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薦即將開學的高三學生看一部電影,你會推薦哪一部?

劉凱倫


大家好我是音樂大白鵝,如果要為即將開學的高三學生推薦的話我會推薦電影《面對巨人》,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高三,是老師給我們班的人看了電影中的勵志片段後,我在宿舍和舍友一起看的。相信很多高中生都看過電影中的一些片段。

《面對巨人》,電影名稱,由Alex Kendrick執導,講述是一位橄欖球教練如何讓球隊重拾信心與勇氣,並用信仰擊敗恐懼的故事。

這部電影對我的啟發很大,不僅是老鷹隊要面對巨人隊,我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巨人,工作的壓力,業績的壓力,學業的壓力,成績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生活的重擔,或者很多不順心的事情都會成為我們的巨人,而當我們面對巨人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今天在我的生命中,我是一個盡力的人嗎?我的信心是30碼?50碼?還是100碼?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抱怨機會不夠,而沒有去為了機會做準備,就像那個不去準備的農夫一樣,我們只是嘴巴相信機會,而其實內心,還是不相信的,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認真活在當下。

高三學生可以的話真的可以看看的,非常不錯的一部電影。希望他們可以面對高考並且戰勝它。





音樂大白鵝


剛上映的《銀河補習班》就不錯。

簡介

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馬飛面臨學業問題,儘管在學校看來兒子沒有可塑之處,但馬皓文從未放棄,鼓勵孩子找到心中的夢想併為之努力。馬皓文與校長求情,打算用一個月時間將馬飛的學業提高,證明他不是不可救藥的學生,“學渣”也是可造之材。

獻給父親,送給孩子。”

《銀河補習班》的宣傳語是如此的樸實無華,讓我在觀影之前小看了其內容的超高飽和,及其思想的先進態度。

表面上,電影講的是父子間的情感牽絆,兒子與父親的故事,忽近忽遠、成長別離,親情催人淚下;

中途一度進入《老師好》模式,窮兇極惡的老師,善良受辱的老師,沒有好學生,只有壞老師;

幕間休息是幾段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MV,90年代大事件回顧,金曲串燒;

接著有太空戲,很專業的唸白和極度緊張的救援,有點愛國,還有點科幻。結尾處是掌聲雷動,加油助威,伴隨有很強的民族性;

最後你發現,這部電影骨子裡,藏著一顆壓抑不住的戰狼魂。

亮燈前,銀幕上出現了這行字:獻給父親,送給孩子。

哪個父親?誰是孩子?

???

有人辯解,題跑的太遠是因為他想說的多。

我認為不是。或者說,是本身一個可以被髮揮的教育情景和父子成長故事,被過度發揮,演繹成為了一種姿態高昂的自我傳銷。

父與子的故事在電影裡並不少見,往往還是很受歡迎的正面題材。像《阿郎的故事》,《長江七號》,《當幸福在敲門》等等,他們都有個共同情節:受慘。

這類影片講述為生活壓迫,艱辛卻樂觀的父子倆,是如何相互感動、共同成長的。吸引人的東西絕對不是他們受的苦有多苦,他們面對的“壞人”有多惡,他們的口號多麼響亮,他們的成功有多麼地舉世矚目。

換句話說,父子的情感或許需要被外界的磨難襯托,但那些終究也只是個外因。讓父子倆感動到我們的,是經歷過這些以後,他們的改變,為彼此做過什麼,怎麼去做的,為什麼能做到。

成功,未必是當宇航員,當英雄。

失敗,也未必是英雄沒當好,橋塌了。

所以見得,《銀河補習班》這個故事的開端,就是有問題的。他的關注點並不在於如何教育孩子,當個好爸爸,一起渡難關,獲取好生活。

相反的,電影一開始就站在了脫離大眾的高位。

從始至終,都是在講鄧超這個好爸爸,是怎麼(用一張嘴),做好爸爸的。被賦予了主角光環的好爸爸鄧超,在電影裡無所不能,即便工作失敗,也是落魄英雄,能被平反。即便沒錢,也能靠本事找飯碗,從天而降那種。從學校到社會,任憑一張巧嘴是出盡了風頭,還不會翻車。最後,培養的兒子是宇航員,航天英雄,遇事不怕事,擁有一顆戰狼心。

做夢吶?

