現GDP破百億目標!

圍繞民生髮展,聚焦“一號文兩攻堅”工作,企石將大力實施教育擴容提質工程,加快江南小學、東山小學擴建,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加快啟動將舊圍村東平大道旁150畝教育預留地建設成一所高檔次、上規模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進一步緩解學位緊張問題。

同時,該鎮將全力打通交通線網“大動脈”,推動江邊橋、木棉工業園人行天橋、江邊工業園和上美工業園配套道路建設;儘快開展環莞快速三期企石段徵地拆遷等工作。重點加強對育才路、振華路、湖濱南路等路段高峰時段管控,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案例剖析

解析“拓空間”單打冠軍:讓利於民 利益共享

“東部工業園企石轄區土地的統籌,早期面臨的問題很複雜。”日前,企石鎮博夏村黨工委書記黃樹根說。早在十餘年前,該片區域啟動建設,承接城區產業轉移。儘管迎來了零星項目的落地,但由於項目輻射力有限,大部分完成統籌的土地未能得到有效開發,嚴重打擊了村民參與園區建設積極性。

近年,企石大力推進東部工業園的統籌開發,把土地的收儲整備放在首位。為了得到村民支持與信任,企石鎮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大刀闊斧調整博夏、深巷、江邊村等被徵地村的“一把手”。一批業務骨幹被派往多個屬地村,帶動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提升。

企石制定了一個群眾認可的補償方案,最大限度讓利於民。企石財政分局有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企石巧借政策紅利,申請市扶持次發達鎮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為東部工業園土地統籌申請補助資金約1億元。企石還探索按一定比率返還廠房、稅收的共享機制,帶動集體收入增加。

以博夏村為例,村兩委幹部也堅持在政務公開上“做文章”,大到村項目公開招標,小到走失了一隻家禽,村表決通過了一系列規範化制度,以公正公開辦事的姿態,逐步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去年,面積較大的博夏村被企石選為第一個用地簽名“突破口”,黃樹根帶領村“兩委”幹部包乾到戶,走家串戶做補償溝通與政策解釋,至去年4月,博夏村率先完成用地手續簽名,由此帶動了其他屬地村土地統籌工作。

至去年5月,企石鎮已經完成了園區5條村共6200多畝土地的用地簽名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