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的青春!看廣檢青年“戰疫答卷”……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戰“疫”大考前,廣水市人民檢察院的“80後”“90後”挺身而出、逆風而上、執著堅守,以擔當與實幹詮釋初心使命,以拼搏與奉獻扛起抗疫大旗,用大寫的青春作答,交出一份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義無反顧 疫線綻放“檢察藍”

“出現重症一名,女,77歲,馬上要轉院。”

“收到,請3組迅速支援。”

2月1日下午3時許,在廣水市人民檢察院駐該市第二人民醫院(後簡稱“二醫院”)執勤點,青年幹警韓琦果斷而熟練地向領導請求支援,不斷安撫患者家屬情緒,確保患者轉移現場安全有序。

該基層院共在二醫院設置4個執勤組、16名隊員,每天安排2組隊員日夜輪班,隔天一輪,確保24小時執勤任務到位到人。因為晝夜倒班,韓琦站崗10多天後血壓驟升,必須回家靜養。

疫情當前,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休整一天半後,韓琦主動聯繫領導,申請到家屬小區趙家巷小區站崗,讓“檢察藍”繼續在一線綻放。

元宵節前後,趙家巷小區出現1例確診病人,病人心裡害怕不願去醫院治療。韓琦隔著窗戶給病人做工作,聯繫病人家屬幫忙勸導,成功勸說患者前往醫院接受救治。隨後,病人的父母相繼發燒,韓琦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及時將病人父母在內的9名密切接觸者送往隔離點隔離,確保小區大環境安全有序。

“白衣天使為我們戰‘疫’,我們為他們站崗!”在二醫院堅守40多天的80後幹警闕正勝說,正是白衣戰士面不改色地來回奔波,幫助他消除了內心的恐懼,獲得了與病人近距離接觸的勇氣。

闕正勝的妻子是一名護士。接到防疫任務,夫妻二人“狠下心來”,將2個年幼的孩子交由父母照料,毅然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

放不下老人和孩子,闕正勝每天還是回家休息,在家自我隔離。一天,4歲大的兒子突然隔著房間窗戶對他喊:“爸爸,您辛苦了,注意身體!”稚嫩的聲音讓他瞬間溼了眼眶。

“沒有大家,何談小家?!”闕正勝說,家人的理解、同事的陪伴,是他堅守在漫漫長夜、堅持在風霜雨雪中的支柱和力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幹警們的全力以赴下,二醫院成功治癒200餘名患者,執勤隊員無一人感染。

“人民衛士、健康衛士!”3月11日上午,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歐陽傑一行向廣水市人民檢察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該基層院在疫情期間的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用心用情 巾幗貢獻“她能量”

賽過男兒英勇,只因選擇無畏。

小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廣水市人民檢察院駐金榜名城執勤點,總能看到幾名女性幹警不懼群眾牢騷、不畏病毒感染,嚴守小區大門。

“您好!非常時期請出示通行證件。”“您好,請配合做好消殺工作。”每當有人員出入,檢花梁煥環便會習慣性地說出“口頭禪”。正是這些有禮有節又溫暖備至的話語,感染著進進出出的居民自覺有序的接受測溫、登記。

“要發揮好女性的自身優勢,用親和力和感染力贏得群眾的配合和支持。”談到怎樣做好值守工作,梁煥環言簡意賅。

在該院駐金榜名城執勤點,還有許多檢花和梁煥環一樣鍥而不捨地付出著。她們既當小區門口的“守門員”,又當服務群眾的“貼心人”,以柔肩扛起責任,以堅韌詮釋擔當,讓一朵朵最美“女人花”綻放在抗疫一線。80後幹警張曉清便是其中一員。

張曉清回憶,值守時,一位空巢老人在收到電費繳納通知後,心情十分激動,到小區門口吵著要出門繳電費。瞭解情況後,她耐心地向老人解釋疫情期間不會停電,並請在場幹警協助說明,老人卻始終放不下心。隨後,她聯繫老人認識的小區工作人員前來解釋,終於將老人勸返。

針對老人無意間提到的“怕停電,在家吃了一天泡麵”,張曉清不忘囑咐小區工作人員:“多詢問老人的需求,關注老人的心理,讓老人安心居家隔離。”

“我家也有老人和孩子,能多幫點就多幫點。”張曉清真摯地說。

“檢花們不懼危險、不畏困難,以巾幗情懷撐起小區值守‘一片天’,以檢花力量築牢居民安全‘防疫牆’,在執勤工作中彰顯出‘她能量’。”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永勝充分肯定各位檢花在防控工作中的積極貢獻。

攻堅克難 主動請纓“挑大樑”

“白衣天使衝鋒在前,做為一名檢察干警,也該義不容辭地加入到戰鬥當中。”今年25歲的王祥隆在執勤日記中如是說。

疫情突襲,王祥隆主動請纓,前往隨州市杏林山莊隔離點開展值守工作。白天顧不上吃口熱飯、晚上強忍著不打盹兒、凌晨爬起來接收新的隔離對象……惡劣的環境時刻考驗著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卻未曾打倒他。

一輪值守任務結束在即,王祥隆接到母親發來的視頻。視頻中,母親囑咐他“去到隔離點也要注意安全,早點回家”。王祥隆滿口答應,沒成想當天就“食言”了。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留下來,再站一輪崗。

“我和同事相比,年紀輕、沒成家、牽掛少,留下來再值一輪,我無悔。”當晚,王祥隆懷著對母親滿滿的愧疚,在日記中寫下戰疫的決心。

不一樣的90後,一樣的青年力量。

那天大雪驟停,楊維春看著單位微信群不時跳出的抗疫動態,心有所動。飯桌上,他告訴母親:“同事都在為抗疫忙碌,我也想盡份力,一會兒我騎車去單位吧。”母親沉默了一陣兒,叮囑道:“注意安全,保重身體。”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楊維春頂著天寒地凍,在積雪殘留的馬路上,賣力地踩著自行車踏板,獨自騎行5個多小時,從家中趕到40公里外的辦公室。

回到崗位,他立馬投入到工作中,錄數據、寫彙報……一絲不苟。得知隔離點需要支援,他第一時間“站出來”,趕往隨州市杏林山莊,加入一線防疫隊伍。

言為心聲,行即責任。

疫情當前,該院青年幹警紛紛挺身而出“挑大樑”,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份高分“戰疫答卷”:80後檢察官楊白輝白天在醫院站崗,晚上回到辦公室埋頭辦案;90後檢花王珺人在家中心繫疫線,每日跟蹤全院幹警及家屬的健康狀況;上崗8個月的青年幹警餘一君宣傳內勤熟練上手,全力做好疫線幹警“後勤助手”……

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春天已然來臨,作為“青春戰疫人”,廣水市人民檢察院青年幹警必將乘勝追擊、再接再厲,以“滿分”努力鞏固“清零”成果;必將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奮力摁下復工復產“快進鍵”,讓廣檢青年繼續書寫“大寫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