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看完2020版《野性的呼喚》,我忍不住問趴在一邊打呼的泰迪小灰泥: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我的小灰泥

算了……看起來沒啥指望。

說回《野性的呼喚》,原作者是傑克·倫敦,這貨在舊金山做過“嚎賊”,還去日本跑過船,死時只要40歲,據說是因為淘金時留下的舊傷復發,才導致使用嗎啡過量而死。

所以你看,這是一個極度不羈的男人,寫的一篇極度莽荒的小說。多次改編電影,都稱不上成功,直到今年這部,可算有點兒意思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狗化狼

《野性的呼喚》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簡單概括,就是一條被馴化的狗,在人類社會中,被一步步逼回了荒野,最終返化為半狼半狗的生物。

那時的阿拉斯加,是個都在淘金,像極了前幾年的創業潮。不過創業潮最多破產,淘金熱是真的讓無數人飲恨成白骨。在這一背景下,大狗巴克掙扎求存,從一條生活優渥的南方傻狗,最終變成了野蠻勃發、狡詐非常、兇悍無匹的野獸。

巴克是聖伯納犬和牧羊犬串出來的大塊頭、通人性,但卻狼性深重,時常會聽見內心或曠野中,若有若無的狼的嘶吼。它本來在南方舒舒服服的,卻因為北方“貿易”的發展,被人偷走,然後賣去拉雪橇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在加拿大人的雪橇隊裡,狗既是員工,又是儲備糧,隨時可以被人或同伴吃掉。這可比我們的職場殘酷多了。有條溫順的狗叫柯麗,就是因為太過好脾氣,就被欺負、排斥,最後淪為肉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巴克,明白了這裡的生存法則。於是它無所不用其極地奪取了領頭的位置,得到了加拿大人的嘉獎。

但是老闆永遠不會真正對員工好,巴克又輾轉被賣了幾次。落到一家連雪橇都不懂的人手裡後,它又學會了隱忍。在飢寒交迫、危險臨近時,巴克無論主人怎麼抽打自己,也不起身——它知道前進必死,那還不如扛住鞭打,搏搏一線生機。

這時,它遇到了最後一任主人桑頓。桑頓救下了巴克——順便一說,巴克的前任主人後來執意前行,後來掉進冰湖,全家死光。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而巴克在桑頓的照料下好了起來,然後一人一狗跑去淘金。巴克對救下自己的桑頓絕對忠心,就像中國古代的任俠,雖然以武犯禁,但卻忠於一主。桑頓讓它跳懸崖、下急流,都沒問題,甚至拼了半條命拉動巨沉的車子,也只是為了讓主人贏下一場打賭。

為了保護主人桑頓,巴克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所以它差點咬斷誤傷桑頓的友人的脖子,而在桑頓被土著人殺死後,它像瘋了似的,咬死那隊土著所有人。然後悲傷地迴歸了荒野,一路搏鬥,成了當地狼群的首領。

風止於草莽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戰國·宋玉《風賦》

研究文學、研究電影的人,往往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比如:給《野性的呼喚》安上許許多多的主義與頭銜。其實呢,什麼自然主義,什麼遺傳決定論……既空洞,又片面。

縱觀《野性的呼喚》,其實就是簡單的借物喻人,巴克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草莽梟雄的成長史。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它自溫室中張出身,高大威武,但不諳世事。後來遭逢變故,進入亂世。在壓迫下,不得已與同僚爭奪生存資源——這段狗咬狗尤其精彩,陰謀詭譎,看得我等人類必定心有慼慼焉。這裡,是溫室小王子,變成了擅長底層搏殺的混混,陰險與狠辣兼具。

而後於生死之間,恰逢明主桑頓,救它於危難之間、對它有知遇救命之恩​。​因此,巴克對桑頓無限付出、再無狡詐,但兇猛畢露。此時的巴克再次進化,從生死邊緣打滾的​混混,變成了護衛老大的武士。

桑頓之死,對於誓死效忠桑頓的巴克來說,相當於之前構建的整個世界都毀滅了。所以它在短短的時間內,又進化了兩次:現實從武士變成復仇的野獸,最後迴歸荒野,成了野獸的頭目,真正的梟雄。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草莽梟雄的誕生:這才是《野性的證明》的故事源頭。充滿男性主張和傳奇色彩。

強者混職場,當學巴克莽

巴克的成長史,能夠給予一類人以很大的啟迪:那就是天賦能力很強,但時代境遇坎坷的人們。他們往往沒有先天的好資源,只能依靠強大的適應力、堅定的內心和無止盡的拼搏,來掙得一席天地。

他們當學巴克的三步走:先低調看清周圍情況,摸清所有相關個體的底細,明白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然後做出優劣勢分析;跟著,就是制定自己的目標、方略和進攻方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最後就是莽,一路莽一路剛,一往無前兩眼發直地莽,知道最後目的達成。

看完這部電影,我問我家泰迪: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但這不是詐,巴克也只在關鍵時才陰險和玩弄心術政治(沒錯,狗會玩兒這些)。當他擇定一主後,也是全心付出的。說穿了,巴克這類強人(狗),對自己絕對相信。它判斷需要使手段了,就絕不停歇;他判斷可以性命託付了,就毫無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