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外王學”指的是什麼?

朱八戒CC


內聖外王,雖然是由莊子首先提出來描述儒家的一個概念,但由於其概括精到,其後的儒家大賢都肯認這一論述,將其作為儒家理念的終極表述。其大意是通過修身不斷提升自我境界到達內聖的地步,同時通過各種推己及人的工夫來教化他人,最終在政治上達到“聖王”的程度,實現整個社會的大同。這個終極理念一直為儒家的踐行者們所認同,其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張載所提出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由修身起步,一步步推擴,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志向,一直是古往今來儒家學者的根本志願。


蘇子吟


全名為:內聖外王之學。

“內聖”是指四書之一《大學》所言:誠意正心之學;“外王”是指四書之一《大學》所言:治國平天下之學。前者為內修之學,為儒家治學立言之根本;後者為外用之學,為儒家建功立業之通途。


國學歸元


一個國家的綜合治理好不好,生產力與創造力有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僅有一個理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有具體的路徑與方法,即需要實用性很強的各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長足發展,方可望實現之。

《大學》:先治其國。

“天下”的概念

“天下”這個概念,從大處講,全部宇宙和整個天地,皆為天下;從小處講,政權所及或文明所化之處,皆名天下。故“天下”一詞不確定,無方所。

天下為君主所主持,所謂“君臨天下”者是也。比天下小者為“國”(古時之國,皆指依君主封疆所建之國,即諸侯國是也)。比“國”小者,為“家”。秦代之前的國,皆為封建之國,即君主將有功有德之臣,賜予大小不等之封地,令其於此所封之地上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政機構,行使統治權和管理權,且此權力多數為世襲制。

迨及秦代,秦始皇廢除封疆建國制度,改為由中央集權下的郡縣制。此郡縣之行政長官由中央政府或皇帝直接任免,且無世襲。漢代初年,其政治制度為封建與郡縣雙軌並行,以郡縣制為主。但漢初的封建已與三代時大不相同,其獨立性、自主性、世襲權等大為減弱,被中央政府和皇帝強有力地監管掌控著,很多封王和諸侯國,幾乎形同虛設,有名無實。無論是先秦時期的諸侯國,還是自秦代開始的中央帝國,其為國者,則一也。

儒家的“治國”理想

一國有沒有治理,治理得好不好,在儒家,是有著清晰標準的。社會公平度高不高?物質財富累積的多不多?政治架構合不合理?人民的幸福感強不強?各級行政長官是否賢明勤儉?文化推廣(即教育)得好不好和文明程度(即踐行德化人生)如何?以上列舉的最後一項,尤為重要。

儒者之治國理想,是於各國之中推行德化教育,使上下君民自覺地踐行仁義,通心性之理,明明德之道,彰顯心性於事事物物、表裡內外之中,落實道德於起心動念、人倫日常之間。

儒者此等理想不可謂不深切正大,不可謂不透理至極,不可謂不是為人生和人類(含家、國和天下)指明一條終極歸宿之道。問題出在,自古儒者持守此等理想太過謹嚴,終被此等理想所蔽所束而難自知。

為何“外王”理想不能實現

一個國家的綜合治理好不好,生產力與創造力有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僅有一個理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有具體的路徑與方法,即需要實用性很強的各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長足發展,方可望實現之。向來儒者於此一直沒有清晰的認識,以至於常被垢病為“腐儒”“酸儒”。

但其“內聖外王”之義理架構並沒有錯,至少在根本上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由內聖轉化為外王時,絕大多數時候是不能直接轉出去的,中間還需要建設和補充很多曲折和環節。其曲折和環節就是補充上經驗智慧、經驗知識和建基於此發展出來的各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重視經驗智慧、經驗知識,不發展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天下終不得平,國終不得治,家也終不得齊。

不僅儒家向來對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重視不夠,東方兩大傳統文明——中國和印度傳統文化,對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重視程度都不夠,前文已詳之。因為不能正視經驗智慧和經驗知識,致使包括儒家在內的整個東方文化,終究沒能發展出成熟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系統(如現代意義上的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等等),以成就“外王”之道。也就是說,外王之理想(即修齊治平)始終不能令人滿意地實現出來。

