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01.


最近,被自私的一家人刷新了三觀。


前些天,#帶全家來京黎女士被美國公司開除#登上微博熱搜。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3月12日,長期定居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黎女士,高燒39度。在發現當地疫情全面爆發,而中國疫情已接近尾聲時,立即帶著丈夫、兒子緊急回國。


為了能順利登機,黎某一路撒謊。


首先,她謊稱登機前未服用過任何藥品。


但實際上,黎某在洛杉磯登機前,曾服用大量退燒藥。


後來,直到臨近落地前2小時,黎某才承認:


自己任職的公司有人確診,她自己也發燒了。


其次,黎某稱乘機時沒有同行人。


黎某在飛機上與乘務組溝通時,稱自己並沒有同行人。


但後來航班快落地時,她才說:丈夫和孩子也在飛機上。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為了遠離疫情,即使知道同機乘坐會致使他人感染,黎某也不戴口罩不上報;


為了減少與家人接觸,即使家人同行,黎某也堅決坐在其他人身邊,減少自己家人感染風險。


有同機乘客表示,黎某的做法“極度自私、不可原諒,希望她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其實,像黎某這樣的人,代表的是一個典型的群體: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冷血、無情、自私。


培根說,他們是“為了要替自己煮雞蛋,以致燒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後悔的人”。


他們的心地之惡毒,足以讓每一個善良的正常人為之憤怒。


黎女士患病後選擇回國本就是添亂。


如今謊報信息,增加同機人員感染風險,讓無辜大眾為她的過錯買單,更是無可饒恕。


北大錢理群教授曾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過這樣一番評論:


一些人自以為很聰明,卻恰恰聰明反被聰明誤。


果然,3月20日,渤健生物發佈聲明稱:黎女士是原渤建美國公司僱員,目前已不是渤健員工。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Biogen公共事務部門也通過郵件回覆稱:


“我們可以確認黎女士曾經是Biogen公司僱員。她在沒有告知公司和無視衛生專家指引的情況下做出了前往中國的個人決定。


她不再是Biogen的僱員,她的行為與公司的價值觀念不符。


我們不做更多評論。”


一個成年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代價。


只是這次,毀掉她的,不是疫情,也不是法律,而是她的自私與無知。


02.


無獨有偶,前些天,網絡上的一個視頻,引起國人眾怒。


3月16日,一名澳籍華人女子,從澳洲緊急返京後,不遵守隔離制度,拒絕隔離外出跑步,而且還不帶口罩。


社區工作人員注意到後,立馬按規定上門勸阻。


沒曾想,女子竟盛氣凌人的反駁道:


我要跑步!我就要跑步!我病了誰管我,誰照顧我,你能嗎?


工作人員解釋說:居家隔離不能出門鍛鍊,你要是再出去,我們就找派出所的了。


原以為,女子會有所收斂。


沒想到,女子不僅拒不配合,還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朝工作人員粗暴的吼道:


少來!你算老幾,拿個雞毛當令箭。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女子態度狂妄,不可一世。


工作人員沒有和她一般見識,繼續勸阻她不要外出。


女子很不耐煩,但又無理辯駁,於是,任性的在樓道里大喊:


救命啊,救命啊,有人騷擾。


然後,怒氣衝衝的開門,並在關門前,不識好歹的對著社區服務人員喊道:滾!滾!


似乎此刻乞求回國避難的不是她,而是工作人員。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對於返京人員,北京市政府有規定,必須居家隔離14天,不得外出。


但她還是強行出門跑步;


對於病毒人傳人的特性,醫生專家反覆強調,出門要戴口罩,這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也是對其它人負責。


但她還是任性妄為。


一個對法律毫無敬畏之心、沒有遵守之意的人;


一個對他人好心勸說置之不理反而耍橫撒潑的人;


一個只圖自己舒服而置他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與不顧的人;


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希望僱傭的員工。


果不其然,該女子真實身份曝光後,其所在公司拜耳中國在微博發佈處罰聲明:


辭退處理,立刻生效。


董明珠在一次直播中曾說:


“有員工在疫情期間聚餐,我們把他開除了,也把他的領導免掉了。


因為當時規定不準聚會和聚餐。


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你尊重製度,制度才會尊重你。


而對於對抗制度,尤其不遵守制度的人一律嚴肅處理。”


此次,拜耳公司的辭退,不僅意味著勞務合同的解除,還意味著梁某職業生涯的徹底毀滅。


畢竟一個不懂得遵守規則的人,談何優秀?


澳籍女子應該沒想到,自己的職場前途,不是取決於千辛萬苦經營的上下級關係,而是取決於朝陽區社區工作者的一次例行工作。


可惜,此時,再多的愧疚、悔恨,也無法讓她的未來起死回生。


03.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信》裡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哥哥為給弟弟籌學費,入室行竊,失手殺人,鋃鐺入獄。


哥哥入獄後,弟弟儘管無辜,但因他是“殺人犯的弟弟”,從此各種遭遇區別對待:


沒法上學,找不到像樣的工作,連女朋友都提出要分手。


在這個弟弟困頓之時,一個好心的老總提醒,他和哥哥遇到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死亡”。


什麼是“社會性死亡”?


即在公眾面前出醜,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


換句話說,就是被整個社會拋棄了,社會屬性被割斷了。


而一個職場人,一旦沾上了“社會性死亡”一詞,個人前途就基本被判了死刑。


這比任何的懲罰都嚴酷。


就像跑步女一樣,整個醫藥圈就那麼小,當行業事件變成社會熱點事件後,還有哪家公司敢僱傭她?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我們如今生活在信用社會,並且網絡又高度發達。


一件違規的事,一個醜聞,可以在轉眼間傳遍全世界。


所以,不論身居何職,收入多少,都得要遵紀守法,注意素質。


要不然,氣焰太過囂張,最終葬送的是自己的人生。


日本著名的實業家稻盛和夫曾說過: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傾向,才是造成我們一切問題的根源。”


所以,這世間,過於利己,無視規則,最終都將自食惡果。


04.


此次疫情,有人因為自私、無視規則,最終丟掉職業生涯;


但也有人因為無私、遵守規則,而獲取抗議獎金。


前不久,京東針對在抗疫期間表現突出,為社會、行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團隊和個人,給予晉升、獎金等不同形式的激勵;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Facebook向員工表示,將向每名員工發放1000美元獎金,以此支持員工在等待新冠病毒大流行結束之際遠程辦公。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有句老話說:


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


所以,疫情過後,不要抱怨命運不公,因為任何一種人生,都是你自己親手做的選擇。


疫情過後,有人漲薪,有人被裁: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看這一點

作者簡介:墨多先生,北京大學碩士,英國IYCE獎得主,互聯網創業者,每年堅持讀50本書。個人微信:woniu221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