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張園,地處南京西路風貌保護區的核心區域,見證著屬於老上海最後的石庫門時代。今年4月底,這裡的小區居民都已搬遷,所有商戶也全部離場,威海路後門已封閉。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這裡充斥著濃濃的人情味,也銘刻著老上海一代人石庫門的記憶。如今,讓我們追憶張園的前世今生,期待未來更好地遇見。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情至“味蓴園”

張園鼎盛時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茂名北路以東、石門一路以西、威海路以北、南京西路吳江路以南。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它最早由英國商人格龍營造為園,隨後流轉到了和記洋行手中,1882年,被無錫富商張鴻祿購入。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張鴻祿原本想購此園給母親頤養天年,但其母不久不幸離世,於是張鴻祿將園子重新佈置,在1885年向社會開放。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新園取名“味蓴園”,取自”蓴鱸之思”的典故,以示思念。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幾十年後,他將張園的土地“散售”,興建了28個各不相同的石庫門裡弄,形成今天張園的格局。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海上第一名園”

在張鴻祿的經營下,“味蓴園”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逐漸成為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遊樂休閒場所。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彈子房、影戲、髦兒戲、放焰火、照相館等各項娛樂項目在張園應有盡有。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張園的過山車)

園內廣種各種鮮花,四季可聞花香。1893年竣工的主體建築“安愷第”,成為張園許多大型活動、聚會的舉辦地,曾聞名遐邇風光一時。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安愷第)

張園賞花,張園看戲,張園照相,張園宴客,吃茶、納涼、集會、展覽、購物……張園,成了當時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為各界最大的公共活動場所。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一個時代的縮影

同時,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要時刻,也留下著張園熙熙攘攘的身影:1897年的“裙釵大會”開女權風氣之先,“剪辮大會”亦在張園發起。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這裡曾代表著對於秋瑾、宋教仁等革命先驅的無限緬懷,也曾抒寫下“霍元甲威震外國武師”的海上傳奇。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1912和1916年,孫中山曾兩次在張園發表演講,承載著振興華夏的百年宏願……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1916年7月17日,中山先生在張園演說地方自治)

文人墨客、社會名流、富商大賈、風雲人物競相匯聚於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張園的歷史就是清末民初時代的一個縮影。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石庫門裡的生活哲學

1918年,張園閉園,一個娛樂王國從此銷聲匿跡,而另一個關於石庫門的傳奇正悄然開始。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張園先後建造了28條石庫門弄堂和9棟花園洋房,它們大小不一,風格各異,共同構築起一幅幅弄堂人家的浮世萬象。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烏黑的大門,紅磚砌築的牆面,精美的拼花地面……徜徉在張園裡,彷彿聞到了時光的氣味。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張園大客堂)

頭頂隨風飄揚的衣服、陽臺上生機盎然的植物,上海人的生活面貌毫無掩飾在你眼前鋪陳開來……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黑瓦紅牆與紅瓦青磚的石庫門與遠處水泥築起的高大樓房相互輝映,展現的是兩個世紀的上海人完全不同的生活面貌。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哪怕是一個細小的裝飾物,都能感受到這份生活的美好。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我們等待著,一個重新迴歸的張園,把百年上海的氣韻,再次娓娓道來……

老故事 | 張園:從“海上第一名園”到石庫門的弄堂人家


關注游上海,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