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們到了35歲後都會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問題青年


說白了,到了35歲都佛繫了,也無所謂結婚不結婚了。

我講個故事。

我認識個女的,長得真不怎樣,剛進單位的時候,一批進來的她瞧不上,覺得人家學歷低,自己本科。

然後年紀大了以後,根本沒人追她,然後她就很著急。

到了快四十歲了,一直沒結婚,其實她很想有個家庭。

這時候有人給她介紹了一個男的,是那種三十一二歲然後去讀碩士,然後畢業後在大專教書的老師,說實話,這種人肯定沒什麼積蓄,一般也就是安穩過日子就是了。

這個女的其實工作挺好,本地買了三四套房子,她也想著跟這個男的結婚,畢竟工作穩定,經濟條件差點就差點。

據說結婚證都領了,結果這個男的非常摳,說是連婚禮都不辦,要履行結婚。

這個女的不同意,她說我這輩子就結一次婚,你沒有房子聘禮就算了,婚禮一定要辦。

結果不歡而散。講起來我這個朋友吃虧,從未婚一下子變成了離婚。

所以,女人一定要趁著自己黃金年齡趕緊結婚,越到後面越沒法結。

還有認識一些領導,女的,工作沒的說,非常敬業,但是也是四十多了沒結婚,以後估計就很難結婚了。


談笑閣


我認識一個女孩子,是個博士後,36歲,之前一直在國企上班,後來因為跟領導關係搞不好,辭職下海,自己創業,起先兩年掙了將近千萬,後來因為買房和父親生病,花掉了三四百萬,這兩年做生意又賠了一些,加上她一向花錢大方,比如她買個手機殼,就是某品牌的,花了一千多,趕得上一部普通手機了,平時出去住酒店最少也得上千哪種,所以到現在她說手裡錢也不多了,一兩百萬的樣子。這樣的經濟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其實還是不錯了,何況她在市區房子價值不菲,她自己又有能力,如果是個男人,絕對算個成功人士,不要生活得太開心。但遺憾的是,她是女人,過了三十歲,生孩子都有風險,現在三十六了,再過兩三年就奔四,可能這輩子都沒法生育。她每次跟我聊天都特別爽朗,一副普天之下老孃最大的氣勢,但我看得出來,她內心並沒那麼開心。三十六歲原本也不算年紀很大,如果保養得好,完全可以勝過二十多小姑娘,可她保養得不好,因為這些年工作奔波,看起來像四十好幾了。我問她為什麼不找個人結婚?她說找誰呢?找個比自己厲害的有錢的,人家嫌她老。找個比自己窩囊的沒本事的,又不甘心。有時候開玩笑說,乾脆找個小鮮肉吧,聽話還看著舒服。但那也只是說說,曾經有個比她小几歲的追過她,那時候她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但那人顯然並不是真的喜歡她,只是想借她的人脈發展自己的事業罷了,她很清楚。我跟她聊天時,她好幾次對我說,“你說我這輩子能嫁出去嗎?”,我知道這是她的心理話,因為她確實感到焦慮了。這不是年輕女孩子說談不到男朋友的焦慮,因為年輕姑娘就算暫時談不到,也還可以等,緣分總是有的,只是遲來早來的問題。但這個女孩子不一樣,如果三十六歲沒找到對象,三十七歲就更難,三十八歲會更更難,每過一年,難度係數就大一倍,一旦過了四十,能不能嫁出去就不是疑問,而是結論了。所以哪怕她經濟條件不錯,收入也還行,但扛不住歲月流逝。她是家裡的獨生女,如果哪天她父母不在了,真不敢想象她一個人怎麼生活。這大概也是她內心所悲傷的吧。


鹹魚情感


我身邊認識的最大的剩女有五十多歲了,高校的教授,最小的剩女剛剛三十三了,農村出來的女大學生,到處打工。我覺得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隨著周圍朋友步入家庭,她們基本上不和有婚姻有孩子的人交朋友了,說不到一塊玩不到一塊兒了!至於剩下的原因就是在最年輕的時候沒有稀裡糊塗的談戀愛,昏頭昏腦的結婚,你們看“婚”字不就是女人昏了就可以進入婚姻了。對男人、對感情太理智,太多挑剔,就像老太太買菜,總可以挑出對方一大堆毛病,然後單身的時間長了,也就慣了,最關鍵她們還都能夠養活自己,所以更不需要通過婚姻混口飯吃,至於今後何去何從,在兄弟姐妹中託付一個孩子,給錢對方最後幫自己送送終了。反正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陸丹顏究所


你這樣的男人,打死我我也不嫁!

