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想到一個話題:疫情過後你會辭職做自由職業者嗎?

支持者認為,必須滴,特別嚮往自由職業。

因為,這次疫情讓自己找到了線上直播的契機,在家兩個月,自己也能活得好好的。不用上班,不用一天佔用近2個小時的通勤時間,不用擠公交或地鐵,不用看上司的臉色行事,不用身處複雜且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中,也不用每天早早出發踩點上班。唯有自由職業,可以隨心所欲,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不參與那些辦公室宮鬥

反對者認為,認為自由職業不是那麼美好,風險太大。一個網絡上認識的朋友,她原來是自由職業支持者,疫情讓她態度頓變,堅決反對自由職業。

她是一枚公務員,愛好寫作,激情滿滿,但做了2年的兼職自媒體,效益太低(好像每月不到1000元)。對此,她感覺是自己投入時間有點少,打算辭職後大幹特幹,希望在自媒體事業中變現。這次2020年的疫情中,她被擱置在國外,一直無法回來。她給所在單位電話,說明了情況,單位領導表示理解,工資照發。她備受感動,對自己對自由職業的想法反思,認為自己原來想要辭職想法有點“幼稚”,畢竟在體制內,在面對疫情或未來不確定性中,收入不受影響。

她表示回單位後好好工作,爭取紮好根基,背靠大樹好乘涼。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適不適合自由職業,其實放個假就知道了?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面對問題、疑問時,大部分人的建議僅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判斷,支持也好,反對也罷,只能做參考,試問,每個人都適合做自由職業者嗎?那麼,作為一名工作20年職場老兵,也兼職自媒體多年的“斜槓”老炮,與大家聊聊自由職業,在決定進軍自由職業前,建議考慮5方面問題,或許更加理智,路或能更穩一點。

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加油,這是屬於你自己的職場

一、你企圖自由職業是人云亦云嗎?

部分抱有“自由職業”的職場人,憧憬自由,但是其根本原因是逃避現實,逃避人際關係,認為只要逃離物理位置就能創造一片天地。沒有解決問題的想法的職場人進入“自由職業”的成功率會高嗎?對此我存疑。

還有一種職場人,被稱為“焦慮人”——看到別人成功了,焦慮。發現頭條上有人宣傳辭職月收10萬,年收過百萬,焦慮。焦慮在於看到他們快速變現,快速掙錢。

錯誤的做法是這樣的:只看到別人的表象,而未撥開外殼看看真實的情況。只看到別人快速成功,而忽略了成功者為結果付出的更多東西。事實上,他沒有成功的信息才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最關鍵的信息。如有人告訴你成功的套路,方法,告訴你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交了學費,你就能成功,就能成為百萬變現的成功者。你覺得可能嗎?不帶思考的相信媒體,是一種缺乏認知的能力。人云亦云的跟隨,路不會太長。我曾經問一個朋友:

你覺得一個人真的發財了,他會分享出來嗎?一個股票操盤手能在股市掙錢,他能告訴你嗎?

自由職業生涯的根基是建立對自己正確認識基礎上,目標自己能做什麼,想要什麼,而不是別人做了什麼。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規劃,不衝動,不跟隨,不人云亦云。告訴自己,自己想明白了,也知道如何做去了,如果沒有想明白,千萬不要走進自由職業的大潮。到此為此。

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前進

二、你能受得了焦慮嗎?

問個問題,你在沒有固定收入的情況下,會因為一週沒有拿到錢而焦慮嗎?如果會,請停止自由職業者的想法,快點找一份固定工作,本本分分工作去吧。

自由職業,顧名思義,自由安排自己,但收入也可能自由,或有或沒有。再也不會在上班那會每月固定利器打到你的工資卡上。格林沃爾德的研究認為,自由職業者除了一小部分佼佼者可以自行定價外,大多數人幾乎永久地處於“未被充分僱傭”的狀態中。當體會到滿足感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大量的焦慮感”。

沒有比貧窮更加讓人焦慮了。焦慮的心態對事情本身於事無補。我記得樊登講過,他辭職第一年特別焦慮,還完各種貸款後,幾乎剩不下,他不知道該腫麼辦?最後他在《論語》中找到了答案。《論語》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對於優秀人,想該想的,做該做的,然後自然能掙到錢。

要是沒有做到這一步,一定哪一步出了問題。自由職業者的前提是你不算一個特別窮的人,至少能有一定的生活能力,至少一頓三餐可以保證。希望通過自由職業獲得更多的選擇,所以,焦慮的前提本身就不存在,如果一定說存在的話,是你自己的心態崩掉、慾望過剩導致的。

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你有深耕的經驗嗎

三、你有垂直領域的深耕經驗嗎?

