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飲食習慣的演變

古代人飲食習慣的演變

中國古代北方文明的先期發展與農業生產的領先地位,決定了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基本上是以北方飲食禮俗、習慣為基礎而形成的。以北方飲食文化為主體的中華飲食文化在古代社會發揮過重要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著重要影響,併成為文明時代的重要行為規範。後世南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雖超越北方,但在飲食文化傳統方面也只具豐富完善、揚棄繼承之功,並未從根本上否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

古代人飲食習慣的演變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食禮是一切禮儀制度的基礎。北方地區長期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文明初期的相關飲食禮俗與規定大多是首先在這一地區產生形成的。帶有濃郁流民習氣的漢高祖劉邦在即位後曾遇到“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的混亂局面。賴叔孫通“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以成朝儀禮法。“竟朝置酒,無敢喧譁失禮者”,劉邦乃“知為皇帝之貴也”。叔孫通所參考的古禮秦儀,包括先秦以來逐漸形成的飲食禮儀。《洪範》八政以食為先的思想以及《周禮》、《儀禮》、《禮記》中有關飲食的規定與要求,因被奉為經典而為後世所遵從。先秦諸子學說雖異,然同受農業母體文化之滋養,都不同程度地重視或關心食事。老子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言,說明他精熟飲食理論。“治身養性者,節寢處,適飲食”,明確提到飲食對人的修養的重要作用。墨家以飢不得食、寒不得衣、勞不得息為“三患”,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節儉理論。注重禮儀禮教、講究藝術衛生是儒家食教的重要內容,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飲食思想與觀念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核心。

古代人飲食習慣的演變


中國在很早就出現了飲食生活方面的專題著作,這些飲饌類文獻稱為食經。《漢書·藝文志》記有《神農食經》七卷;《隋書·經籍志》記有相關食經十二種,七十一卷;《新唐書·藝文志》記食經類著作五種,一百六十二卷。這些論著大致能反映先秦至魏晉南北朝間飲食文獻情形。遺憾的是這些可貴的文獻大多已經散佚。《齊民要術》第八、九兩卷為現今所見隋唐以前最完整最有價值的烹飪著作,約佔全書2%的篇幅,徵引《食經》、《食次》等文獻達144條之多。《食經》作者可能是崔浩,為河北清河名族;《食次》撰者無考,有人認為乃《食饌次第法》省稱。由《要術》徵的引內容考索,《食次》亦為北地食饌之法。賈思勰,山東益都人,曾任北魏高陽太守。從“採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判斷,《要術》所載耕農、醯醢之事,當多為賈氏家鄉或任官之地的情形。唐以前飲饌著作基本上出現在黃河流域,或能反映北方飲食文化的歷史地位。


古代人飲食習慣的演變


日本著名食物史專家蓧田統先生曾撰《近世食經考》一文,他認為“宋代與前代比較,漢人的勢力明顯的向南方擴展。但在日常的飲食生活方面,大體上仍然是唐代的延續”,近世化的影響並沒有明顯地反應到廚房裡面。南方飲食文化發展,大致與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同步。尤其是宋室南渡,促進了京菜(河南菜)與江浙菜之融匯。至明清時期南方飲食文化反而後來居上超過了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