是,電影本來就是個造夢機,造的是導演的夢,這樣也沒法反駁。不過,打從情節失真的這一刻起,這部電影就很難獲得觀眾的尊重了。

因為他壓根兒就沒把觀眾放在眼裡,這是一部只顧自我高潮的失態作品。

拿鄧超飾演的馬皓文不斷教育兒子的方式來說,他告訴兒子要“一直想,一直想”,就能成功。

什麼叫“一直想”?

您哪怕說一句:不要放棄夢想,我覺得都可以。偏不,非要搞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觀眾也可以動動腦子,真的只要“一直想”就可以了嗎?

“一直想”能幹嘛?

一天看0.1釐米厚的教材書,到考試那天輕鬆拿下。那麼一天看10釐米不是更快,一天看10米不是更突飛猛進,有這本事當然不必讀書,嘴皮子功夫誰不會。

真這麼一直想啊一直想,不用迴歸大自然,誰都可以走火入魔。這樣的鼓勵和教導方式根本無法被拿來擺上檯面炫耀,這樣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樓閣,連講大道理都算不上,充其量,算是說大話。

更不可理喻的地方是,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影片對於這種臺詞的信心滿滿。天災人禍都不怕了,吃點苦算什麼?被冤枉算什麼?咱們只要一、直、想,就能成功啊!

表面上,電影是在探討應試教育的錯誤,鼓勵青少年多方面發展。實際上,電影情節一直處於一個超現實的理想狀態,既不告訴你是怎麼做的,也不讓你知道這是為什麼。給你講的道理,其實也沒啥道理。

作為導演的鄧超,追求的是一個無缺點的完美父親形象,他不在乎這個形象是如何建立以及有沒有可能建立,而是簡單粗暴的,就是要成為他。

影片創造的則是一個超現實的教育方式,儘管這種教育本身就萌芽於虛幻當中。

我認為,鄧超在《銀河補習班》中出現的問題,已經不在討不討論應試教育這個話題本身,而是他企圖脫離實際、拋棄生活,去觸碰超出電影範疇以外的自我標榜,以達到成效甚微的藝術滿足:他幻想自己是超人,是兒子的英雄,家長的榜樣,教師的追求。

更有甚之,他要讓你覺得,他就是他的電影。

哦,這倒也沒錯。

看的出,鄧超作為父親,心中對孩子有愛,想通過電影表達成為好父親的願望,亦或是希望孩子被教育成功的願望。所以我說他雖賣爛梗、忽悠人、耍雞賊,但特別真誠啊。

金曲人生,他的歌單很土,卻意味深重——生怕你聽不懂,傳播的是時代的召喚,大潮流下的細微情感,這難道不是在哪個年代都流行?

行。

全世界最會講道理的爸爸和最神童的兒子,在電影裡製造苦難,打擊惡的,宣揚自我。最艱難是,還要時刻顧及喜感。拼拼湊湊的春晚梗,前兩年的網絡俗段和拿現成的老金句:借了個第一次當爸爸、第一次做兒子的梗,草率結尾。

您是第一次當爸爸,但總不是第一回當導演了吧。頭腦簡單的痴人說夢,還想來幾回?

這一切,都非常的魔性。所以我全篇都不敢說這是什麼雞湯,電影裡暗藏著的賣血式教育,一點一滴可都是毒啊。

以上,對於《銀河補習班》,觀感真是七上八下,五味雜陳。“高光時刻”有點《飛馳人生》韓寒附體的意思,傲嬌救援那裡氣勢又不輸《流浪地球》般豪勇,最後為祖國加油,全民族的驕傲,《戰狼》上身。這得算是全中國的兒子啊……我有點理解開頭那句宣傳語的意味了。