女人30一枝花,40歲就是豆腐渣。女人如花,嬌豔欲滴的青春雖不是曇花,卻也的確經不住歲月的敲打。

剩女們到了三十五歲會是什麼心態呢?

高不成,低不就。她們之所以成為剩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歲月有情,緣分未到。你信不信?越是優秀的女人越是容易被愛情遺忘。

1983年出生,有“中國體壇第一美女”美譽的藝術體操冠軍戴菲菲,退役後涉足影視圈,驚豔出演了很多角色。1981年出生,有“中國第一高”的排壇美女趙蕊蕊,退役後創作的科幻小說《彩羽俠》獲得國際銀獎。還有很多影視界明星如俞飛鴻、潘迎紫、楊恭如、鄧萃雯……她們都是過了35歲還沒找到屬於她們的真命天子。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平常百姓家庭中的剩女也有千千萬。有人粗略統計,僅僅一個北京市剩女就超過50萬。

三十五歲的女人,有失就有得,不是嗎?遲遲找不到愛情的她們心智更加成熟,姿態更加優雅,人格更有魅力,經濟更有實力。

另一方面,她們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愛情追求,在心裡,在夢裡,等著屬於自己的白馬王子。

如果我也是剩女,我的心態就是這樣,有人嫌棄我打死我我也不嫁,如果有人願意拿命來陪,我就是最美的九兒,明天我就找個人嫁了。


九兒就要出嫁了


不嫁就不嫁了唄。

在30歲之前看著身邊的人都結婚了,所以會很著急,恨不得是個男人就嫁了。並且這時的女孩還年輕,總想找個男人依靠。

但到了35歲,對婚姻已失去信心,並且隨著閱歷的增加,自己一個人可以獨自生活,也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所以已經不著急嫁了。

我一個女同事,33歲時自己買了房買了車 這幾年也不在相親,全身心的投入工作,閒暇時間就健身旅遊。每天曬朋友圈,看著日子過得很不錯,很讓人羨慕。

結婚是一種生活,不結婚也是一種生活,沒有什麼對錯,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好。


兮兮說情感


35歲大齡剩女的心態是怎樣的?大齡剩女也許只是完美主義者,一心想找個完美的人,又也許是沒有包容心的人,忍受不了別人的缺點,

  或者還可能是小時候童話故事看多了,可是現實中沒有遇到王子,所以用寧缺毋濫安慰自己,最終蹉跎了歲月,耽誤了自己。

心態一,喜歡把現在男朋友跟過去的的對比

  剩女在年輕的時候

  遇到A,本科沒錢,不同意;結果A工資高了。

  遇到B,就要求B本科有錢,至少不能比A差,但B沒有房子,不同意;結果B的父母幫他買了套房。

  遇到C,就要求C本科有錢有房,至少不能比B差,但C沒有車,繼續不同意;結果C的公司配車了,

  遇到D,就要求D本科有錢有房有車,至少不能比C差,結果有2兄弟分財產;繼續不同意

  當加碼到一定程度時,自己年齡大了,條件也一般了,就剩下了

  心態二,喜歡把自己男朋友跟閨蜜的男朋友對比

  真實事件,A女漂亮過大多數女孩,年輕時挑。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嫁人,A眼中的次品。結果別人夫妻夫唱婦隨,日子越過越紅火。心裡著急,年齡大了,嫁給一個老實男(貶義詞),日子還是過不上前。

  越想越氣,自己比自己朋友長的漂亮,日子比別人差,結婚沒幾年就精神失常,被她老公鎖在家裡10年。還好A的老公對她不離不棄



CoCo公主靈兒


身邊有幾個朋友屬於這類,看到這個問題有話想說。35歲,大多已是成熟女人了。有句話說,成熟女人,是可以收放自如你的雙腿。也就是說,在小女生眼裡,戀愛了同居了就想結婚,但成熟女人會控制好情感、性、婚姻生活的關係,她很明白這三者不可混為一談。

第一,大部分35歲女人內心:我大齡未婚,但並不能定位為“剩女”

現代社會,尤其在大城市,觀念是開放的,不婚也是一種受很多人支持理解的生活方式。何況成熟就是不斷的拋棄形式去看本質,而本質所體現出來的成熟,必定是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它是女人那張經過歲月沉澱的溫柔的臉,是一股充滿韌勁的力量,是輕盈而又堅定的目光,是美的亮眼的光芒。

第二,大女人心理:賺錢,美容,活出精彩,男人只是調劑品

有自己的思考主見,不會隨波逐流,是這部分人的特點。自信心比較足,生活獨立,精神世界強大。工作、社交帶來充實的感覺,戀愛還是有的,但明白對方的分量,要進入到生活和家人圈子,還是要綜合考量個方面條件。很會控制節奏,也很會管理自己的需求。

