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內蒙古高三初三3月30號開學#的消息迅速衝上了熱搜。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根據教育部宣佈,截至3月19日15:49為止,全國已經有12個省份明確開學時間。

不少學生已經返校復課,還未公佈具體開學時間的省份也做出了最新部署。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如此看來,開學的氣息是近了。

很多家長都忍不住仰天長嘆,終於快要迎來勝利的曙光!

其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中,每位家長都是戰士,每位家長都是英雄。

之前,一個搞笑視頻火遍全網,道出家長們的心酸與痛苦。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爸爸怒吼兒子,連晚上做夢的時候,都夢見老師在床前站了一圈,都跟我來要作業;

家長指責孩子,錯用單位——鉛筆15米,洗衣機1釐米,誰知孩子回了句:你40米的大砍刀正好削我15米的鉛筆。

很多人坦言:再不開學,做家長的都要被孩子氣瘋了。

要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萬里長征只差一步。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開學季裡,只有先穩定我們自己的心態,好好規劃與安排,孩子才能順利地與新學期接軌。

現在正是考驗家長們的重要時刻,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特殊時期,家校一體才是對孩子負責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

電影《少年的你》裡陳念被霸凌的時候,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母親,但是母親似乎永遠在電話的那頭,把她一個人拋棄在家裡和學校。

事後,學校也只是給了參與霸凌的兩名幫兇警告,並沒有對主犯做出懲罰。

家長與學校的不配合,才是讓霸凌之火越燒越猛的東風。

全國排名前30的北京四中,其前校長劉長銘說過一句話,刷爆朋友圈:“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

如果把家長、學校、孩子的關係比作一個三角形,家長和學校就像是支撐起孩子的兩條邊。

任何一邊不相互配合,相互信任,這個原本穩固如山的三角形便會瞬間崩塌,孩子們都無法持續向上。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離不開學校與家長的相互支持。

家校一體,才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


特殊時期學校儘可能在為開學做準備

孩子還在家裡,氛圍不好,但學校還遲遲未見開學跡象。

很多家長因此著急上火,實屬正常。

但其實,家長們也可以放寬心,在看不見的背後,學校已經儘可能為開學做最好的準備。

湖南長沙,嚴陣以待地進行疫情防控模擬開學演練活動,光在流程上就制定了“兩案九制”;

江西宿遷,某校為疏導孩子,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特意拍攝製作了《小瑞小婕上學記》的短視頻;

浙江杭州,全市各校將用長達一週的時間,根據教育局方案指示,完成開學準備工作。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疫情期間開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學校在其中不僅承擔著巨大責任,也承擔著巨大壓力。

首當其衝的是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其次是做好各項工作,讓孩子們順利進入新學期。

作為家長,這些學校所期盼的,也是我們所考慮的。

所以,不妨對學校和老師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

特殊開學季,學校已經儘可能在為開學做準備。

為了不讓孩子們落下太多功課,老師直接轉行當主播;

孩子們上網課還可以回看重播,但老師一分一秒都不能馬虎。

家長們不會操作各種APP,老師也是第一次下載,一個個培訓和學習。

在這樣特殊時期,家長,老師,孩子都各有各的難處。我們能做的,唯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特殊時期孩子們的心理波動變化大

心理學家說:“3歲以上的孩子很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當外界環境不穩定時,他們的情緒往往波動更大。”

家長和老師們忙上忙下,很可能會忽視孩子們的心理變化。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開學季裡,家長們尤其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很多時候,家長們高低起伏的情緒,也極大地影響著孩子們。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爸爸在公司被老闆狠狠批評,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就忍不住把孩子臭罵了一頓。

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地朝貓踢去。

貓逃到街上,卻正逢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緊急剎車,誰知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現象。

在這一效應下,居於弱勢的總是隻能向比他更弱勢的群體發洩怒火,最終使弱者蒙受災難。

應用在一個家庭裡,孩子往往就成為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很多人說,真的是忍不住才對孩子發火,為什麼孩子不能夠體諒體諒父母呢?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其實,體諒包容是相互的。想讓孩子體諒你,你就得先體諒孩子。

你生氣時喜歡責罵打人,孩子便會有樣學樣,養成大喊大叫的習慣;

你生氣時能夠剋制自己,按捺怒火好好交流,孩子便會遇事冷靜,不亂髮脾氣。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言傳身教。


特殊時期,希望家長們要保持自律,繼續努力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杭州一爸爸蹲在電線杆下開家長會驚動了校長。

原來,這位爸爸在外送客出門,突然發現家長會開始了,唯恐錯過重要信息,就直接蹲在電線杆下開了一個多小時的會。

“當時之所以選擇蹲在電線杆下,是因為路燈下最亮,而且網絡信號最好。”爸爸說。


被孩子氣瘋的家長穩住,正是拼爹拼媽的關鍵時刻!


孩子老師戴老師聽了很感動,卻並不意外:“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家孩子平時上網課就屬於特別認真那種。”

孩子的自律,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拼的家長的自律。

家長自律了,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機,保持良好作息,配合老師上交作業,孩子往往就能嚴以律己,準時上課。

家長不自律,孩子上課家長就玩手機,老師開會又不按時參加,孩子往往有樣學樣,逃網課、不寫作業、打遊戲。

有時候,家長的不自律,就可能毀掉一個孩子。

現如今,很多家長都在為開學做準備,但如果因為將要開學,就放鬆對孩子的管理,


這其實是很不利於孩子們今後在校學習的,很可能會使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想要孩子們持久的自律,家長們就得保持自己的自律,並且持續努力。


《蘇霍姆林斯基論家庭教育》一書中寫道:

對兒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響的有六個方面:一是家庭(首先是母親);二是教師;三是集體;四是自我教育;五是書籍;六是社會環境。

家庭教育是教育學的第一篇章。

由此可見,我們做父母的教育,其影響往往遠大於學校與老師。

今年開學季,可能是最特殊的一個。

孩子很可能迷茫、困頓、焦慮。

這時候,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凸顯得更為重要。

讓我們與學校與老師相互合作,為孩子的成長支撐起一片天空。

願我們的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配合下,健康、快樂、上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