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家長之間代溝的本質原因到底是什麼?

桶家軍彡全員惡人


孩子與家長間代溝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所謂代購就是一代人與另一代人在喜好、習慣、思維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一般來說,因為社會的不斷髮展,父母與子女間出現一些“代溝”現象,應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們發現,現在的父母與孩子間的這種“代購”距離似乎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羊老師以為,這種“代溝”的進一步增大,恰恰說明了我們這個社會發展進步的迅猛。以前,社會發展速度較慢,人們的生活20年,三十年或許沒有什麼改變,或改變很小。

這就使我們和子女幾乎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這種情況下,父母與“子女”間的代溝相對來說就比較小,但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快速發展。

作為孩子或年輕一代,他們願意去接觸和學習新的東西,而作為年齡稍長的一代,則恰恰相反,他們更願意保持原有的狀態,對新生事物的熱情遠沒有年輕一代那麼強。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觀點、看法和我們以前的觀點、看法出現了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代溝”,當我們試圖用自己的觀點、看法去改變孩子的觀點、看法時,就可能在兩代人之間出現矛盾,這也可能是讓許多父母傷心的根源。

比如,拿最簡單的“吃飯”來說,我們“老”一點的一般更希望孩子能養成節約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即使有些剩飯吃了兩三頓還捨不得倒掉。

但年輕人可能更多偏向新鮮、營養、健康,對於“剩飯”“剩菜”一般不屑一顧。此外,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實施,國外的一些文化傳統,甚至理念等也對年輕人的世界觀形成巨大沖擊。

其實,代溝的現象,在某些方面也確實是表明了,我們有些父母在某些方面的落伍,當然,“落伍”也並不代表就是“落後”。

但不管怎麼說,父母與子女間出現代溝,並不是一件“好事”,這對家庭的和諧、教育、親情關係等會形成一種挑戰。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有時也確實需要“以時俱進”的勇氣,爭取不要讓自己落後的習慣、理念、思維等成為阻礙家庭幸福的絆腳石。

但願,我們每個家庭成員之間都能互幫互助、互信互讓,爭取減少這種所謂的“代溝”的負面影響,從而為維護社會的穩定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生活習慣不同

生活觀念不同

價值觀念不同


林風教練


1.代溝的形成首先當然是父母.因為父母比孩子年齡大,比孩子先成熟.作為成人,他們應該知道怎樣走自己的路,怎樣教育孩子.這絕對不時偏激.

2.孩子遇到自己解不開的學習和生活難題的時候,會不會找父母談心,就要看看父母的素質和水平去到哪裡.

3.素質可能是其次的,根本是父母有沒有要與孩子溝通的一顆心.如果他們有心教育好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從實際行動,從精神上和孩子交通.如果他們自己做不到那麼好,也會尋求醫生的幫助或其他有經驗有學識的成功人士和家長幫助. 4.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性格開朗的孩子,都會犯罪?和父母的教育有關.和父母是否與孩子溝通好有關,與父母是否從孩子角度出發有關.

5.有些孩子怎麼那麼聽話,除了性格以外,因為他們的教育方式和家長溝通可能比較好.有什麼生理和心理障礙可能都得到及時解決.所以他們會處理別的事情.

6.父母和孩子溝通不好,不單有代溝,而且有很多家庭和社會問題都難以解決.

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是孩子走在社會生活道路上的起啟蒙作用的人.綜上所述,代溝的責任主要在父母

8.我方認為代溝的主要責任在於父母:子女處在青春期也是叛逆期,這顯然不是這個辯題的主要因素.如果僅僅因為我們處在叛逆期而肯定代溝產生的因素在於我們,那麼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代溝,不僅僅在我們這一代產生,老一輩與我們的父母也存在一定的代溝.這樣看來代溝的產生明顯在於父母,他們並沒有很好的利用我們的這個叛逆期對我們進行正確的人生教育,而是利用他們父母的架子,對我們進行批評.我們對於他們所謂的"金玉良言\

一天影音製作


大家好,我是小東北ai,一個會烘培的寶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倆個孩子,一個10歲,一個16個月。大寶呢是女孩👧。今年上三年級哦。以前小的時候,孩子特別聽話,也非常貼心,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這話一點都沒有錯!但是有了二寶以後,精力有限,常常忽略了大寶的感受,所以漸漸的代溝就出來了,分歧也有了,尤其在學習上。


1我覺得原因很簡單。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們沒有給到足夠的陪伴,往往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父母的拒絕或者輕視都會導致孩子的失望,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多了,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回過頭來,我們再去找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卻什麼也不願意表達了。
2,站在我們的角度:我們總覺得自己是成年人,懂得多,所以總是用大人的方式教育孩子。這個不行,那個不準。甚至把自己的願望當成孩子的追著趕著的去讓順從和實現。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沒了稜角!成為大人的提線木偶一樣。孩子沒有了自我,心理上就會出現不平衡和叛逆。
3,用暴力教育孩子也是產生代溝最直接的原因。所以只要用道理能講明白的就不要動手打孩子!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作為父母,既然給了孩子生命,就要好好教育他/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努力的和孩子成為朋友和夥伴,你做的好孩子才不會讓你失望!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我是小東北ai。一個會烘培的寶媽。@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6dcc686a39749569bffb92abf9c86cb\

小東北ai


希望能幫到你,孩子和大人之間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我認為[握手][握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c3edfda8cfb4a889885322a31a2c1a2\

WO小飛鳥Vlog


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是情感、感受。都在事上說,如果在事上說的話,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365個理由3650個理由。沒有顧及到個人的情感感受。如果真能說出對方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感受,說出雙方各自希望的。在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相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d5d6360f71747f59867932f8d111daf\

修的路上


是歷史再前進的一種現象和證據


寒嬌


1.時代不同,各方面成長環境不同,當然想法不同

2.年齡不同,覺悟也不同,你自己與年輕時的自己想法做法也不一樣

所以作為年長者要沉得住氣,稍安勿躁,給小輩一點時間,能趨同最好,不能趨同也不要強求


君君德瑪


有代溝,家長也應該學心理學,應勢利導,既不能太嚴,也不能太鬆,應掌握一個度,而且不同的孩子釆用不同的辦法,父母應起榜樣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先做到,應嚴格要求自已,寬以待人。


錢玉琴3


談談我的看法,其實二三代人之間即“祖父母輩丶父母輩和子代”之間不存在代差,因為他們幾乎生活在同一時代。所受的教育丶所看丶所聞丶所想丶所面對的問題和所追求的東西基本一樣,不存在所謂代差。

但又於年齡丶生活經歷和經驗積累不同,老一輩已習慣於某些生活方式和某種思維習慣。而年青一輩尚處於學習丶探索期,其習慣和思想也較靈活和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兩代人在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丶態度丶處理方法上存在差異性。

而這種同時代出現的”差異性”(同一代之間也存在)是很正常的,完全可以通過溝通來消除差異達到彼此理解丶信任與支持。這就像一個推銷員丶政治活動家,通過對自已商品的瞭解,或政治家通過對自已的“政治理念”,對不同對象“男人丶女人”,老丶中丶青,甚至未成年人等,運用智慧和語言技巧把你的意思丶主張和好處給聽眾丶消費對象丶信徒等等講清楚,使對象能理解丶信任丶並最終接受和支持。那裡存在什麼代差呢?

代差,其實就是懶於學習丶溝通和做細緻工作的藉口和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