第三,追求完美型女人:他總有一點讓我不能滿意,不想草率結婚,還在等待白馬王子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你來,我欣喜迎接,你不來,我也會一人獨賞這美妙的人間四月天。內心有夢的女人,有多愁善感的一面,35歲,她還是可以步履輕盈看上去像三十一樣,不是雷厲風行的成熟,而是自我內心的平靜。


知否小姐情感社


35歲後的女人不一定是剩下的,只是沒找到合適的人嫁而已或是不想嫁,試問在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的狀態下,還有嫁不出去的女人嗎?在一些地方甚至還有花錢去國外買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權時代的到來,當今女性地位越來越高,同時也越來越獨立自主,不在依靠男人了。他們大部分都可以自給自足,有著穩定的工作收入,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她們大多從尚自由,對情感寧缺母濫,與其找一個不合適的,還要生孩子、相夫教子,照顧公婆,還不如一個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照樣活的優雅從容。

當然可能也有一部分人,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被家裡催婚的,自己也著急的,一個人很孤苦的。整體來看這幾年不婚族越來做多,可能和這幾年離婚率攀升有關,也和經濟有關,許多原因的疊加,使人們的婚姻觀發生了顛覆的變化,讓很大一部分人開始恐懼婚姻,所以才有了所謂的剩男剩女,其實他們並不剩下來的,而是遊走在圍城之外的,有著獨立自主思想的新時代女性。





朝花夕拾long


為什麼會有一個這樣的詞彙叫做“剩女”,為什麼我們這些選擇“獨立並且努力工作生活不將就每一段不幸福的感情生活”的女性會被社會貼上“剩女”的標籤!

縱觀很多文章,都說“美國沒有剩女”“法國沒有剩女”哪裡哪裡沒有剩女,這也不過是吸引人眼球的文章罷了,譁眾取寵,哪個地方都有大齡女性選擇無婚姻的生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是人家並不給自家女性貼上“剩女”的標籤。因為自由主義,以自我為中心,我的需求我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思想才讓他們在面對自己年華即逝時從容淡然,還活的越來越好!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杭,周遭正是30+的單身女性,她們收入可觀,能養活自己,也不盡然都有車有房,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共性:她們喜歡取悅自己。不管是週末約個小姐妹喝個下午茶曬甜品,做個美容健個身保持好狀態,還是工作狂連軸轉,她們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著,展現自己的獨立自主、熱愛生活、追求自由,因為她們知道,唯有依靠自己才能過程想要的生活。當然在一年中,也會有孤獨想戀愛、想有家庭的時候,但是在她們心裡,唯有找到合適的另一半,才能把自己全盤託付,對於她們來說,這是一個“風險投資”,是虧是盈,都需謹慎選擇!

這樣的女性,多可愛,像一朵永不凋零的鮮花,自由綻放。
所以,我很想,這個社會可以不對女性貼標籤,不叫她們剩女,給她們一個自由生活的空間,從觀念認知和生活方式上。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活成什麼樣,用不著別人來干涉。

不妥協,不將就,聽從內心,過完一生。


請問玖姐丫


您好,我是@小豆侃事很高興解答您的問題。

剩女問題不但是個人問題,覺得還是一種社會問題。剩女們在35歲以後只有一個心態,那就是我自己一個人過挺好。


對於不同社會環境下的剩女們,心態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列舉一下,各種剩女心態:

一、孤立、傲慢型心態

有的剩女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所有男人都配不剛我,也不想讓任何人闖進自己的生活來打擾自己。

往往表現出來,傲慢、孤立自己感覺非常良好,總是看不起身邊的男性。

二、找不到合適的心態

有些剩女是想找對象的,他們從20多歲就開始找,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他們覺得不能便宜了一些平庸的男人,就一想下一個會很優秀。

就這樣類似“狗熊掰棒子,一個不如一個”結果,自己歲數大了,也不好找對象了。

三、自己獨立心態

有些剩女非常獨立,自己有一定的經濟來源,有容貌,有身材,但就是不找對象,她們覺得自己能養活自己,為什麼該找個人來束縛自己。

這種心態導致,歲數越大越不想找對象,一直但35歲以後就覺得,人生已經過半,有誰沒誰都一樣了。


所以說,剩女們的心態就是一種,我自己能行,不用任何人來打擾自己的。但是她們也有孤獨的時候,尤其是過年過節時,同齡人都一家好幾口,只有自己孤苦伶仃。

如果您身邊有這種大齡剩女,請多去關心一下她們,如果有機會的話給介紹一個對象,老了以後好有個伴。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