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要援助醫療物資又挑三揀四的國家你怎麼看?

智銳評


人家不是挑三揀四。確實我們的口罩設計是按中國的嘴臉設計的,肯定不滿意。我們的試檢盒肯定檢準率不高,人命關天時,別人肯定有說法。不要因為你們是捐贈,在死氣沉層時別人一定發牢騷。作為我是此道.職能管理者,我是決不會好心別人不滿意的事所謂的捐贈。我會派一個醫療小組帶上自用物品,一是推廣中藥,二是對來華裔人作特危搶救,也免得外藉華人回國帶病。三是起到誠心抗疫的義務。


檢音釋光


中國人真的是要對某些國家有點警戒心,尤其是某些歐洲國家。

舉個例子,就這段時間荷蘭國家電視臺NOS說從中國進口的口罩沒有達標,被召回,這是荷蘭新聞原文



我一開始覺得是不是質量問題又惹禍了。

然後仔細看新聞,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新聞原文是這樣的:


說根據CDC的建議,已經批准了進口KN95標準的口罩。

等口罩到了荷蘭,荷蘭人怎麼做的呢?我們看看新聞原文


根據荷蘭國家電視臺說,“據說這批口罩質量很差,既不是FFP2的標準,也不是安全性較低的FFP1的標準,充其量只是某種FFP0.81”


這個新聞就是有詐的,你荷蘭自己要訂購的口罩是KN95的口罩。

中國廠商給你發過來了KN95的口罩。

然後你荷蘭又拿FFP2的標準去要求KN95的口罩?

有沒有天理啊?級別不一樣,價格都不一樣好不好。

還有一些媒體,純粹是壞,明明是荷蘭自己買錯了,然後德國的媒體德國之聲說:



德國之聲說:荷蘭召回從中國購買的“有缺陷的”口罩。

光這標題都已經歪道不知道那裡去了。

那我找德國人買大眾汽車,等汽車到了,我按照寶馬和奔馳的標準來測試行不行?

肯定不行啊,這很簡單的道理啊。

假新聞鋪天蓋地,要買口罩就老老實實的按照標準買,想買FFFP2的口罩,就要給FFP2口罩的錢。

KN95口罩非常清楚,N代表不防油性顆粒。拿著KN95的口罩,用FFP2的標準去測,不是蠢就是壞。

這段時間也請國內廠家一定要注意了,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捐贈,一定要注意,這些外國佬很坑。

2005年美國海嘯受災的時候,美國非常缺石膏板,北新建材出口了一批紙面石膏板,本來是為了給美國重建受災房屋的,結果美國人住的不舒服,然後VBA北新建材給告了。

2009年,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檢測報告顯示:所謂的問題石膏板有害物質沒有超出美國石膏板的產品標準規範,報告指出,即便是沒有中國石膏板的房子裡面,室內如果空氣循環和建築設計不合格,其含甲醛也很高。而且被調查的中國石膏板都有ASTM標誌。

但是美國那邊就一直告,由於訴訟期間導致北新建材無法出口,北新建材最後只好庭外和解了事,賠了一大筆錢。


大家注意的是,在國外不需要案子成立不成立,只需要不斷的訴訟就能把一個公司拖死,這在美國司空見慣,這裡面沒有什麼正義不正義一說。


李建秋的世界


確有其事的整飭修正,無中生有的據理力爭。

在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我國作為前期情況最嚴重的疫情國,成功遏制了疫情擴散,給各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取得初步勝利後,中國以外地區疫情開始嚴重,在自身困難的情況下,我國展現大國風範,給各國提供抗疫物資,不顧鞍馬勞頓,向意大利、塞爾維亞等國派出醫療隊。



因為此次疫情來的突然而猛烈,類似大規模對外援助及醫療物資供應,又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參照,以至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比如對某些醫療物資,歐洲和我們執行標準不同,歐盟是CE認證。雖然在使用功能差別不大,但還是有區別。比如我國KN95口罩,美國叫N95,歐盟的名字是FFP2,但防控效果是基本一致的。這倒也沒什麼,出點手續費通過CE認證就好了。然而某些認證機構卻趁機漲價,從最初的8000歐漲到28000歐。



更有甚者,由於平常高高在上,輕視中國醫療產品:“他們那麼落後,生產的物資合格嗎?”“從中國進口的口罩會不會帶來病毒”?一時間各種質疑不斷,我們對此的回覆很堅決:“有本事你就別用!”

聽來甚是痛快,再出於好心,行善也是需要底線的,當然這些人還是會用。



另外在西班牙爆出,從深圳進口的檢測試劑盒不準。那麼經過溝通,真相已大白於天下:起因是西班牙方面,未根據使用說明,嚴格對鼻咽採樣、提取和操作。東西是對的,但你用的方法不對,當然會出現問題。在事實的面前,西班牙決定繼續從該公司進口,一場風波化於無形。



意大利的情況很嚴重,我國也派出醫療隊給予幫助,這些醫護人員和專家都是我們的寶貝,經過一個多月國內抗疫,本就處在超負荷狀態。然而意大利對此提出進一步要求,希望中國醫療隊接管ICU(重症監護),這就有些得寸進尺了,在此對那些奮勇抗疫的援外醫療隊表示心疼,實在撐不住咱撤吧…



幫助別國度過難關,一般有兩種結果:在感恩的國家會收穫友誼,但不排除有不領情用完就扔的,對於這樣的國家一定要區別開來,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越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