經驗智慧與先驗智慧

經驗智慧屬於心性之離其自己階段,屬於形而下的知識,所發現之真理屬於客體(客觀)真理、形構(結構)真理、外延真理、相對真理、後天真理、材質真理;先驗智慧屬於心性之迴歸自己階段,屬於形而上的知識,所發現之真理屬於主體真理、存在真理、內容真理、先天真理、生命真理。如若人們能在經驗知識方面,有越來越深入的探索和累積,這對我們進一步領悟先驗智慧、更好地實現對心性的迴歸,是有著絕大之助益的。故經驗智慧與先驗智慧為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任何一方皆不可缺失。

但經驗智慧和先驗智慧在價值標準上,是截然不同的。經驗智慧是階段性智慧,以佛語言之,是屬於現象(無常)之智慧,故屬於“末”,屬於“後天”之範疇;先驗智慧是永恆性智慧,以佛語言之,是屬於法界(本體)之般若智慧,故屬於“本”,屬於“先天”之範疇。宗聖曾子通過《大學》教導我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靜一號普洱茶


外王是指自信和通達,不苟且自私而愚痴。自私愚痴即無明,是自性之化現即"我″,自性無明是一非二即心即妄,故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內聖外王內聖即無無明外王即無無明盡,內聖即融合統一外王即界限底線意義價值。

儒學乃人性人道之本元,而佛道是天地自然之意志造化,天地是人類並萬類遊戲娛樂和諧之場所。


陽光明貞


儒家修身終極目標是進德修業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千年來能被士大夫及統治階級推崇就源於能利個人成就豐功偉業,能讓政權穩定長久,能利百姓安居樂業。

"外王"表現為治國平天下和其他外在事功。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中,“齊家、治國、平天下”就屬於廣義的"外王"。

所謂“應物而無累於物”就能"外王",“外王”也指通常我們認為的做事本領,手段,修為等,目的最終也是為了服務更多數的人。所以做事我們要有原則,心中要有策略,想要成功,還得靠自身多努力。

儒家的外王法是通過內心不斷的修養,成為“仁人”、“君子”後,掌握各種文化知識,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積極應對宏觀世界的瞬息變化,才能安邦治國,澤被萬民,達濟天下而實現外王的目的——國富民強。

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追求在春秋時期就已初顯端倪,其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排列就已經蘊含了“內聖外王”的意思,後世也出現很多以此為修身目標實現建功立業的"外王"。而近代曾國藩就是內聖外王法應用成功之典型人物。








伊沭陽


外王法,內聖外王之道。後世學者呢,無一例外的將其歸於儒家的主要思想。但是呢,並非儒家首創。內聖外王一詞最早出自《莊子天下》篇。但這並不妨礙用內聖外王,闡釋儒學。孔子的儒學思想內涵深遠。內容豐富,既能體現在道德人格方面,也體現在其政治思想方面。

那剩外網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該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於一道,即內聖外王之道。

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指人的人格思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人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

外王,是指,人的政治思想。

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可看出,內聖外王之道,是儒家,道家,法家三角思想集合的產物,以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

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雨謙國學


內聖外王,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王道”,和它對應的稱為“霸道”。

一個很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劉邦和項羽,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施行的就是“王道”,而項羽當時所行的就叫“霸道”。

再看如今的中美,我們可以很確定的講,中國的是“王道”,美國的是“霸道”。

關於“內聖外王”的讀音,估計有很多人讀不準確,又或者沒有聽說過。

“王”字有兩個讀音,分別是:[ wáng ]和[ wàng ]。

讀音為第四聲[ wàng ]時,指古代統治者以仁義取得天下 。組詞為:王天下、王此大邦。

而讀音為我們平常第二聲[ wáng ]時,一般指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或是首領,或者姓氏。

所以,內聖外王中的“王”字,讀音應該是第四聲。表示內心有聖人般的才德,對外能施行王道,治理天下。這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內聖外王”。


廣老師講國學


“外王學”應該指的就是儒家的重要學術思想之一“內聖外王”。

其中內聖指的是君主對國家內部實行聖明仁德的治理方式;外王則是指君主對其它國家的政策戰略,可以引申為國家對外的外交手段、政策和戰略。

同時該思想在儒家弟子的個人修為方面,要求弟子內聖,既是對自身品格的修行依據;外王,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方法。即《大學》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邊疆行者


發誓內化大量小心臟


雪碧南海


稱王稱霸。外王霸業也。外王不同內治,成王稱霸寸土不讓。維護霸業必須有強有力的軍事護王,對外是敵我矛盾不能手軟它國才可臣伏。不能總認為儒生就好欺負。孔子也文武之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