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一切都會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題記


時值庚子鼠年仲春,因武漢疫情之故,白衣天使英勇逆行,各方戰士雄武出征,舉國上下在黨的英明指揮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抗疫已經初戰告捷!在這令人欣慰的時刻,獲悉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也告大捷,我頓時淚意縱橫,不由想起了諸多往事,思緒如驥馳原,一時難收。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心願緣起

2003年春季,原平川中學初中部和高中部分離。初中部留駐原校,名為平川區第二中學,簡稱平川二中;高中部遷至平川中區,名為平川中學,簡稱平中。從此,平川區第二中學走上了曲折的辦學之路。

新設的平川二中可謂捉襟見肘,舉步維艱,百事待興。一所校園由平中高三補習班、職教中心和平川二中三家共有,又附帶校園平房家屬區,其辦學條件實屬艱苦,其興建可謂篳路藍縷。

平川二中在原高中部教學樓(該樓建於1998年,拆於2014年)裡辦公上課,而和中樓一、四層歸二中使用,二、三層歸平中高三補習班和職教中心使用。如此一來形成的三“國”鼎立局面,致使校內人員混雜、學生管理困難等問題層出不窮。因為沒有獨立的校園校舍,加之校園前有塗料廠楔入,後有校辦工廠和靖煤集團生活服務公司林場凹入,平川二中根本就不是一個完整意義的學校。當時第一任校長高榮曾對前來調研的區領導說:“我們前面是一個拳頭,後面是兩個指頭,學校佈局極不美觀整齊,學校不像一所學校,必須改變這一格局。”老校長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心裡。

高校長任職三年,埋頭苦幹,建章立制,新建了師生公廁,整修了校園路面,為二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6年春節,隨著二中校長的調整,學校的佈局又發生了變化,以現在和夢樓馬路為界(含馬路),以西借給平川區第三小學(現為向陽小學)辦學,以東歸二中使用。為管理方便起見,兩校在分界處修了一道牆(師生戲稱“柏林牆”,現此牆已成二中的一道靚麗風景)。此時,雖職教中心和平中高三補習班均已遷出,但二中又出現了二分天下的局面。

平川二中第二任校長張侃上任伊始,多方奔走,大力呼籲,苦心經營,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在他的努力下,學校順利拆除了校內家屬平房,就地整修了平川區第一個人工草坪操場,並興建了和創樓、和新樓、和軒樓、和雅樓。當時平川區長馬勤來校調研,在充分肯定了二中辦學思路的同時,承諾區財政每年給二中額外撥款十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此制度一直堅持到馬區長調離平川為止)。隨著校園環境的逐步改善,二中的教學水平和社會聲譽也越來越好,開始走上了快速良性的發展軌道。

2012年春季,我接任平川二中校長。這一年,平川區第三小學搬出二中,“柏林牆”正式開放,二中恢復了往日的版圖,高老校長的話又一次縈繞在我的耳畔。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提案之路

校內大操場北面校辦工廠圍牆倒塌致使閒雜人員隨意出入,靖煤集團生活服務公司林場的土坯房(建於20世紀70年代)和圍牆岌岌可危,塗料廠圍牆殘破不堪,原高中教學樓在2008年已被鑑定為D級危樓……這諸多隨處可見的校園安全隱患,讓我焦急萬分,寢食難安。可是,我也明白,焦急無濟於事,飯只能一口一口吃,事還得一件一件去做。

我先通過司法程序解除了校辦工廠二十年的承包權,將其收歸校方,並快速拆除危房。然後發函給靖煤集團,申明生活服務公司林場土坯牆和塗料廠圍牆給學校帶來的安全隱患,請求對方及時予以維修。

在這期間,我利用自己政協委員的身份積極撰寫政協提案,建議政府和靖煤集團有效協商,將生活公司林場和塗料廠劃歸平川二中使用。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原政協主席郝進義和原教育局長張照中二位領導的鼎力相助。每當我向張局長彙報此事時,他都會先請示郝主席和於玫副區長(主管教育),然後帶我一次次前往靖煤集團,向其高層提出我校困難處境,以期對方重視並解決這一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政協提案終於在2013年順利通過並得以落實。2014年區政府和靖煤集團進行商榷,以土地置換的方式將生活服務公司林場劃歸平川二中。但因住戶情況複雜,塗料廠問題還是沒能順利解決。至此,靖煤生活服務公司林場名義上已屬平川二中。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談判之旅

