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怎樣讓孩子正確使用手機?

5G視程少年行


疫情期間根據自己孩子上網課的經驗。總結以下使用手機的方式:

首先,根據孩子一天上網課的學習時間,來安排使用手機的時間。如果家長在家的時候,僅上網課的時間給孩子使用,非網課時間手機有家長保管。

其次,使用家長模式,對孩子的手機中的應用進行控制。只允許安裝和使用與學習有關的APP。

最後,針對於孩子上網課所需要學習的時間,測算出手機每天所用的耗電量。比如每天耗電量為60%。那充電只充到60%。充電器和充電電線有家長控制。

所以通過以上幾種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疫情期間手使用手機情況。


放肆旅途


培養使用思維、制定使用時間、規範觀看內容

第一,現在很多孩子和家長基本認為手機=打遊戲,這是一個認識誤區,也是一個孩子使用手機的錯誤模式。我們每個人只會把自己最關注關心的內容凌駕在使用終端之上,孩子也是如此。比如愛看短視頻的認為手機=西瓜視頻、愛看新聞的認為手機=今日頭條、愛打遊戲的認為手機=王者吃雞。我們需要從這背後深思孩子從一開始接觸手機的時候就是這麼認為的嗎,手機就只能是打遊戲的設備不能成為學習的工具嗎。我們是不是可以嘗試培養孩子使用手機的思維,比如我們完全可以教孩子學會用手機詞典查英文單詞;用手機語音教我們唐詩宋詞,這是可以在孩子剛剛接觸手機的時候進行干預和培養的。

第二,制定一個合理的手機使用時間,這個不一定標準一致,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靈活調整。但是最好不要連續使用超過40分鐘,否則對於孩子的視力、骨骼發育、手機依賴度都有影響。同時可以給孩子一定一個手機使用時間的兌換規則,例如做家務、寫作業完成度都可以和手機使用時間掛鉤。

第三,手機畢竟功能眾多、各種信息和內容的吸引力都比枯燥的學習要有誘惑力。所以如何能有效的規範孩子觀看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通過手機加密和流量限制功能固定孩子可以使用的app種類、通過手機的兒童模式固定孩子的瀏覽內容、當然也可以和孩子進行約定並觀察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想辦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同時,應該學會規範家長的使用習慣,我們不能妄想一個天天拿手機玩王者的爸爸能有一個一直拿手機學英語的兒子。





淘淘爸帶萌娃


有一項調查對1000名0-5歲幼兒父母進行調查,其小孩的智能手機使用率高達80.4%,其中,3歲就開始玩手機的孩子達到32.5%!

解決孩子玩手機問題,先來分析下孩子玩手機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玩手機氛圍太重。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玩耍時,如果爸媽在玩手機,孩子想玩手機的慾望會提高1-2倍,所以,爸媽不應該經常在家裡玩手機。

2、順著孩子愛玩的天性。孩子天生愛玩,出於對手機的好奇,裡面有動畫片,電影,遊戲等,這些對孩子都很有吸引力,但是有些父母卻為了哄孩子,主動給孩子手機,從而養成了玩書記的習慣。

3、父母陪伴太少。如果讓孩子選擇爸爸媽媽和手機,他一定會選擇爸爸媽媽,如果爸媽能陪他玩耍,陪他閱讀,他也不會選擇手機。

4、家庭氛圍不好。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家庭氛圍不良,孩子缺乏父母關愛,也就不願意呆在家裡,於是上網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所以,想要孩子正確接觸手機,家長以身作則非常重要。同時,控制時常,和善而堅定的方式拒絕孩子長時間玩手機,並告訴他壞處。



胡哥聊育兒


手機儼然成了兒童教育裡的洪水猛獸,是絕大多數的家長頭疼的問題,看著孩子需要手機的樣子像吸毒一樣,讓我惱羞成怒。

但是我忽然回想到二十年前,我爸媽拿著棍棒在網吧外等我的樣子,忽然有點輪迴報應的感覺。

由此,我有了以下的幾點感悟:

