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時間:2020年03月30日 09:10:01 中財網

  疫情如火,就是美國政府也不得不開放簽證,呼籲其他國家的醫護人員可以自發前往美國,協助抗疫。
  不過,國內的社交網絡上也流傳著一種聲音,希望我們的醫護人員不過過於“博愛”了。
  道理很簡單,我們的醫護人員基本上不會擁有美國衛生部門頒發的行醫資格,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美國政府可不會幫忙兜底。
  此外,聲音還指,我們的企業對美援助醫療物資的話也應該慎重。
  


  如果考慮現實和利益的話,這些擔心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反謠言中心也是贊成的。
  但是呢,反謠言中心又看到謠言了,不得不出來澄清一下:
  29日早上,知名的微博博主@吳法天 在提醒國內企業謹慎對美援助的時候提到了“北新建材的教訓”。
  博主稱,2005年美國海嘯後,北新建材應中美兩國政府的協調,對美出口了幾百萬美元的紙面石膏板,結果引發訴訟,持續了15年之久。最終,北新建材賠償20多億人民幣的和解金,訴訟費用支出超過3億人民幣,而且整個訴訟期間北新建材都不能將產品出口美國。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該博主還配了一張來自公眾號“CPCU國際大使”的文章截圖。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僅從截圖中的文字內容來看,北新建材在這場國際訴訟中的確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評論區中也有很多網友附和@吳法天 的觀點,而且不乏一些認證博主: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包括我們風聞社區裡也有讀者寫了文章,認定北新建材是遭到了美國民眾敲詐。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但是,這件事情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首先,北新建材向美國民眾提供建材產品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而非捐贈行為,期間也沒有所謂的兩國政府協調。
  為什麼反謠言中心敢如此下定論呢?
  公眾號“CPCU國際大使”發佈相關文章其實並不久,稍微在歷史文章中翻找一下很快就能夠找到: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在這篇文章中,注意作者的描述:
  經過十多年的訴訟,超過1800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房主將以2.48億美元的和解方案分擔這筆賠償金,這些房主購買了中國產石膏板造成的無法居住的房屋。
  ……
  由於2005年特里娜颶風和威爾瑪颶風的影響,美國東南部地區的居民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重建家園。由於當地建材缺乏,從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美國的建築商便開始從美國以外採購了大量的石膏板,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中國製造的石膏板。


  ……
  新屋落成不久後,災後新建房屋的業主們開始投訴電線和空調等金屬部件出現腐蝕,還有人抱怨有臭雞蛋的味道,並出現眼睛和皮膚刺痛、咳嗽等健康問題。
  隨後,由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在美國頂級實驗室資助的科學研究確定了來自中國的問題石膏板、硫化氫和腐蝕之間的密切聯繫。
  通過這些描述,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
  一、正常的商業行為,不涉及捐贈,不涉及任何的道德包袱;
  二、消費者確實反映購買材料後出現了各種問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認定這些問題與北新建材提供的產品之間存在關聯。
  以上是北新建材不得不賠上大筆和解金的關鍵所在。
  這些信息在北新建材發佈的公告和早年的媒體報道中都是可以查詢得到的。
  如果沒有捐贈這個前提,重新討論北新建材遭遇到的國際訴訟,是不是就有不一樣的視角了。
 

北新建材的教訓值得吸取,但這個教訓與捐贈無關


  當然,因為反謠言中心並不是法律專家,也不精通國際貿易,所以並不清楚北新建材被迫和解是否妥當。
  早年間的媒體報道顯示,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組織了兩次全國性石膏板專項檢查,檢查範圍包括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生產的石膏板,檢查結果表明,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被抽檢產品全部符合質量標準,未發現質量問題。
  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也一度認定,中國的石膏板與原告所宣稱的含硫氣體和甲醛無關。
  北新建材自己也覺得很冤枉:
  一、公司從上個世紀成立至今,自主研發的石膏板生產技術早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質量也是有口皆碑;
  二、不僅是美國,產品也遠銷其他國家,為什麼在其他國家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同一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反映;
  三、房屋修建涉及多個環節、多種建材,為什麼就直接認定造成屋主身體損傷的,就是來自中國製造商生產的石膏板呢?
  那麼為什麼訴訟會持續了15年左右的時間呢?
  早年的媒體報道中,業內專家分析主要是兩點原因:中美建材標準的不同,以及美國政府秘而不宣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總之,北新建材的案例值得中國許許多多的外貿企業去研究和琢磨。
  但是它確實與當下輿論場中的熱門話題——“美國政府如果厚臉皮求援了,中國該不該出手”——是沒有多少關係的。上文提及關於這場國際訴訟的內容也只是隻言片語,如果要對北新建材的案例發表更為嚴謹的觀點的話,我們還是要多查看資料哦。
  拋開中美博弈的情結,就放在我們的周遭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去思考這麼一個問題:
  我們捐贈出去的東西,給受捐贈者造成了傷害,那麼捐贈者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呢?(觀.察.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