就這點看,我挺震撼的。


書荒的老書蟲


我想要推薦《肖申克的救贖》我給你大致介紹一下這個勵志故事 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影視大公社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非常適合高三學生看的電影,叫《追夢赤子心》,由大衛·安斯鮑夫執導,西恩·奧斯汀、喬恩·費儒主演的體育勵志電影。主人公魯迪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是兄弟幾個裡個頭最小的一個。全家的男人都對一項體育運動極其狂熱,那就是橄欖球。他們是聖母大學球隊的忠實粉絲,電視上的比賽轉播每場不落,但當魯迪向家人宣佈自己勵志到聖母大學打球時,全家人都不以為然,因為魯迪生來身材矮小,在他們眼裡根本就不適合從事橄欖球職業。高中畢業前夕,魯迪因為成績不佳原本的夢想也破滅了,畢業後的他像哥哥一樣進入了鋼鐵廠工作。22歲生日那天,魯迪的好友送了他一件印有聖母大學字樣的外套,並鼓勵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後來好友卻在鋼鐵廠意外身亡。這件事讓魯迪深受打擊,於是為了好友,也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魯迪毅然決然踏上了前往聖母大學的火車。在一個神父的幫助下,魯迪用自己的積蓄先上了聖母大學附近的一所學院,期望能以優異的成績轉入聖母大學,然而這一路並不平坦,魯迪整整用了四年時間才在幾乎絕望的時候收到了聖母大學的接收通知。在這四年裡,他刻苦訓練,努力學習,打工賺錢,可在終於進入聖母大學球隊之後還是以替補的身份,始終沒有上場的機會。一晃又過了三年時間,就當魯迪想要放棄的時候,在隊友的支持下他終於在一場重要比賽當中發揮關鍵作用,幫助球隊贏得了比賽。這部電影非常適合高三的學生觀看,沒有人生來就適合做什麼,也沒有人生來就適合成為什麼,先天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努力才更加舉足輕重,當你真正實現自己目標的那一刻才會發現,曾經的那些偏見,只不過是過眼雲煙。








小劉酷愛劇


我想給高三的學生推薦這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高三,我對我的高三真的印象非常深刻。每天要六點鐘起床,六點半前到課室,晚上就要十點半下晚修回宿舍睡覺。

讓我懷念的是,那時候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學舍友,我們大家一起玩一起鬧。一起上課一起吃飯。

那時每天的休閒時間就只有,下午上晚修前六點到七點那時可以在教室電腦屏幕上,放歌,放電影,放各種電影的片尾曲短片,和片前短片,加上配的曲子。

快畢業的那時最經常放的就是《誰的青春不迷茫》,過了就是《青春派》和各種畢業類型的電影,和電視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就是讓我很不捨得的就是畢業了,大家都分散了,步入大學後還能碰上這樣可以一起玩的這麼來的同學嗎。

《誰的青春不迷茫》裡最後高翔不高考,去打工去了,林天驕也因為遺憾,沒有留下他,告訴她,她喜歡她,最後去廣播電臺,播音給他聽,真的超級感動的。

我想建議高三生,有想法就趕緊一起相約好努力,哪個大學,加油加油


琪一影視


《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電影的題材非常的好,雖然是講述老師對孩子的不放棄。但是我想更適合當代初中、高中生看。故事中的年代有點久遠,那個時候經濟不好,很多學生能上學已經是不容易,老師完全可以放任自流。但是為人師表老師沒有放棄,最終感染了每一個孩子,大家一起找到了希望。

我想說的是現在我們國家經濟也不錯,很多學生的家庭條件都不錯。於是開始落後,不好的習慣開始養成,談戀愛、攀比現象比較多,有的同學會拿著父母的錢揮霍,卻不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有的同學會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感到自卑。其實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的開始,學習成績是一樣的,大家應該比誰的成績更好,專心放在學習上,我們舒服的坐在教室裡學習,有的貧困地區的孩子想上學都行,甚至吃不飽,穿不暖。既然在這種美好的環境下可以安心學習,更應該努力點,以後有能力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蘇州往事


個人認為,在國內校園題材的影片中,《青春派》是少有的良心製作。相比於其他的國產青春片,動不動就使“逃學鬥毆”,“混社會”,“綁架”,“墮胎”,“車禍”的套路,《青春派》講述的故事更加貼近現今教育體制下普通學生的真實生活。同樣是表現青春的叛逆張揚,暗戀的苦與甜,生活的瑣碎煩惱,《青春派》向其他國內青春題材影片證明了一件事,沒有那些生離死別,痛徹心扉,僅靠對生活細節的留意和感悟,也能演繹出獨特的青春。