第一,洪水治理,堵不如疏

手機真的是洪水猛獸嗎?今天的手機和昨天的電腦都是資訊爆炸後的必然產物,除了換了個外殼,毫無變化,時間證明八零後沒有被電腦廢掉,八零後憑什麼覺得零零後,一零後會廢掉呢?這簡直就是讓理論衝破了現實冷靜的頭腦。任何問題,都應該冷靜思考,想辦法解決,把路堵死,並不會讓危險自己走開,現在不讓玩,看你能管到幾時。

第二,科學管理,勞逸結合

孩子既然會玩手機,證明他智商不比你差,和他友好的協商玩的時間,告訴他規矩,讓他學會自己管理,有獎勵,有處罰,才是有效管理,對大人有用的,自然對小孩子有用,畢竟都是人,無論大小。

第三,正確引導,樹立三觀

抽點時間陪小孩玩遊戲,我不認為會有什麼不好和難點。走進他的世界,告訴他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讓他先從你的視角瞭解這個世界。難道不香嗎?


美好來臨時


馬上就要迎來期末考試了,老師、孩子、家長都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但是,有的孩子依然沉迷於手機遊戲,家長怎麼說都不聽。

電子設備帶來的新鮮好玩的體驗極易成癮,倘若孩子無節制地沉浸其中,不僅會消耗大量寶貴的時間,還會損害健康,侵蝕心智,養成壞習慣。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的永恆的課題。

手機是把雙刃劍,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早已無孔不入地滲透到了他們的生活中,即使拿走他們的手機,斷掉家裡的網絡,也不能杜絕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一味堵是不行的,變堵為疏才是上策。

1、家長應以身作則

有些父母一再抱怨自己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機的時候,自己也是整天抱著手機玩的沒完沒了,如果說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於孩子的勸服力又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孩子在學習、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應自覺的把手機放到一邊,養成一個良好的模範作用。

不管工作多忙,不管生活壓力多大,家長都要抽出相應的時間,多陪陪孩子,多進行一些活動,來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一旦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就不會那麼沉迷於手機了。

2、陪孩子一起使用

有研究指出,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和溝通,再加上妥善的時間管理,能夠有效地避免孩子電子產品成癮。

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作用,為孩子選擇那些畫質精美、情節健康、最好是包含生活或科學知識的遊戲或節目。

和孩子一起觀看,討論,引導他們發散思維,“如果是你會怎麼做?”“這個實驗真有意思,待會我們也試一試。”

手機不僅僅是可以玩遊戲,上面也可以下載很多學習軟件,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3、做好約定

作為父母其實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一個時間,規定一天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再者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孩子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毫無節制、毫無選擇的去玩。

實踐證明,事先的約定比事後的懲罰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實施,同時“約法三章”的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4、豐富孩子的生活

家長們可以儘量多陪陪孩子,親子閱讀、做手工遊戲或者一起出去運動。週末的時候,帶孩子去郊外遊玩,親近自然,用親子活動替代電子產品。

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爸媽的關注,當他們從親子游戲中獲得快樂和滿足,就不會吵著要玩電子產品了。


可愛的嚶嚶醬


第一首先要靠孩子自覺性,自己掌控使用手機時間,有效查閱資料,合理觀看內容。讓孩子自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次,5G是新時代,新潮流下的必然產物。電子設備是科技的進步,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高,人均使用手機的數量高。手機的內容信息視頻範圍廣,無奇不有,內容豐富,誘惑力大,而然孩子的自控力有限,很多會沉迷於網絡遊戲中,無法自拔,並且有的會花充錢買皮膚。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浪費金錢。會使孩子的成績急速下降,影響孩子的成績。所以要合理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次數已經時間。