對於自由職業這件事,個人建議是在有工作保障的情況下,提前籌備,而非衝動型辭職後,再去考慮自己在哪一塊打拼。

因為,選擇後者往往會出現方向不明,挫折不斷的困境。

實際上,自由職業與創業一樣,都需要摸索一個朋友,在企業工作時對文案比較有興趣,陸續參加了有認證培訓班,與做文案的同仁們進行溝通,並嘗試接了幾個單子後,收入相對比較穩定,而且他也看重這塊前進,於是辭職後自己回家,接單幹活,進入雲工作時代。令人羨慕,後來她繼續拓展自己的工作,做了一個小工作室,帶幾個人,做自媒體,混的風生水起,整體還不錯。

他曾經給我們做了分享,他說,要有確定性的行業,自己首先要對這領域熟悉,做細分後,做關聯性較強的事情。

比如他做文案,幫寫廣告和文案,自己也做拍攝文案視頻,上抖音,做培訓老師,接商廣。在這圈子已有一定名氣,基本上不會特別範疇,這是關聯垂直領域的好處。

在辭職前,一定要想明白,你有合適的垂直領域嗎?要經得起不確定性的摔打的那個領域,如還不能確定,請停止。

因為,世界上雖然機會很多,但是優秀者不止你一個人,你要拿出能讓活得很好的真本事,才能讓你脫穎而出,你要拿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深耕經驗,才能讓你成為相對稀有。

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自律和專注

四、你能足夠自律嗎?

自律是自由職業者最大的挑戰者。

自由職業者特別自由,可以不受上級管理,可以無限期刷抖音,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看劇或睡懶覺,可以參加無數的社交活動。

但是,這不叫自由,這叫做放任。

自由職業者在沒有人觀照的情況下,自己規劃自己的成長,規劃自己的學習、規劃自己的工作,規劃自己的積累,懂得利用自己的時間,懂得偷懶解決不了問題。

足夠自律的人有五個特徵:

1、有強大的執行力,今日事今日畢。

2、答應別人的時間安排,一定要實現。

3、決定做一點事,就持續性做下去。

4、不需要別人給你提醒,而自己去規劃工作。

5、有階段性目標,並去實現它。

自由職業者沒有固定工作的託底,所以更需要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以上無法實現,可以停止自由職業的幻想。

聽說疫情期間自由職業很香!潑個冷水,弄清楚這5個問題再做決定

夢想是好的,萬一你不自律呢?

五、你有職場思維嗎?

自由職業者,首先是職業,既然想要做好職業,無論是做什麼,都得有職業思維?所謂的職業思維,是時刻明白自己要做什麼的思維方式,即自己能幹什麼?自己不能幹什麼?如何去幹?

一些人認為只有辭職後,才能實現自由職業,自己混得不好,是因為當下的工作限制了自己的自由,限制了自己的成長。

實際上,辭職前沒有做好的事情,辭職後也未必能做好。不要說,辭職後,我就能大幹一場。也不要說,辭職後,我就能有更多時間去學習和發展了。

正如,你買電腦前,告訴自己,買電腦為了上網學習,為了聽課,可大部人的選擇,買了電腦後還是在玩遊戲,還是在聊天。實際上不管你有多忙,辭職與否,你都能做自己的第二職業,都能學習,正如買電腦只是你的工具,而習慣、思維方式才是你能否成長的關鍵。

對於大部分人而已,

職場思維是在其位做其事,在任何地方都要把事情做到優秀,職場思維是一種習慣,它能促進你成長,讓你不做逃兵。

唯有職場思維的人,在任何崗位、任何情況下,才能更加優秀,如為了逃避現在的不公,逃避自己的無能,那麼做任何其他,還會歷史再現。


世界這麼大,雲工作、直播等新事物都在帶領整個世界的前行。是否選擇自由職業,本就是個人選擇,一個一種新方式的探索,如非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考量,受得了焦慮,有足夠的自律,那麼,在自己深耕的領域做點事也未嘗不可。

改變有風險,但是一成不變風險更大,人生需要更換賽道,開啟自由職業,活成你自己喜歡的樣子,未必不是一種新方式,想明白再決定,或成功的幾率更大一些。

-END-

一起聊聊職場上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