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魏無羨你也曾是少年,你也不再是曾經的少年”這句話?

小贊騎士


關注我,陪你看劇追星

“魏無羨你也曾是少年,你也不再是曾經的少年”,可以說這句話道盡了魏無羨這一生的榮光和悲涼。

他也曾是少年

整部《陳情令》裡大概沒有人過得能像魏無羨這般的恣意快活了。

即便是幼時流浪過幾年,可自從被江楓眠帶到蓮花塢以後,他就重新有了家。雖然虞夫人總是嘴上嘲諷,但心裡卻始終是把他當成江家人。

在蓮花塢的時候,他有著疼他的師姐,會溫柔的喚他“阿羨”,會給他剝蓮子,會給他做蓮藕排骨湯,把最好最溫柔的疼愛給了魏無羨。

而江澄對他而言,就是那種可以把命交給對方的兄弟,他們可以一起打山雞,一起射風箏,甚至還有“雲夢雙傑”的豪情壯志。

他天賦高,看起來整日嘻嘻哈哈的,不守規矩,可心裡的理想卻是“願我魏無羨能一輩子鋤奸扶弱,無愧於心”。

少年不怕世俗,不同流合汙,始終能堅定自己心中的理想,他明媚的笑著,這就是他原來的模樣。

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曾經的他也是一腔熱枕,無所謂別人的言論,堅定的做自己。

可從他被扔進亂葬崗的那刻起所有的悲劇就接踵而來。

他沒了金丹,改修詭道,被仙家眾派所詆譭;

他因感念恩情,維護溫情一脈,卻最後連累姐夫被殺,師姐為他擋劍而死。

血洗不夜天的時候,他的那腔少年心性其實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他同所有人爭辯的時候,其實心裡對那個骯髒的世界失望到了極點,他的道義,他的堅持,到頭來就像是一場笑話。

所以你看他的表情,笑的癲狂,可眼神卻是冰冷的。

無論如何,都回不去了,天真無邪的少年時光終究是回不去了。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陳情令》最妙的一個點就是,整部劇裡沒有一個純粹的壞人,可故事的整體走向卻是悲劇。

若是仔細的瞭解一個角色的話,你就會發現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立場,所以採取的措施和所做的決定才會不一樣。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樣子,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具有複雜性的,我覺得這就是這部劇想傳達的一個重要觀念。

你看過《陳情令》嗎?又喜不喜歡魏無羨呢?


初江雪追劇


曾經的魏無羨白衣少年,乾乾淨淨,讓多少世家小姐傾慕。眾家圍攻,卻流下幾滴淚,怔怔的站在哪兒,“夷陵老祖魏無羨”再也不是少年,無法回到少年郎。

終是一罈天子笑,此生不悔入魔道

魏無羨,世家公子榜第三的姣姣公子,早早結丹,早早與江澄並稱“雲夢雙傑”,他有藍忘機的救世情懷,也有藍忘機沒有的平易近人。當年溫氏姐弟對他的恩情,他加倍償還。甚至在十六年後,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兒去的時候,擔憂溫寧的去處。在自己最落魄的時候,沒有找過任何一個人。

師姐是他最大的意難平,師姐多好啊,為羨羨做湯,把羨羨看的比自己親弟弟還好,

在魏無羨被金子勳嘲諷的時候,師姐讓魏無羨走在她的身後,含著淚不卑不亢讓金子勳向“雲夢江氏魏無羨道歉”。甚至在繚亂的環境下,一聲聲的叫著羨羨,當她叮囑自己“弟弟”的時候,為他而去。

魏無羨難過至極,沒了生的希望。一壺天子笑,最終還是當了夷陵老祖,沒人能給他指引一條不修軌道變能成就的道,十六年後,還是那個魏無羨,已經成熟,不再是少年。

少年願,最終成

歸來的魏無羨不會在意外界的紛紛擾擾,一步步找出當年真正的兇手。瑤妹最後在觀音臺的那一段,他好像突然釋然了,那些“正義之士”不過是過眼雲煙,一樣的人,盲盲目目,終究無所求既會無所謂。藍忘機始終的堅守,也讓魏無羨明白“是非在己,得失不論”。

成熟,或許是魏無羨的一種蛻變,變得更加陽光、開朗、無所畏懼。


桑梓說娛


我覺得他一直是那個少年,從未變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