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這一點不變,房價就永不可能暴跌!

對於樓市,房價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市場90%的人恐怕都希望房價下跌,但市場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市場在另外10%的人掌控下。如果大家能發現這個道理,就非常能夠明白為什麼我們的房價總是難以下跌了。

樓市這一點不變,房價就永不可能暴跌!

十年來,樓市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房價更是節節高升。買房的人因為房價上漲而喜上眉梢,而沒房的因為高房價苦不堪言。而獲益最大的莫過於市場的投機者,利用中國市場中參與者追漲殺跌的情緒,不斷推高房價賺取利潤。大家應該對當年赫赫有名的溫州炒房團還有印象,短短几年的炒作就讓各地的市場聞風喪膽,只要是哪個城市被他們盯上,那房價一定會被炒上天價。因此,他們也被大家冠上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罵名。

然而今天要談的還不是“他們”,他們只不過是那10%中間的一小部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讓這個市場暴漲,房價不會下跌的另有他人。

樓市這一點不變,房價就永不可能暴跌!

從經濟的角度看市場,跟價格有關的無非就是“供需”,供大於求價格跌,供不應求價格漲。在拋開市場背後那支“大手”而言。這些年裡,屢有報告分析我們的市場已經供大於求。甚至有專家和房企老闆說我們的市場已經超過5000萬套房子的過剩,空置率達到20%,這些房子足夠16億人口的居住等等。但是,就是在我們這樣一個供大於求的樓市中,房價不跌反而升!如果要深入分析這個“問題”,只能從市場背後那支“大手”著手了。

相信大家都道我們是“政策”調控下的市場,市場的動態永遠跟隨政府政策,樓市三年一個週期同樣也是這樣來的。20年前,一場房改讓我們的市場正式進入商品房時代,樓市也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但是當大家認為所有東西都走向市場化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卻沒發生改變,那就是我們的“土地供應”沒變。這個市場最終的供給端沒法上任何改變,還是由政府牢牢的控制。

樓市當中唯一不可再生的資源就是“土地”,供應端被控制,市場就永遠會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趨勢,因為大家不知道土地何時會大量供應。大家可能會問,每年政府不都公佈了土地供應計劃的,但是怎麼供,何時供,供多少卻沒有告訴你。當覺得市場供應過多的時候,他就會收緊,讓你覺得市場缺房子。尤其是在區域好的地方,土地供應的節奏控制的太好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會發現能出“地王”的緣由了。就拿今年北京剛結束的土拍來說,地處海淀這種稀缺資源的土地,引起了各類開發商的興趣,土拍金額更是屢破新高。另外一個熱點區域,通州副中心一場土拍,更是拍出溢價率達50%的天價,這在北京的市場中,已經很多年不曾見到了。

樓市這一點不變,房價就永不可能暴跌!

房子越建越多,需求越來越少,但是價格卻越來越高,這也算是奇葩事件了。除了供給端被控制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財政”的依賴性了。無樓市不發展的奇葩事,可能也只會發生在我們的市場了。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樓市,導致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大部分都是來自土地。主政地方的負責人,一方為了政績,一方為了經濟,不得不把樓市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資源不夠的三四線城市,一旦樓市出現危機,經濟就一定走下坡路。所以在樓市剛有點波動的時候,就不斷的有“救市”的聲音發出。

樓市發展到現在土地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需要“放手”。優化資源,迫使市場供給端配置優化,讓市場的供需達到平衡。轉化經濟發展結構,必須剝離樓市依賴症,地方政府必須拿出決心,不然永不可能發生改變,房價也不可能出現大跌,到時候樓市泡沫只會越漲越大。不知道你怎麼認為?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