影片由劉傑導演,選用董子健為男主,安悅溪為女主,兩位主角不同於以往青春片中的俊男美女,外貌並不出眾,不免讓大多數觀眾失望,可在我看來,這樣的選角恰恰合適,以往青春校園題材下高顏值的男女主角,其實都距離我們普通人的青春很遙遠,選用董子健等人,反而能拉進觀眾和影片所講述的故事之間的距離。




種子選手劉大寶


抓住關鍵詞“高三”,所以我要推薦的這部電影是《青春派》,原因很簡單,這部電影的內容,就是跟高三有關的,而且我當年高三學習沒有動力的時候,正是這部電影激勵我前進的。

《青春派》

電影情節很簡單,董子健飾演的男主,名叫居然,在拍集體照的時候,居然當著老師和學生的面,向暗戀對象表白。


不料甜美的初戀,很快被母親扼殺,為挽回初戀,居然摔傷,身心受挫的情況下,居然高考失利,選擇復讀。

影片後半程,就是男主居然,如何在愛情、友情、親情、師生情中調整自己,如何勵志考上重點大學的故事。

如果高三迷茫了,沒有動力了,看看這部電影,嘗試從中找到動力。

國外電影我推薦兩部。

第一部:《風雨哈佛路》

這部電影講述了美國貧民窟女孩麗茲考取哈佛大學的故事。

麗茲的父母既是酒鬼,又是癮君子,母親更是患有精神疾病。

為了生活,麗茲在垃圾桶翻尋食物,甚至乞討度日,生活萬般不如意,但她憑藉聰穎與堅韌,成功考入哈佛大學。

第二部《伯德小姐》


與《風雨哈佛路》相比,這部電影聚焦於女主迷茫糾結煩惱的高中生活,友情戀情受挫,考學與母親有著嚴重分歧……

但最終,女主的生活撥雲見日,她認清了真正的友情,與母親的關係得到和解,也考上了心儀的學校。

這三部,我首推《青春派》,其次《風雨哈佛路》,最後推薦看《伯德小姐》。

我是人物錄,透過娛樂看全球趣聞,透過人物看世間百態。

人物錄


《放牛班的春天》

每一個孩子都是善良和天才的,他們需要愛。

推薦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是,個人認為劇情會讓人思考:這是一部法國的音樂電影,講述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用音樂改變了孩子和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高三學生都是17、18歲的孩子,也有了自行判斷是非的能力,面對以後的生活,學習處於茫然中,這部電影會讓每個人都去思考,也會為孩子們做一個指引,而不是用我們的決定去強加於身。


臭臭愛肉肉


高三的孩子應該是馬上要參加高考,其實也是有很多不錯的選題,那麼我下面就列舉幾個,供您參考。


《墊底辣妹》

我個人還是比較主推這部電影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很勵志,講一個幾乎沒有基礎的,整天瘋玩的女高中生,在大家的鼓勵幫助下,歷時一年逆襲考入日本top5的慶應大學的故事。千萬不要因為片名而錯過了這部好電影,而且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想要逆襲的同學也可以點開看看給自己加把勁。

推薦原因:鼓勵那些成績並不是太好的學生,在最後一年仍有機會衝刺。


《爆裂鼓手》

這部電影也是描述師生關係以及學生的成長故事,男主角安德烈是著名音樂學院的新生,他一心想成為一名傳奇鼓手。但他的導師十分嚴厲,在導師的魔鬼訓練之下,主角獲得了成功。

推薦原因:可以間接得挑明,老師的嚴厲是為了學生的成功,在最後一年,老師會嚴厲要求學生。


《青春派》

這部電影是拍的不錯的國產青春電影,這部電影我並不是推薦給學生看的,而是推薦給家長和老師看的,這部電影的前半段更多的是在探討學習和早戀的問題,這部電影並沒有給明答案,結局十分客觀,我認為更多的思考應該在老師和家長,後半段說的是復讀的故事,這段更適合學生觀看,裡面有青春的熱血,還有未來的迷茫,算了,還是建議考完後看吧。同類型的還比較推薦《三大傻大鬧寶萊塢》。


《少年班》

這部電影描述的是由全國各地的天才組成的班級的故事,主要的視角還是由一個普通的學生為視角,劇情方面不過多解讀。


好的電影可以教我們很多東西,我希望家長和老師不要把電影歸類到娛樂,知識終究有一天會遺忘,但是你證明你學歷的那張紙這輩子都有用,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