針對於現在疫情時間,學校聽課,實施網課教程,家長掌握住孩子上網課的時間,控制好給孩子手機的時長。




卡通益趣園


第一,合理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孩子的自我控制力還是比較差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應當規定孩子可以玩手機時間的長度,還可以制定一定的條件,比如,在一天內,完成作業的條件下可以玩一個小時,或者在一天內,完成一次學習任務可以玩一個小時……

第二,正確的引導。

孩子的世界觀還不完善,手機上的各種不良信息很容易誘惑孩子產生好奇心,從未一步步吞噬他們的認知,形成錯誤的認識。這時候,家長就需要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

第三,正確的認識。

手機是未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把雙刃劍,應當使孩子正確的認知到手機能夠在生活以及學習上能夠給他帶來哪些便利。



有個小明


1/4 分步閱讀

智能手機作為一款移動終端,兼顧便攜性與隱蔽性,傳統的方法很難管控。如果家長一味地沒收或者檢查孩子的智能手機,很容易助長孩子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都是十分注重隱私的,父母隨意查看其手機的話,會觸及孩子的心理逆鱗。如此野蠻粗暴的做法只會拉開孩子與家長間的距離。

2/4

管理孩子玩手機其實是一件鬥智鬥勇的事情,家長既要明確地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同時要注意方式與方法,避免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對於“管控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家長們還是應該選擇靠“高科技”的方式來解決,格雷盒子就是這樣的軟件。“格雷盒子”具有過濾不良網站、管理遊戲軟件權限、上網時間設置等多項功能,家長可以直接在孩子的手機或電腦上進行設置,幫孩子過濾掉不安全的網址鏈接;一些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遊戲也可以直接加入黑名單;時間設置可以解決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和電腦的問題。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遠程截屏”隨時隨地掌控孩子的上網情況,真正做到呵護孩子上網安全。

3/4

在孩子開始接觸手機網絡時,家長就要讓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使用觀念。網絡可以給他們帶來哪些益處、也會存在哪些危險、哪些網站是可以利用的、哪些信息是絕對不要觸碰的、怎麼避免詐騙、遇到危機時應該怎麼處理等等,讓孩子對網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更有利於幫助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4/4

儘管孩子對上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但網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仍然會防不勝防地出現在孩子面前,而家長無法時刻關注著孩子的上網情況,當孩子遇到這些網絡垃圾時,很有可能就此受到不好的影響。


蟑螂說電影


現如今,很多家長視手機為豺狼,看到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不能自拔,就對手機深惡痛絕,認為全都是手機的錯,恨不得把全世界的手機和遊戲禁止了銷燬了。

我覺得這麼想,應該是為了表達對孩子手機上癮,痴迷玩遊戲,不務正業的擔憂和諷刺,的確現在的網絡發達了,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包括孩子。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處於數碼時代,這就註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

我覺得強制的要挾孩子不讓他們玩手機,是不對的,因為在手機的誘惑下,孩子會偷偷的揹著你玩,那還不如讓他正大光明的玩呢,是不是各位家長?

所以要跟孩子商量好,儘量的去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也可以利用手機好的一方面來教育孩子。

手機上有大量的電子書、有大量的新聞資訊,大量的學習資源。所以手機能幫助孩子開拓眼界,在各種價值觀的衝擊下,形成自我的價值觀,能清醒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心智會更加的成熟健康。

很多學習類的軟件都很適合孩子,你在應用商店可以下一大堆。但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行了,勿貪多分散注意力。這類軟件就像是輔導書的彙總,是一個針對孩子學習的百科全書,又問體能很快地得到解答,還自動形成錯題庫,甚至能做學習計劃,監督提醒孩子。孩子能好好的使用這類軟件不請家教都能保持成績優異。

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在現在的社會過時了。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做個規劃,讓他合理的使用手機,防止孩子掉進手機的坑裡。

可以帶他們參加社交活動,或者讓他們多鍛鍊身體。飲食上可以為還做防輻射的營養菜餚。可以在家裡養些防輻射的花草樹木。

還有廣大家長要注意的是,手機有輻射,長時間用很傷眼睛,所以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的玩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