2014年,平川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工程正式啟動。2016年,作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項工程,平川二中操場需要上馬,為此我請示區政府分管副區長趙映紅和教育局局長楊恭並談及我的思路:一是修建400米標準操場,二是塑膠跑道與人工草坪同時修建一步到位。第一條建議得到了趙副區長和楊局長的充分肯定;第二條由於省上義教改薄的規定,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分兩步走,即先設計並硬化跑道,再鋪設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原本我想,操場建設不會有什麼困難,可按期完工,沒料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名義上已屬二中的靖煤集團生活服務公司林場,實際由於多種原因,學校並沒有使用權。林場裡面有廢品收購站和三家院落,致使修建操場工程受阻,看臺“無地”可建。我們都很無奈,只能和廢品收購站及三家院落住戶(以李某為首)進行談判。談判結果是廢品收購站向工程隊訛錢後撤離,而李某漫天要價拒絕合作。期間,興平路街道辦事處、育才社區和學校均給李某做了大量工作,都無濟於事。最終操場看臺沒有建成,操場無法竣工,工程隊以甲方不具備三通一平臺條件為由執意撤離。結果,學校操場出現了形同天壤、讓人倍感彆扭的窘況:一邊是嶄新標準的塑膠跑道,一邊是破舊凌亂的土坯矮房。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訴訟之途

當一切談判之門都無望打開的時候,我們只有訴諸法律。二中操場東北角土地原屬靖煤集團生活服務公司,後來政府出臺文件《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事項通知》(平政會通字【2014】9號文件),將其劃撥給平川二中,作為教學用地。此間要特別感謝原平川區經研室主任陳永紅的大力襄助。政府在頒發文件的同時,已給李某安排了安置房(在頤景園1期7號樓1單元,時由李某次子居住),但李某依舊佔著二中土地拒不搬離,不僅對我校和興平路街道辦育才社區工作人員的入戶動員工作無動於衷,而且蠻不講理,無視政府規定。李某此舉嚴重侵犯了我校的合法權益,鑑於多方動員無效,2019年3月我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向平川區人民法院起訴李某,申請法院判決被告歸還應屬二中的教學用地。

2019年5月法院開庭,一審判決李某敗訴。李某不服,上訴至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8月開庭,李某再次敗訴,但他仍不接受法律判決。2020年3月,平川二中借市委市政府“四抓四促”的東風,果斷髮力,請求平川區法院維持《2019甘0403民初774號民事判決》並強制執行《2019甘04民終763號民事判決》,限李某於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遷出平川二中的教學場地(東至二中水沖廁所,南至二中高低槓活動場,西至二中塑膠運動場看臺,北至白銀市平川區向陽南路)。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2020年3月20日,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平川二中北面平房順利徹底拆除。凝聚著二中幾代人心血與汗水的拓寬育人空間的夢想,終於在政府東風的吹拂下圓滿實現!聽聞此事,我感慨萬千,多年來如鯁在喉的難題終於順利解決,雖然此時我已不在二中任職,但之前為此所承受的煎熬,所付出的心血,在這一刻都覺得很值。

今日特吟詩《聞二中北面平房拆除有感》一首,以示我這墨泉山人的欣慰:

雖在病床傷口疢,漫身喜悅借神馳。

回眸八載爭歸路,多少辛酸感賦詩。

惟念黨旗吾嚮往,二中從此換容儀。

在這舉國抗疫全民和衷、春雨即臨春花將燦的特殊日子裡,我真心地期待平二中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理念完美交融的濡養之下,在師生攜手築夢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擁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2020年3月21日

平川二中北地平房拆遷散記

黑維高,墨泉山人,網名清水一杯,甘肅楹聯協會會員,喜歡詩詞歌賦,愛好攝影旅遊,平生志願走遍祖國名山大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