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切爾諾貝利巨鼠”不存在,是虛構出來的。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哥斯拉

很多人都喜歡將“核輻射”與“變異怪獸”聯繫在一起,是受了一些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的影響,比如《哥斯拉》和《狂暴巨獸》,這些科幻作品普遍認為核輻射能使正常動物變成巨大的怪物,並且極具攻擊性,但這顯然不靠譜。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核輻射導致的基因突變是無方向的,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更多的是造成嚴重疾病、身體畸形和生殖障礙等等,使動物快速死亡或受到嚴重損傷,繁衍生息也受到嚴重影響,並不會使其變強。

切爾諾貝利事件

切爾諾貝利事件,又稱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一起發生在蘇聯時期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反應堆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里皮亞季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大火併將大量的放射性微粒散發到空氣中,這些輻射性塵埃覆蓋了大面積區域,其中主要有銫-137和鍶-90,是血肉之軀難以抵擋的超強放射物質,釋放出的輻射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400倍。

只要500倫琴的強度下照射一小時就會死亡,而當時輻射強度高達20000倫琴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切爾諾貝利論壇2005年提出的切爾諾貝利事件報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暴露在高度輻射物質下的大約60萬人中,將額外有4000人死於癌症。科學家估計,核電站周圍3000年內都不適宜人類居住。自事故發生後,核電站方圓30公里的區域被隔離起來,33.6萬居民全部撤離,事故總計造成2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巨大的災難往往成為孕育恐怖故事的沃土,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不久,“變異巨鼠”的故事就流傳出來。

切爾諾貝利巨鼠的傳聞

切爾諾貝利巨鼠的故事上世紀末出現在以偽科學而聞名的《奧秘》雜誌上,裡面描述到:1996年春天,美、俄、烏三國派出了9名科學家在2名安保人員的陪同下組成考察隊進入隔離區。這些人都攜帶著武器,身著防輻射裝備。當他們進入隔離區採樣時,遭到了海狸大小的變異巨鼠襲擊,只有一人生還。後來烏克蘭政府派出攜帶重武器的軍隊才將這些巨鼠剿滅乾淨。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這個故事漏洞百出,但流傳甚廣,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依舊成為人們熱議的奇聞。但關於變異巨鼠的事件沒有任何官方報道,三國考察隊和出動軍隊剿滅更是無稽之談,查無此證。

如果變異巨鼠真的存在,那一定是轟動科學界的大新聞,將成為核輻射對動物基因影響的重要研究對象,恐怕針對它的論文都會寫成百上千篇,在《自然》、《科學》等期刊雜誌上鋪天蓋地的發表。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針對變異巨鼠的學術性研究,反而是《奧秘》、《故事會》等獵奇趣味雜誌頻頻收錄,說明其根本不存在。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最大的齧齒動物——水豚

老鼠是齧齒目動物,而我們平時印象裡張牙舞爪的猛獸是食肉目動物,兩者都隔了一個目,關係相隔至少5000萬年。老鼠變大之後就一定會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嗎?顯然也不見得,現存的大型齧齒動物比如河狸和水豚都是非常溫和的食草動物,就算雜食性的老鼠變得和它們一樣大,其攻擊性和攻擊能力或許還比不上一隻大個體的鬥狗,齧齒目動物沒有食肉目動物那樣尖銳的犬齒,攻擊能力遜色很多。

所以,這個恐怖故事選老鼠當主角有些不合適,選狼當主角更合適一些,可能是關於狼的恐怖故事太多了,創作者覺得缺乏新意,就選了很多人都討厭的老鼠,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放射性同位素的能量可以破壞DNA,使DNA造成嚴重損傷,細胞無法修復就會產生基因突變,突變如果發生在生殖細胞內就會遺傳給下一代,產生致死胚胎和畸形胚胎,同位素的化學效應也會影響物種的身體機能與繁殖。

核輻射對DNA的損傷突變是有害突變,會嚴重損傷動物的各種能力,所以受到核輻射的動物不會變強,而是變得更弱也就是說,普通老鼠受到了核輻射,根據輻射量的大小,要麼迅速死亡,要麼身體變異苟延殘喘,不會變成襲人的猛獸。

切爾諾貝利隔離區的近況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在切爾諾貝利市西北18公里的地方,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110公里,距離烏克蘭和白羅斯邊境只有16公里。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切爾諾貝利方圓30公里的隔離區並非無人區,雖然居民搬走了,但核電站並未完全停止運行,第三號機組在2000年12月15日才停止工作。發生爆炸的反應堆上面被安裝了一口巨大的混凝土蓋子,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石棺”。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從事故發生至今,無論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還是“石棺”的施工人員,或是前來考察的各方研究人員,進入隔離區的有成千上萬人

。切爾諾貝利附近地區甚至還可以旅遊參觀,只是核心區30公里的範圍裡禁止普通人員進入,如果有通行許可,也能進去。那裡還殘留著少許核輻射,但停留7小時以內,所受到的核輻射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事故發生時,當地的一大片松樹林接收到最大強度的核輻射,松樹立即死亡,樹葉變成紅色,後來被稱為“紅色森林”。在事故發生的前幾年裡,哺乳動物的數量明顯下降,但隨著大量人口撤離,野生動物沒有了人類的干擾,逐漸回到隔離區內繁衍生息,出現了一些繁榮的野生動物群落。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普氏野馬

目前,隔離區裡的野生動物有歐亞猞猁、狼、普氏野馬、野牛、獾、駝鹿、野豬、狐狸、河狸、水貂、水獺、貓頭鷹等。河流裡魚類眾多,甚至還有附近的漁民偷偷跑到隔離區來捕魚。這些欣欣向榮的動物種群,引發了人們無限的感嘆: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相比核輻射,人類似乎更加可怕!

切爾諾貝利變異巨鼠真的存在嗎?當年的禁區如今已成為動物的樂園

總之,利用重大災難編造博眼球的恐怖故事無異於吃“人血饅頭”,我們這些普通民眾要注意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