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膠囊旅館現在大家都見過了,不管是在機場還是城市裡,都能看到這類旅館的存在,給人們提供既方便又相對來說比較優質的休息體驗。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以膠囊形式建成的住宅呢?當然也是有的,而第一個開創這種形式的建築就是今天的主角“中銀膠囊塔”了,這是一座位於日本銀座地區的混合用途大樓,不僅會用作住宅,也有辦公樓的作用。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這座建築由黑川紀章設計,是一座始建於1970年,只花了2年就在1972年建成的建築。整座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並且可以住人的建築,據說當年建造的時候可是為了象徵著戰後文化復興的,而這整座建築也的確很有名氣,在不少的電影以及電視劇中都曾出現過,比如金剛狼,還有哥斯拉等作品中,你都能找到關於這座住宅的影子。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作為一座設計大師建造的建築,整個高樓高度並不出眾,最高只有13層,但最大的特點就是容納了140個獨立的預製膠囊房間,每一個房間的尺寸都是2.5米*4米,並且每一個都配備了直徑1.3米左右的小窗子,既可以用來居住也可以用來辦公,並且每一個膠囊房間最初都考慮了可以批量生產這個概念,原本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但是截止到今天,這座大樓的膠囊單元都沒有任何一個被更換過。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而且整座建築後來也的確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入住率不高,設備老化嚴重,牆體漏雨並開始脫落。截止到2012年,140個膠囊大約只有30個被使用,大部分都被當作倉庫之類的空間,或是直接被閒置著,截止到2017年8月都還能租到這裡的膠囊公寓,儘管空調系統以及熱水供應早就停止了,整座大樓有很多膠囊都已經被廢棄,要拆除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其實早在設計師黑川過世的那一年,也就是2007年,就有這座建築的業主站出來想要拆除這座樓,想在原址建造一座更好的普通公寓樓。這也是這座大師傑作第一次面臨被拆除,後來人們想了很多的方案,也有人想過不拆除然後翻新每一個膠囊,但是早在2006年這裡每翻新一個膠囊就要花620萬日元,對於那個年代來說,這個價格並不是每一個膠囊擁有者都能承擔的價格,自然拆除重建換新塔樓會是更好的選擇。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但拆與不拆兩方一直對立,相持不下所以也就讓這座建築一直保留住了,也不知道算好事還是壞事。這些年來,關於要拆除這座建築的新聞可以說是非常多了,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在努力保護這座樓,有人在打算從全球各地獲得捐款,以購買全部膠囊並保存住建築物,而這座大樓名氣在國際上也的確是相當的高,很多人沒去過東京都看過這座大樓的樣子,不知道你們對這座大樓的樣子是否熟悉呢?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全球第一個膠囊架構大樓:設計世界聞名,為何年久失修面臨被拆?

總而言之拆除與保留的聲音從2007年開始就一直在爭執著,對於遊客來說,這座建築如今能夠被保存下來也算是不錯的選擇了,畢竟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小景點了,經常有遊客想要到這裡拍照打卡,希望這裡未來能夠被保存下來吧,雖然建築已經年久失修,但是總的來看對於建築界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存在了,並且名氣大還見證了歷史,不拆未來變成一個現代的紀念建築也不錯,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